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云中郡的清晨,晨雾弥漫,与雪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朦胧的景象。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老杨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愁眉苦脸。
他心情愉悦地踩着积雪,朝着自家的养猪场走去。
远远地,老杨就看到了几座墨蓝色的保温畜棚矗立在雪地里。
这些畜棚是互助社去年帮忙搭建的,棚顶的防风板有效地阻挡了风雪的侵袭。
透过畜棚的窗户,隐约可以看到里面透出的暖黄色灯光,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
“老杨哥,棚里的温度咋样啊?
我来测测!”正当老杨走近畜棚时,一个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农科技术员小周。
小周背着一个测温仪,急匆匆地朝他跑来,棉鞋上沾满了积雪。
“哈哈,小周啊,你来得正好!”
老杨笑着迎上去,“昨天刮那么大的风,我还担心棚顶会漏风呢,没想到这墨家造的棚子还真是结实啊!”
老杨推开棚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十几头速生猪正围着食槽抢食,圆滚滚的身子冒着热气:“你看!
棚里温度能到15度,比外面高20多度!
去年用普通棚,冬天温度零下10度,20头猪死了8头,存活率才六成,今年这棚,20头活了18头,存活率九成,比去年多活10头!”
小周把测温仪贴在棚壁上,数字跳停在16度:“这棚是按农科的图纸搭的,地面铺了地暖管,墙壁夹了稻草保温层,门是双层的,风刮不进来,猪不挨冻,自然不容易生病,你再看这食槽,是加热的,饲料不会冻硬,猪吃得香,长得也快!”
正说着,牧民老哈裹着羊皮袄赶来,手里攥着猪饲料:“老杨哥,俺来看看你的保温棚!
俺去年养了15头猪,冬天死了6头,心疼得睡不着,你这棚真能让存活率到九成?俺也想搭一个!”
“咋不能呢!”老杨兴奋地拉着老哈走进棚里,然后指着地上的地暖管,满脸笑容地说道,“你快摸摸这地面,是不是热乎的?
有了这地暖,猪睡在上面就不会觉得冷啦!而且啊,小周技术员说了,这个棚至少能使用十年呢!
以后冬天咱们再也不用担心猪会被冻死了。
你要是也搭一个这样的保温棚,互助社还有补贴呢,花不了多少钱的!”
就在这时,互助社的老李开着一辆装满保温棉的货车缓缓驶过。
老李看到老杨和老哈在棚里,便停下车来,热情地招呼道:“老哈,你就放心吧,搭保温棚的事就包在俺身上啦!
互助社给每座棚都补贴三成的钱呢,这样算下来,你自己出的钱就没多少啦!
而且啊,咱们请的可是墨家的工匠,手艺那叫一个好,上门给你搭棚,保证三天就能完工!
完工后,小周技术员还会亲自来教你怎么调节地暖的温度,让你家的猪也能有九成的存活率呢!”
老哈听得眼睛发亮,赶紧摸出羊皮本记下来:“俺今天就回家算钱!
俺想搭两座棚,养40头猪,要是存活率九成,年底能卖36头,比去年多赚一倍,还能给娃买新棉袄,跟老杨哥家的小子一起上学!”
中午的时候,老杨给猪喂加热的饲料,速生猪吃得欢,时不时哼两声。
小周在旁边检查猪的健康:“你家猪长得真壮,比去年同期重10斤,按这速度,春节前就能长到120斤,丝路商队的赵队长肯定愿意要,他上次说,北境的猪肉炖着香,运到西域能卖好价钱!”
老杨满脸笑容,频频点头,他高兴地说道:“俺已经和赵队长谈妥了,春节前给他送 20 头猪过去,每头猪都有 120 斤呢,这样算下来,能卖 3600 钱呢!
去年俺才卖了 12 头猪,只赚了 1800 钱。
不过今年有了这个保温棚,可就不一样啦,赚的钱足够盖个新毡房,还能再添两只杂交羊呢,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啦!”
下午时分,邻村的养殖户老王也闻讯赶来参观。
当他走进棚里,看到那些膘肥体壮的猪时,不禁惊叹道:“老杨啊,俺以前老是觉得这保温棚太贵,不划算。
可现在看到你这猪的存活率,俺才知道这钱花得值啊!
俺家今年也得搭两座这样的棚子才行。
以后啊,咱们北境的养殖户们,都不用再担心冬天养猪会死很多了,大家一起赚大钱!”
站在一旁的小周听了,连忙附和道:“可不是嘛!
现在北境已经搭了 50 座保温畜棚啦,明年还要普及到每个村子呢。
而且啊,农科所那边还会继续改良饲料,让猪长得更快。
到时候啊,咱们北境不仅有杂交羊、速生猪,说不定还能养牛呢!
‘物产丰饶’的好日子,每个养殖户都能过上啦!”
夕阳西下时,风雪停了,保温棚的灯亮起来,映着猪的影子。
老杨送老哈和老王到门口,老哈手里攥着棚的订单,老王还在问地暖的用法,三人笑着约定,明年一起给商队送猪,一起赚大钱。
老杨回到棚里,摸着一头壮实的速生猪,心里满是踏实——以前冬天总怕猪冻死,晚上要起来好几趟添柴火,现在有了保温棚,不用再熬夜,存活率还高,这就是大秦的好政策,这就是“人丁兴旺,物产丰饶”的好日子。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整个北境都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着,一片银装素裹。
然而,在这片寒冷的雪地里,却有一群人忙碌着,他们是老李和墨家工匠们。
老李一早就来到了老哈的养殖场,他带来了一群技艺精湛的墨家工匠,准备为老哈搭建两座新的畜棚。
这些工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将一根根木材和金属材料拼凑在一起,构建起坚固的框架。
与此同时,小周也来到了现场。
他是一位专业的养殖顾问,对养猪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
小周仔细地观察着工匠们的工作,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确保畜棚的设计和建造符合最佳的养殖条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座墨蓝色的保温畜棚逐渐成形。
它们矗立在雪地里,宛如两座温暖的小房子,给这片寒冷的北境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畜棚的墙壁采用了特殊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的寒冷空气,保持内部的温暖。
而屋顶则设计成了倾斜的形状,以便于积雪的滑落,避免压垮畜棚。
当畜棚完工时,老哈看着这两座崭新的建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他知道,这两座畜棚将会成为他养猪事业的新起点,也将为他带来更多的收益。
而对于其他养殖户来说,这两座畜棚的建成更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北境的冬天不再是养猪的“难关”,而是他们笑着赚钱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