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生活初定,外界的纷扰似乎被暂时隔绝。墨千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徐怀素所赠的那本小册子中。
册子里的文字佶屈聱牙,若非墨千秋本身经学功底深厚,几乎难以理解。其中所述,并非具体的修炼法诀,更像是一种理念的引导和心境的阐述。核心思想便是“灵玉有魂”,强调佩戴者需以自身精神为桥梁,以诚心正意为引子,以自身秉持的“大道”(对墨千秋而言即是“礼”)为总纲,去感受、去沟通,最终唤醒玉佩内蕴的灵性,知其“真名”。
“知其真名,方能御其真力。”册子最后如此总结。
这完全颠覆了墨千秋以往被动感受玉佩异动的认知。他尝试按照册子所言,在静室中盘膝坐下,屏息凝神,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胸口的“曜灵”佩上。
起初,毫无动静。玉佩如同沉睡的顽石,只有熟悉的温润触感。墨千秋并不气馁,他回忆着穿越以来的种种,回忆着面对“历史打假王”时的凛然,回忆着遭遇袭击时的怒喝,将那份坚守“礼”的信念与决心,毫无保留地通过意念,缓缓灌注向玉佩。
一天,两天……时间在静坐中流逝。周胖子负责打理对外联络和物资采购,林小小则默默陪伴,偶尔透过门缝看到墨千秋如同老僧入定般的身影,眼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
到了第三天深夜,万籁俱寂。
墨千秋依旧在静坐,精神因长时间的集中而有些疲惫,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在心中反复默诵儒家经典,坚守灵台一点清明。
忽然,就在他默诵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时,胸口的“曜灵”佩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不再是以往被动的温热,而是一种仿佛来自内部的、细微的脉动,如同沉睡的心脏开始了第一次搏动!
墨千秋心中一震,立刻收束心神,将全部意念沉浸其中。
那脉动感越来越清晰,渐渐地,他“看”到了——并非肉眼所见,而是在精神感知中,那枚玉佩不再是一个冰冷的物件,其内部仿佛蕴藏着一片浩瀚的、温暖的、如同初生朝阳般的光之海洋!无数细小的金色光粒在其中沉浮、流转,蕴含着磅礴的生机与一种古老而威严的秩序之力。
他尝试着将一缕意念,如同丝线般,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光海。
一瞬间,无数模糊的碎片信息涌入他的脑海——并非具体的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种情绪的烙印:有穿越时空时的剧烈震荡与恐惧,有面对现代光怪陆离景象时的迷茫,有对林小小生出情愫时的温暖与悸动,有坚守本心、怒斥无礼时的凛然正气……这些都是他自身的经历与情绪,此刻仿佛被玉佩记录、折射了出来!
他明白了,这就是“沟通”!玉佩在回应他的心意,映照他的本心!
他凝聚起自身最核心的信念——那份对“礼”的执着与守护,将其化为一道清晰的精神讯息,投向光海深处:“吾乃墨千秋,持守礼道,愿与汝同行,护心中之义,守身边之人。”
光海微微沸腾,那些金色的光粒加速流转,最终,一道温和而浩大的意念,如同晨曦般沐浴了他的整个精神——
“善。”
一个简洁到极致,却仿佛蕴含了无数信息的意念,直接在他灵魂深处响起!
与此同时,墨千秋感觉到自己与“曜灵”佩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它不再仅仅是一件外物,而仿佛成为了他身体、他灵魂的一个延伸部分。他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到其内部蕴含的磅礴能量,虽然依旧无法随意调动,但他知道,只要心念与“礼”契合,在需要时,便能引动这份力量,并且……消耗会更小,掌控会更精微。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仿佛有淡金色的光芒一闪而逝,整个人的气质似乎更加内敛,却又隐隐透出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一直守在门外的林小小似乎心有灵犀,轻轻推门进来,看到墨千秋的眼神,惊喜道:“千秋,你……成功了?”
墨千秋看着她,露出一丝温和而疲惫的笑容,点了点头:“略有所得。”
他能感觉到,“曜灵”不再仅仅是“曜灵”,它开始真正成为“他的”曜灵。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这初步成功的喜悦中时,怀中的玉佩忽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但方向明确的牵引感,指向东南方。
那个方向……似乎是之前周胖子打听到的,“鼎天文化”总部所在的大致区域。
玉佩为何会突然对那个方向产生感应?
墨千秋眉头微蹙,刚刚建立的喜悦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