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雍正二十八年正月中旬,京城的雪还没化透,养心殿的暖阁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胤禛坐在铺着貂皮垫的龙椅上,手里捏着两份奏折,眉头拧成了川字 —— 一份是胤祥递来的 “八爷党暗中散布流言,称‘皇上偏袒江兰,无视商贾垄断’”,另一份是顺天府尹送来的 “民间有小商贩聚集,求‘彻查瑞祥号,还小商活路’”,字里行间都是八爷党借 “弹劾余波” 搅起的舆论风波。

苏培盛端着刚沏好的龙井,轻手轻脚地放在御案上,小声道:“皇上,江姑娘已经在殿外候了半个时辰了,天儿冷,要不要让她先进来暖一暖?”

胤禛抬眸,目光扫过窗外飘落的细雪,沉吟片刻:“让她进来。”

江兰走进暖阁时,身上还带着一丝寒气,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棉袍,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躬身行礼:“臣江兰,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胤禛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他指了指御案前的锦凳,“坐。”

江兰谢过后坐下,将紫檀木盒放在膝上,心里清楚 —— 皇上此时召她,必是为了钱明远弹劾后的舆论风波。八爷党不会甘心钱明远被贬,定会借 “查而未实” 的由头继续造势,而皇上,夹在 “信任新政” 与 “平息舆论” 之间,处境两难。

果然,胤禛开门见山,手指轻轻敲了敲御案上的奏折:“江兰,你可知罪?”

这话一出,暖阁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苏培盛在一旁大气不敢喘,江兰却依旧平静,她打开膝上的紫檀木盒,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账册,双手呈给胤禛:“皇上,臣不知罪。臣若真有‘与民争利’‘垄断市场’之罪,便不会有这三年二十万两的纳税记录,更不会有西城商户的联名证词。”

胤禛接过账册,封面写着 “瑞祥号雍正二十五至二十七年纳税明细”,翻开第一页,里面详细记录着每季度的纳税金额:雍正二十五年纳税五万三千两,二十六年六万八千两,二十七年七万九千两,合计二十万两,每一笔都有户部的完税印章,清晰可辨。

“二十万两?” 胤禛的眉头微微舒展 —— 他清楚京城商号的纳税情况,普通中等商号每年纳税不过五千两,瑞祥号虽经营规模大,却也远超寻常商号数倍,单论纳税,就足以证明其 “利国” 而非 “谋私”。

江兰接着说:“皇上,瑞祥号的主营业务分三块:军需供应、农耕种子、杂货销售。军需供应按朝廷定价,每石粮比年家垄断时低一成,利润仅三成,其中五成用于采购新种子、建设平民义仓;农耕种子按成本价加一成利润,主要供北方农户,去年惠及五千户,未赚分文暴利;杂货销售虽利润稍高,却也按市价定价,比同行低一成,且从未强买强卖 —— 西城‘福顺号’李伯、‘德昌号’王掌柜的证词,户部已核实,皆为自愿合作或归乡,与‘垄断’无关。”

她顿了顿,又从盒里取出一张《京城商号纳税对比表》:“臣已让小宝整理了京城十家大型商号的纳税情况,瑞祥号纳税额居首,是‘裕和号’的三倍,‘恒昌号’的四倍,若臣真为谋私,何必缴纳如此多税款?又何必将利润投入义仓、种子推广,而非扩充私产?”

胤禛看着对比表上的数据,再想起之前户部、刑部核查的证据,心里已完全信了江兰。但他手指依旧停在顺天府尹的奏折上,语气带着一丝无奈:“江兰,朕信你。可八爷党在朝堂散布‘皇上偏袒新政,纵容商号做大’的流言,民间又有小商贩被煽动,若朕不做些姿态,恐难平舆论,甚至会影响接下来的水利建设、杂交稻推广 —— 新政需稳,不能因舆论动摇根基。”

江兰心里一暖 —— 皇上的 “问罪” 是假,顾虑舆论、想护她是真。她躬身道:“皇上的难处,臣明白。为平息舆论,臣愿配合朝廷核查瑞祥号账目,哪怕是暂查,也无妨。但求皇上明察,核查之事由户部、刑部联合负责,避开八爷党之人,避免账目被篡改、曲解,影响新政声誉。”

胤禛看着江兰识大体、顾大局的模样,心里愈发欣慰 —— 他没看错人,江兰不仅有能力推进新政,更有格局包容舆论风波,不像年羹尧那般刚愎自用,也不像八爷党那般只知党争。

“朕准你所请。” 胤禛放下奏折,语气变得坚定,“朕下旨,暂查瑞祥号近三年账目,由户部尚书王大人、刑部侍郎张昭主理,胤祥监查,不得让八爷党插手;核查范围仅限‘杂货销售’‘兰馨皂盈利’,军需供应、农耕种子因涉及新政推进,暂不列入,避免影响西北军需与春耕筹备。”

“谢皇上!” 江兰再次躬身,她知道,这样的 “暂查” 既是给舆论一个交代,也是皇上对她的保护 —— 限定范围、靠谱之人主理,既能堵住八爷党的嘴,又不会让瑞祥号陷入无休止的核查,耽误新政事务。

从养心殿出来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宫道的积雪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春桃早已在宫门外等候,见江兰出来,连忙迎上去:“姑娘,皇上没为难您吧?”

“没有。” 江兰笑着摇头,“皇上准了暂查瑞祥号账目,由王大人、张大人主理,十三爷监查,是个稳妥的安排。你先回医馆,告诉大宝、小宝,准备好瑞祥号近三年的杂货销售、兰馨皂盈利账目,按类别整理,标注清楚每一笔收支、纳税情况,不要遗漏。”

春桃点头应下,快步离去。江兰则往胤祥府走去 —— 她需提前与胤祥沟通,确保核查过程顺利,避开八爷党的干扰。

胤祥府的书房里,胤祥正看着八爷党成员、礼部侍郎赵康递来的 “请扩大瑞祥号核查范围” 的奏折,见江兰进来,笑着将奏折扔在桌上:“这些人,还不死心,想借查账搅乱新政。不过你放心,皇上已下旨限定范围,有我监查,他们翻不出什么浪花。”

“有十三爷在,臣放心。” 江兰递上自己整理的《瑞祥号杂货销售明细》,“这是近三年的杂货销售账目,每一笔都有进货单、销售记录、完税凭证,兰馨皂的成本、利润、用途也标注清楚了,核查时可对照查看,避免遗漏。”

胤祥接过明细,翻了几页,点头道:“你做事向来周全。这次暂查,看似是八爷党的胜利,实则是皇上的权宜之计 —— 等账目核查结果出来,证明你清白,八爷党的‘造谣’就会不攻自破,反而能让更多人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为新政赢来更多支持。”

江兰深以为然,两人又商议了核查时的细节,比如如何应对八爷党可能的 “发难”、如何快速整理核查结果、如何向皇上汇报等,确保万无一失。

消息传到兰馨医馆时,江老实和江王氏正围着大宝、小宝,满脸担忧。江王氏见江兰回来,连忙上前:“兰丫头,皇上没怪你吧?暂查账目会不会影响瑞祥号?”

“娘,您放心,皇上是为了平息舆论,才暂查的。” 江兰拉着江王氏的手,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核查的是杂货和兰馨皂的账目,军需和种子推广不影响,而且由王大人、张大人主理,十三爷监查,都是咱们自己人,不会出问题。”

江老实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笑着说:“那就好!俺就知道皇上是明事理的,不会冤枉好人。大宝、小宝,你们赶紧把账目整理好,别给你姑母添麻烦。”

“知道了,爷爷!” 大宝和小宝齐声应下,转身去了账房。大宝负责整理杂货销售的进货、销售记录,每一笔都对应到具体的商号、日期;小宝负责整理兰馨皂的成本、利润、纳税情况,还附上了贫苦妇人的工资发放记录,证明盈利确实用于扩产、雇人,而非私吞。

丫蛋也从农科园赶回来,手里拿着杂交稻种的发芽报告:“姐,你放心,农科园的事我盯着呢,杂交稻种的发芽率稳定在 95% 以上,明年春天在江南试种的准备也做好了,不会受查账的影响。而且李大夫刚才来电话,说兰馨医馆的病患记录都整理好了,要是核查时需要,随时能送过来。”

江兰看着家人忙碌却有序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场 “暂查” 不是危机,而是证明新政清白、打击八爷党造谣的机会。只要账目清晰、证据确凿,核查结果出来后,不仅能还她清白,更能让新政的 “公正”“为民” 理念深入人心,为后续的水利建设、海外贸易开拓铺平道路。

第二天一早,户部尚书王大人、刑部侍郎张昭就带着十名账房先生,来到瑞祥号的账房。大宝和小宝将整理好的账目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每一本都标注着类别、年份,一目了然。王大人拿起一本杂货销售账册,翻到雍正二十七年的记录,随口问:“这年腊月的面粉进货,为何比平时多了五千石?”

大宝立刻上前,递上一份《西北军需补充申请》:“王大人,这五千石面粉是补充西北军营的冬粮,当时西宁下暴雪,部分粮车延误,瑞祥号临时从京城调货,按朝廷定价供应,有军营的签收单为证。”

张昭也拿起兰馨皂的成本账,指着 “人工成本” 一栏问:“为何兰馨皂的人工成本比普通胰子高三成?”

小宝推了推眼镜,递上工资发放记录:“张大人,兰馨皂的工人都是城外的贫苦妇人,瑞祥号给的工资比普通作坊高三成,还管午饭,这是为了帮她们养家糊口,也是新政‘扶弱’的一部分,有工人的签名为证。”

王大人和张昭对视一眼,心里暗暗点头 —— 瑞祥号的账目不仅清晰,还处处体现着新政的 “为民” 理念,与八爷党说的 “谋私”“垄断” 完全不符。

核查进行了三天,王大人和张昭每天都从清晨忙到傍晚,账房先生们也仔细核对每一笔收支,却没发现任何问题:瑞祥号的杂货销售公平竞争,价格低于同行,纳税足额;兰馨皂定价高是因用料好、人工成本高,利润用于扩产、雇人、赈灾,无一分私吞。

第四天一早,王大人和张昭就带着核查结果,去养心殿向雍正复命。雍正看着 “瑞祥号账目清晰,无垄断、谋私之举,纳税足额,盈利多用于新政民生” 的结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江兰果然没让朕失望。苏培盛,传朕旨意,将核查结果公之于众,让朝堂内外都知道,新政重臣清白,八爷党所言皆为造谣!”

“遵旨!” 苏培盛躬身应下,快步去传旨。

消息传到瑞祥号时,江兰正和丫蛋查看江南试种杂交稻的土地规划图。春桃兴奋地跑进来:“姑娘,皇上把核查结果公之于众了!八爷党没人再敢说闲话,西城的小商贩们也知道被煽动了,都来瑞祥号道歉,说以后要跟咱们合作呢!”

丫蛋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这下没人再质疑咱们了,明年的杂交稻推广、水利建设都能顺利推进了!”

江兰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清楚 —— 这场 “胤禛的两难”,最终以新政的胜利告终。皇上的权宜之计,既平息了舆论,又保护了她;她的实证自证,既还了自己清白,又巩固了新政根基。而八爷党的造谣,不仅没能动摇新政,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用心,让更多人站到了新政这边。

她拿起笔,在《新政推进计划》上写下:“雍正二十八年正月,暂查瑞祥号账目,结果清白,八爷党造谣破产,新政舆论稳固。后续重点:1. 推进江南杂交稻试种;2. 筹备北方水利建设;3. 调研海外贸易可行性,拓展新政增收渠道。”

写完计划,江兰放下笔,走到窗前。阳光洒在瑞祥号的招牌上,金色的字格外醒目。她知道,新政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 “两难” 时刻,但只要她守住 “为民” 的初心,有皇上的信任、家人的支持、实证的支撑,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应对不了的挑战。而她,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推进新政,直到完成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直到看到大清的百姓,都能过上吃饱穿暖、安稳幸福的日子。

这,就是新政在 “两难” 中成长的证明 —— 不回避舆论,不畏惧挑战,用事实说话,用民生扎根,才能在风雨中愈发稳固,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UU阅书推荐阅读:黑神话:吾为天命狼玲珑谋西宫恨各类男主短篇合集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魂穿海贼世界让你攻略,没让你成为魔王白月光甄嬛来到大如传未读完的那本书一篇小虐文,敬请期待狗渣爹不哭,我骑猪来救全家了只怪我们太偏执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刺欲棠春女尊:奋赶权臣位,娇宠小云卿爱吃糖醋排骨的她我或许是我们穿越之我的财神竟是短命鬼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张起灵!回头!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破产后,我养的校花成了我老板重生之无心魔女老爷!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小可怜嫁首长:随军后被千娇万宠综影视之玥明星希七零:冷面民兵队长被作精拿捏了步步团宠:慵懒小娇花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那些年的生活痕迹炮灰?呸!本宝偏做团宠万人迷!修仙百战穿圣甲李氏仙族,从灭门到飞升魂穿重生重燃江山美人梦月劫倾华:龙女的摆烂人生被打破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望你一世安好不正经炼金我的伯爵老父亲惨死重生后,渣男为我手撕白月光六零:小趴菜秒变朝阳群众她那么强,多几个爱慕者怎么了浮生醉酒回梦里重生年代:大佬她种田制霸商业圈快穿之半枝妍每个世界都有病娇哄骗单纯少年道本归兮重生之我在古代做厨子的那些日子崩铁:穿成星的妹妹,竟成为团宠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我在七零当巴掌妇联主任梦境前世离婚当天,霸道总裁跪求我复婚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港诡朋克物价疯贬,她做恶毒女配日入千元枷锁之外:双生之绊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沉栀向满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在诸天万界成为臭名昭着怎么办险职太医:历劫蜕变,自成医道咸鱼公主和她的内卷侍女嘴,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改嫁绝嗣纨绔,好孕体质震惊大院穿越之:相公你醒了!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火影:宇智波家的不死少女止水之瞳:木叶阴影中的光全宗门都在嗑我和死对头的CP被逐出家门后,暴君捡了我当宝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约战:孤独的救赎陆少夫人又双叒撒娇了重生,顶级豪门的小公主大唐烧烤王文茜的逆转之路重生不再爱太子,他却疯批强制爱急诊夜未央禁欲教授他暗恋成真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我在修真界当慵懒仙尊普颜被嘲?我靠变美APP封神!落日吻过红裸时在姜府做奶娘的日子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凡尘渡:我以凡胎镇万界我在吸血鬼社区里努力搞钱这学没法上了!舍友和我都不是人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爹娘,你们的挂件是满级大佬魅魔指挥官的港区实录穿越斗罗之觉醒武魂巴雷特停更文废柴男主他觉醒了一身反骨黄仙叩门破大防了!重生后反派都想刀我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我路明非将不会再有遗憾震惊!将军府嫡长女重生,癫了啊锦鲤小厨娘:我在古代搞食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