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城中村某栋老旧居民楼的七楼,灯火通明。这里是被王大志戏称为“反走私前线指挥部”的临时据点,空气中弥漫着外卖餐盒的油腻气味和一种紧绷的兴奋感。
李清风,这位曾在大明官场运筹帷幄的谋士,此刻正对着一台嗡嗡作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紧锁眉头。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他试图追踪一个与走私集团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暗网节点。他的手法,融合了易经推演和粗浅的网络爬虫技术,时而玄奥,时而笨拙,看得旁边的技术担当韩小蕊直捂额头。
“李大哥,你这‘乾坤八卦搜索大法’……它不兼容tcp\/Ip协议啊!”韩小蕊忍无可忍,夺过鼠标,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数据流立刻变得规整有序,“要靠这个,咱们查到明朝去也摸不到对方的边儿。”
李清风捻着不存在的胡须,悻悻道:“此界法则,确与大明迥异。这‘数据迷雾’,比庐山晨雾更浓,更欺人。”
就在此时,负责外围侦查的张猛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他刚结束了对一个可疑仓库的蹲守,身上还带着夏夜的露水和烧烤摊的烟火气。他压低声音,难掩激动:“有门儿!东郊那个七号仓库,绝对有问题。我趴墙头闻了三天,里面飘出来的味儿,不是普通货柜的霉味儿,是高级檀香木混着一点点……墓土的味道!而且,他们换班的规律,暗合奇门遁甲里的‘寅申巳亥’四时交汇,防守外松内紧,必有蹊跷!”
王大志,团队的实际指挥兼后勤总管,刚挂断一个电话,脸色古怪地走了过来。他扬了扬手机:“我这边也有进展。根据小蕊筛选出的那个加密通讯模式,我锁定了几个高频信号源。其中一个,最活跃的地点,是‘cbd环球金融中心’顶楼的‘云顶旋转餐厅’。”
“餐厅?”张猛瞪眼,“走私头目这么高调?”
“不是头目,”王大志表情更精彩了,“信号源指向餐厅的……外卖骑手聚集点。我怀疑,对方用了非常规的手段传递信息——利用外卖骑手,进行‘盲盒’式交接。”
此言一出,连李清风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利用市井之徒传递消息,这本是锦衣卫的拿手好戏,可放到现代,披上科技的外衣,竟变得如此难以捉摸。
韩小蕊眼睛一亮:“也就是说,可能有某个骑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他们传递着加密U盘或者特定物品?这招够绝!”
“所以,”王大志拍了拍他那日益圆润的肚子,脸上露出一个混杂着精明和无奈的笑容,“我们需要一位勇士,打入敌人……不,是打入外卖骑士团的内部。”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身材魁梧、气质……过于扎眼的张猛身上。
张猛低头看了看自己鼓胀的胸肌和沙包大的拳头,又想象了一下自己穿着黄色或蓝色马甲,骑着电驴穿梭于写字楼间的场景,脸瞬间垮了下来:“我?送外卖?我这形象,像是送外卖的吗?我更像是在外卖里下蒙汗药的吧!”
李清风慢悠悠地补了一刀:“张兄勇武过人,扮作力夫,倒也贴合。只是这电驴驾驭之术,还需精进。”他可是记得清楚,张猛第一次尝试骑共享电动车,直接撞进了小区绿化带,与一丛冬青结下了不解之缘。
尽管百般不愿,在“团队需要”和“线索可能稍纵即逝”的强大理由下,张猛还是屈服了。在韩小蕊的快速操作下,一个以张猛照片(经过美颜柔和处理)注册的外卖骑手账号诞生了。第二天,顶着炎炎烈日,我们的前锦衣卫高手,化身“猛子哥”,开始了他的外卖初体验。
混乱,是第一天的主旋律。导航App在他手里像个不听话的陀螺,明明显示目的地就在眼前,他却能在同一个路口绕上三圈。超时、送错楼、差点把餐洒在挑剔的白领小姐身上……张猛靠着多年习武的平衡感和赔笑脸(虽然看起来更像恐吓)的本事,勉强完成了几个订单,差评和投诉却如雪片般飞来。
晚上回到据点,张猛瘫在椅子上,如同被抽掉了骨头:“比跟东厂番子打一架还累!这世间,竟有如此磨人之业!”
然而,转机出现在第三天。在一次午高峰的配送中,他无意间闯入一条因为临时交通管制而车辆稀少的小路,凭借超凡的体力和对小巷地形的敏锐直觉,他扛着电驴(没错,是扛着)翻过了一段施工围挡,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将一份麻辣香锅送到了一位顶级公司的总裁手中。那位总裁正为一份紧急会议边吃边准备,张猛的“神速”让他大为惊喜,不仅给了巨额打赏,还在平台上给予了超长好评。
“外卖侠”的名号,不胫而走。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cbd区域出现了一位力大无穷、身形如风、能在绝境中开辟送餐路线的神秘骑手。甚至有小姑娘偷偷拍下他扛着电驴的模糊背影,配文“当代鲁智深,在线送饭”,引来了小小一波关注。
团队众人看着这些报道,心情复杂。王大志摸着下巴:“这关注度……有点偏离计划啊。”
韩小蕊却若有所思:“也许,歪打正着?知名度,有时候是最好的掩护。”
名声带来的不全是麻烦。就在张猛逐渐适应骑手生活,并能偶尔利用身份之便,接近环球金融中心周边区域进行观察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订单”找上了他。
那是一个雨夜,系统派给他一个目的地为“滨江码头废弃灯塔”的订单,备注异常简洁:“放于灯塔二层窗台,勿等,勿看,酬金双倍。”
没有具体收货人,没有联系电话,只有地点和一个诡异的指令。酬金异常丰厚,远超普通订单数倍。
张猛心中一凛,立刻在团队频道里发出了警示。据点内,气氛瞬间凝重。
“滨江码头……那片区域早就废弃了,根本不是正常送餐地点!”韩小蕊快速调出地图,“像是个交接点。”
王大志眼神锐利:“‘勿等,勿看’……典型的秘密交易指令。看来,我们摸到狐狸尾巴了,或者,狐狸闻到‘外卖侠’的味儿,想试探一下。”
李清风沉吟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虚划:“此乃‘投石问路’之计。对方谨慎,亦在试探此新晋‘猛士’是否可靠。去,但需万般小心。我与小蕊远程策应,大志在外围接应。”
张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兴奋与紧张。他检查了一下藏在外卖箱夹层里的微型摄像头和录音笔(韩小蕊的黑科技产品),又将一把特制的强光手电和微型防暴喷雾塞进袖口。雨中送餐,危机四伏,却也可能是揭开迷雾的关键一步。
雨丝如织,江风凛冽。张猛骑着电驴,冲破雨幕,驶向那片荒凉黑暗的码头区。废弃的灯塔如同一个巨大的鬼影,矗立在江边,只有顶层偶尔闪过微弱的、不合时宜的电子设备指示灯的光芒。
他停好车,拎着那份普通的“扬州炒饭”,一步步踏上灯塔内部湿滑、锈蚀的旋转铁梯。脚步声在空旷的塔内回荡,混合着雨声和江涛声,显得格外阴森。每一处阴影,似乎都潜藏着危险。
按照指示,他将外卖盒稳稳地放在二层那个积满灰尘的窗台上。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瞬间,头顶上方,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金属摩擦的“咔哒”声。
那不是风雨该有的声音。
张猛全身肌肉瞬间绷紧,几乎是凭借本能,他向侧面猛地扑倒!
“咻!”
一颗子弹带着灼热的气流,擦着他的耳畔飞过,深深嵌入他刚才站立位置背后的砖墙,发出沉闷的噗声。
狙击手!
张猛的心沉到谷底,对方根本不是试探,而是要灭口!他利用废弃的建材和阴影作为掩体,如同狸猫般在狭窄的空间内快速移动。第二枪、第三枪接踵而至,子弹击打在铁板和水泥上,溅起刺目的火星和碎屑。
“有埋伏!是狙击手!在塔顶!”张猛对着隐藏的麦克风低吼,声音因急速移动而带着喘息。
远程支援的韩小蕊立刻调动附近所有的公共摄像头资源,试图锁定狙击手的位置,但雨夜和废弃区域的条件限制了她的视野。王大志已经发动汽车,朝着码头方向疾驰而来。
张猛被困在灯塔二层,对方的枪法精准,压制得他无法冒头。他脑中飞速盘算,强冲出去无疑是活靶子。就在这时,他瞥见了窗台上那份孤零零的“扬州炒饭”。
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
他猛地抓起外卖袋,用尽全身力气,将其朝着与出口相反方向的窗口扔去!塑料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吸引了狙击手的瞬间注意,枪声略微一滞。
就是现在!张猛如同猎豹般窜出,不是奔向楼下,而是借助墙壁的反蹬,手足并用,以惊人的速度向着通往塔顶的楼梯冲去!
他要反客为主!
塔顶的空间不大,一个穿着黑色雨衣的身影正趴在边缘,专注地瞄准着下方。他显然没料到目标不仅没逃,反而敢主动上来。
张猛如同神兵天降,一拳直击对方持枪的手腕。那狙击手也是狠角色,吃痛之下枪脱手,却反应极快地拔出匕首,反手刺来。黑暗中,两人在湿滑的塔顶展开了一场无声而凶险的贴身肉搏。拳风腿影,匕首的寒光划破雨幕。
最终,张猛凭借更胜一筹的力量和格斗技巧,一个利落的擒拿,将对方死死按在冰冷的地面上,卸掉了他的下巴防止咬毒自尽(电视剧里都这么演)。
他喘着粗气,扯下对方的头套,露出一张完全陌生、带着疤痕的脸。他快速搜查对方身上,除了一把装了消音器的手枪和那把匕首,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危机暂时解除。张猛对着麦克风说:“解决了,人抓住了。但身份不明。”
频道里传来王大志的声音:“我快到了!小心还有后手!”
张猛不敢怠慢,用找到的扎带将俘虏捆结实。他走到塔顶边缘,望向脚下漆黑如墨的江面和远处城市的璀璨灯火,心中没有丝毫轻松。他捡起那份被打烂的“扬州炒饭”,打开盒子——里面除了冰冷的米饭和配料,空空如也。
没有U盘,没有纸条,什么都没有。
这次危险的遭遇,似乎只是一次纯粹的、针对他个人的清除行动。是因为他“外卖侠”的身份引起了怀疑,还是他们之前的某个调查动作已经打草惊蛇?
雨,还在下。江风卷着寒意,吹拂着他汗湿湿透的衣襟。张猛站在塔顶,握着那份空洞的外卖,望着脚下迷雾笼罩的城市,一个更深的疑问浮上心头:这场精心设计的狙杀,目标究竟是他这个新冒头的“猛子哥”,还是他们这个一心追回国宝的四人小组?
而他们甚至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藏在哪里。数据迷雾尚未散开,刀锋般的寒意,却已真切地抵近了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