第三章 外卖疑云与剑鸣警兆
李明远从一阵熟悉的、混合着汽车尾气和早点摊油烟味的空气中惊醒。这不是明朝客栈里檀香与尘土的气息,而是二十一世纪城市清晨特有的“提神醒脑”剂。他躺在临时租住的公寓沙发上,身上还穿着那件因为连夜研究现代地图而皱巴巴的t恤。窗外,城市的喧嚣已然复苏,楼上装修的电钻声准时响起,如同进攻的号角。
仅仅回归三天,穿越时空带来的眩晕感尚未完全消退。他们四人——曾经的明朝游侠李明远、力士赵大牛、机巧百出的王薇薇以及博闻强识的陈小睿,此刻正面临着比对付东厂番子更棘手的挑战:如何在没有路引(身份证)、不懂扫码支付、看见汽车总要下意识躲闪的状态下,在现代社会隐藏下来,并守护好他们带回的那柄关乎重大的碧云剑。
碧云剑此刻正静静地躺在客厅角落的一个黑色吉他包里,这是王薇薇想出的“大隐隐于市”的妙招——一柄可能引发考古界地震、让走私犯疯狂的明代古剑,伪装成摇滚青年的乐器,再合适不过。剑身冰凉,但李明远指尖触碰剑鞘时,总能感到一丝微不可察的温热与轻颤,仿佛它与这个时代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共鸣。
“老大,看新闻!”陈小睿捧着平板电脑,眉头紧锁地凑过来。屏幕上,一条本地快讯滚动播放:“昨夜我市多家博物馆红外报警系统遭不明信号干扰,专家疑为新型无人机信号屏蔽器测试所致……”配图是模糊的监控截图,一个难以辨识的黑影掠过博物馆穹顶。
“又是他们?”李明远沉声问。回归第一天,他们就在网上检索到关于一个活跃的国际文物走私集团“暗影画廊”的信息,其行事风格诡谲,专门瞄准高价值、易运输的中国古物。碧云剑回归时引发的微弱时空扰动,似乎已被这个嗅觉灵敏的集团捕捉到。
赵大牛一手抓着一个肉包子,一手比划着:“怕他个鸟!来一个俺捶一个!就是这劳什子‘电钻’,整天响得俺心烦!”他对着天花板挥舞着拳头,对现代装修工艺表达了最直白的抗议。
王薇薇从厨房走出来,手里晃着她的智能手机——这件“仙界法宝”如今是她获取信息和“施法”的主要工具。“同志们,内部混乱稍后协调。外部威胁已确认升级。我刚刚在几个加密的暗网频道潜水,发现有人在高价悬赏‘明中期特异金属振动波器物’,描述的特征……和我们的碧云剑很像。悬赏人代号‘收藏家’,估计就是‘暗影画廊’的头目。”
气氛瞬间凝重。吉他包里的碧云剑似乎感应到话题围绕它展开,那丝温热感更明显了些。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尖锐的电子音让四个来自明朝的灵魂同时一激灵。赵大牛条件反射地抄起了墙角的拖把,摆出夜战八方式的起手。李明远迅速将吉他包塞到沙发底下,对王薇薇使了个眼色。
王薇薇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黄色马甲、头戴兔耳朵头盔的年轻人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
“谁?”王薇薇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外卖!您点的‘汴梁一绝’灌汤包和胡辣汤!”门外传来年轻而急促的回应。
外卖?四人面面相觑。他们谁也没点过。经济拮据,他们这几天的伙食主要靠陈小睿用剩下的一点碎银子在网上古玩店“钓鱼”换来的少量现金,以及赵大牛对楼下包子铺的频繁光顾支撑。
“我们没点。”李明远走到门边,压低声音说。
“地址没错啊,A座1804,王女士,尾号1314。”外卖小哥的声音带着困惑和一丝不耐烦,“钱已经在线付过了。”
在线支付?他们四人连银行卡都还没办利索。王薇薇心头警铃大作,这太反常了。她快速在手机上搜索这家“汴梁一绝”,发现是一家主打“复古宋明风味”的新店,开业还不到一周,就在他们回归之后。店名和菜品,都带着一种刻意的、指向他们时代的巧合。
“是不是搞错了……”王薇薇试图搪塞。
“小姐,我还有很多单要送呢,您行行好,确认一下?要不我给您放门口?”外卖小哥的语气带着央求。
李明远眼神锐利,他示意王薇薇稍安勿躁,然后对赵大牛打了个手势。赵大牛会意,蹑手蹑脚地走到阳台,向下观望。李明远自己则贴近门缝,仔细嗅了嗅。除了食物香气,似乎还有一丝极淡的、不属于食物的化学制剂气味,很微弱,但他当年在锦衣卫的刑案卷宗里闻到过类似记载——某种用于追踪的秘药。
“放下吧,谢谢。”李明远沉声道。
门外传来塑料袋落地的声音,接着是脚步声快速离去。
赵大牛从阳台返回,低声道:“楼下有辆没熄火的黑色轿车,车里有人一直往上看。”
危机感瞬间提升。这绝不是送错外卖那么简单。对方不仅知道他们的住址(他们才搬来两天!),知道王薇薇的化名,甚至用这种充满“怀旧”暗示的食物来试探,心思缜密且充满挑衅。
王薇薇戴上一次性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门口的外卖袋子提了进来。陈小睿拿出一个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据说能检测多种信号源的便携设备(卖家声称是“防偷拍神器”),对着袋子扫描。
“嘀嘀——”设备发出轻微的蜂鸣,指示灯闪烁红光。“有料!微型定位和窃听一体器,粘在包装盒底部。”陈小睿低呼。
四人围拢过来,看着那个不过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物体,心中凛然。对方的手段果然现代且阴险。
“怎么办?砸了它?”赵大牛捏紧了拳头。
“不行,”李明远摇头,“打草惊蛇。他们既然能用这种方式找上门,说明还没完全确定我们的身份和剑的具体位置,只是在试探。毁了它,就等于告诉他们我们心里有鬼,而且有反侦察能力。”
“那……将计就计?”王薇薇眼睛一亮,露出了她标志性的、带着点狡黠的笑容。
一刻钟后,公寓楼下的黑色轿车内,一个戴着耳机的男子正全神贯注地听着窃听器传来的声音。
先是王薇薇抱怨的声音:“哎呀,谁这么好心啊?不过这灌汤包味道真一般,比当年开封府的差远了……对了,大牛,你那个‘吉他’放好没有?别磕碰了,虽然是仿古的工艺品,也花了好几百呢!”
接着是赵大牛瓮声瓮气的回答:“放好了放好了,就搁床底下呗!这玩意儿死沉,还不如根烧火棍好使。”
然后传来李明远严肃的声音:“薇薇,别乱说。大牛,东西放稳妥些。我们初来乍到,凡事小心。小睿,你昨天说的那个关于‘暗影画廊’的论坛,还有别的消息吗?他们好像对带有特殊磁场的老物件特别感兴趣?”
陈小睿配合着念了一段网上随便找的、关于古董收藏的帖子,中间刻意夹杂了几句对“暗影画廊”故作好奇的疑问。
最后,是四人刻意制造的、关于明天要去郊区一个大型二手集市“淘换点老物件”的讨论,并“无意间”提到了可能前往的大致时间和地点。
车内男子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对着麦克风低语:“目标确认,持有疑似目标物,警惕性一般,已上钩。明日‘旧货市场’,安排接触。”
楼上公寓内,王薇薇对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窃听器信号模拟播放完毕”的提示,比了个胜利的手势。他们利用陈小睿临时编写的程序和王薇薇的精妙配音,成功伪造了一段对话,误导了监听者。
“好了,饵已经撒下,就等鱼儿明天上钩了。”李明远目光沉静,“但我们不能完全被动。大牛,你身手最好,暗中跟着那个外卖员,看他回到哪里,接触什么人。注意安全,用我教你的潜行术,避开那些‘天眼’(监控摄像头)。”
赵大牛用力点头,摩拳擦掌:“放心吧老大,保证像在京城跟踪鞑靼探子一样,神不知鬼不觉!”
赵大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公寓。剩下的三人开始紧张地筹备明天的行动,讨论着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陈小睿负责搜集那个旧货市场的地形图和环境信息,王薇薇则利用她的社交天赋,在本地论坛上寻找关于那个市场以及可能存在的可疑人物的信息。
夜色渐深,城市的霓虹透过窗户,在房间内投下光怪陆离的影子。碧云剑被重新从沙发下取出,放在茶几上。在窗外闪烁的灯光映照下,古朴的剑鞘似乎流转着一层微光。
李明远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剑鞘。突然,剑身毫无征兆地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直抵灵魂深处的嗡鸣!那不是物理振动的声音,更像是一种精神的震颤。与此同时,一幅模糊、破碎的画面如同闪电般掠过他的脑海:一只戴着白色手套的手,正在操作一台结构复杂的精密仪器,仪器的探针正对准一个类似剑架的物体……
幻象一闪而逝,但那股冰冷的、充满掠夺意味的感觉却残留不去。
李明远猛地站起身,心脏剧烈跳动。碧云剑在预警!它感应到了巨大的威胁,并且试图将这种感应传递给它的守护者。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赵大牛打来的。
“老大!”赵大牛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急促的喘息,“俺跟着那送饭的小子,到了城西一个叫‘闪电兔’的配送站。他没进去,在街角把车和衣服给了一个等在那里的同样穿黄马甲的人,自己钻进了那辆黑轿车!车往……往那个方向开了,俺记着路,好像靠近……对,靠近新闻里说的那个昨晚报警器坏掉的博物馆!”
线索串联起来了!外卖试探、博物馆异常、走私集团的悬赏、碧云剑的预警……“暗影画廊”不仅存在,而且行动迅速,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可能拥有某种能够探测甚至影响碧云剑这种特殊文物的技术设备。
李明远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辆黑色轿车曾经停靠的位置,此刻已空空如也。明日旧货市场的“偶遇”,注定不会是一场简单的摸底。对手比他们想象的更狡猾,装备更精良,而且目标明确——就是他们手中的碧云剑。
他回头看了一眼茶几上的长剑,剑身的微光已然隐去,但那声警兆般的剑鸣犹在耳畔。李明远握紧了拳头,明日之局,是猎手还是猎物,尚在未定之天。他们这四个来自明朝的“古人”,能否在这片钢铁森林中,守护住属于民族的瑰宝?悬念,如同浓重的夜色,笼罩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