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州东门被宋军巨木撞开,沉重的城门轰然倒塌的瞬间,积蓄已久的宋军洪流便呐喊着涌入了城内。然而,城内的战斗并未结束,反而进入了更加残酷、更加考验单兵素质和意志的巷战阶段。
守将野利通战死前下达了最后命令:“化整为零,据屋而守,拖住宋狗,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进入巷战后,局面更加混乱,但宋军的优势反而更加明显。因为西夏守军提前将大部分居民驱离,此时的韦州城内,十室九空,剩下的几乎全是决心死战的士兵。这使得宋军在动用火器时,毫无后顾之忧。
“第三都,清理左侧巷道!”
“第五队,右前方那座大宅院,里面有动静!”
宋军以都(约百人)、队(约五十人)为单位,在军官和部分被西夏胁迫留下的汉人中挑出的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下,沿着街道逐层清剿。
“砰!”一座宅院的大门被宋军用破门槌撞开,里面立刻射出一阵乱箭。
“盾阵!”带队都头厉声喝道。
队伍前方的刀盾手迅速结阵,箭矢“叮叮当当”地打在包铁木盾上。
“里面人不少!扔雷!”都头毫不迟疑地下令。
两名掷弹兵立刻上前,透过盾牌缝隙,将两枚震天雷顺着门洞滚了进去。
“快散开!”院内传来西夏兵惊恐的呼喊。
“轰!轰!”
两声几乎不分先后的爆炸在院内响起,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和木石崩塌的声音。
“进!”都头挥刀,盾阵立刻向前推进。冲入院内,只见一片狼藉,残肢断臂散布四处,幸存的几名西夏兵也被震得晕头转向,很快被乱刀砍死。
在一条狭窄的死胡同里,发生了更极端的战斗。
约二十多名西夏残兵以及守将野利通被一队宋军堵在了里面,背后是高墙,无路可退。这些西夏兵知道必死无疑,反而激起了凶性,嚎叫着发起反冲锋,企图拉几个垫背的。
“结阵!长枪上前!”宋军队正紧张下令,狭路相逢,震天雷已不便使用。
双方瞬间撞在一起,长枪突刺,弯刀劈砍,鲜血飞溅。一名宋军长枪手刚捅穿一名敌人,就被另一名西夏兵扑上来咬住了脖子,两人翻滚在地,状若疯癫。
眼看阵线要被这群亡命之徒冲乱,队正红了眼,吼道:“妈的!不管了!后排,给老子往他们人堆里扔雷!注意隐蔽!”
后排的几名宋军士卒闻言,一咬牙,拉燃引信,算准时间,奋力将震天雷越过前方同伴的头顶,投向了西夏兵最密集的后方!
“自己人小心!”
“轰!轰!”
爆炸在狭窄的巷道内威力倍增,冲击波甚至掀翻了几名靠前的宋军士卒。而那些挤在一起的西夏兵和野利通,瞬间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反扑的势头被彻底粉碎。野利通虽已重伤,依旧挥舞弯刀力战,最终被数名宋军长枪手同时刺穿,壮烈殉城。连同残存的几个西夏士兵也被趁势而上的宋军迅速解决。
战斗是残酷的,甚至有些残忍。但这就是战争,你死我活,没有温情可言。宋军凭借着震天雷的恐怖威力、精良的甲胄兵刃,以及被皇帝恩遇和赞画宣传激励起来的高昂士气,一步步地碾碎了韦州城内每一个抵抗的角落。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韦州城内的抵抗渐渐平息。城内的喊杀声和爆炸声渐渐稀疏直至彻底消失时,韦州城,这座灵州的东南门户,已然易主。街道上、院落里,到处是双方战死者的尸体,破损的兵器、盾牌随处可见,许多房屋还在冒着缕缕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三千西夏守军,除少数重伤被俘外,几乎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而宋军也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大多是登城和巷战时造成的。
宋军赢得了又一场胜利,但每一位参战者脸上都看不到太多喜悦,只有疲惫和对战争残酷的深刻认知。站在硝烟尚未散尽、血迹斑斑的韦州城头,姚古、折彦质等人面色凝重。他们赢得了胜利,却也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西夏人守卫家园的决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