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盛京的天牢里,寒气顺着石缝往骨头里钻。洪承畴裹着单薄的囚衣,坐在稻草堆上,眼神空洞地盯着牢门——从松山被俘到押解盛京,已经过去十天,他水米未进,却总在夜深时下意识摸向衣襟,仿佛还在护着大明的印信。牢门“吱呀”打开,一个穿着锦袍的文士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狱卒,手里端着热粥和小菜。

“洪大人,在下范文程,特来探望。”文士躬身行礼,语气平和,没有丝毫敌意。洪承畴抬眼瞥了他一眼,又低下头,懒得理会。范文程也不介意,坐在他对面,自顾自道:“大人在松山的部署,在下早有耳闻——以松山为犄角,联锦州成掎角,本是妙策,可惜啊,明廷多猜忌,监军乱指挥,再好的计也落了空。”

洪承畴手指动了动,依旧没说话。这时,房梁上的灰尘被风吹落,正好落在他的衣袍前襟。他几乎是本能地抬手,轻轻拂去灰尘,动作细微却被范文程看在眼里。范文程心里有了数,又聊了些古今战事,见洪承畴始终不搭话,便起身道:“大人慢慢用饭,在下改日再来。”

出了天牢,范文程直奔皇太极的皇宫。皇太极正在和庄妃商议政事,见他来,连忙问道:“怎么样?洪承畴肯降吗?”

“陛下,承畴未明说,但臣观其言行,必降无疑。”范文程道,“他见衣袍沾尘,下意识拂去,连一件旧袍都爱惜,何况自己的性命?只要陛下再推一把,他必归顺。”

皇太极点头,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貂裘,亲自去了天牢。牢里寒气重,洪承畴嘴唇都冻得发紫。皇太极解下身上的貂裘,走到他面前,轻轻披在他肩上:“先生受苦了。这貂裘虽薄,却能御点寒,先生先披着。”

洪承畴浑身一震,抬头看着皇太极——这位大清皇帝,竟肯将自己的貂裘给一个俘虏穿。可他还是咬着牙:“陛下不必如此,臣心意已决,绝不降清。”

“先生不必急着拒绝。”皇太极笑了笑,“朕给先生时间考虑,什么时候想通了,随时让人来报。”说罢,转身离开。

又过了三天,庄妃受皇太极之托,去天牢探望。她没提降清的事,只聊些家常,说自己也是汉人,懂离乡之苦,又说清军入关后会善待百姓,不会滥杀无辜。洪承畴听着,眼神松动了些,却还是摇了摇头:“娘娘好意,臣心领了,但臣是大明臣子,不能背主。”

庄妃也不勉强,起身道:“先生若有难处,可随时找我。”

当晚,天牢的门再次被打开,这次进来的是多尔衮。他穿着甲胄,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显然刚从松山回来。“洪大人,别来无恙?”多尔衮的声音带着穿透力,和皇太极的温和不同,多了几分锐利。

洪承畴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多尔衮,你我是敌非友,何必来虚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我不杀你,也不逼你降。”多尔衮坐在他对面,“我只问你,松山之战,你率十三万兵马,为何会败得这么快?”

洪承畴愣住了,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他沉默片刻,缓缓道:“粮道被断,监军掣肘,总兵私逃,军心涣散……非战之罪。”

“不全是。”多尔衮摇头,“你错在太执着于‘守’,松山粮尽时,若你肯弃城突围,而非死守,至少能保下五万兵马,可惜啊,你太看重‘忠臣’的名声,反而误了大事。”

这句话戳中了洪承畴的痛处。他看着多尔衮,眼神复杂:“你……早就算到我会死守?”

“是。”多尔衮坦然道,“你是儒将,重名节胜过性命,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软肋。明廷用你,却不信你,这样的朝廷,值得你殉葬吗?”

洪承畴沉默了很久,突然膝盖一弯,“扑通”跪在地上,声音带着颤抖:“臣……愿降。”

多尔衮连忙扶起他:“先生不必多礼。但有一事,还请先生成全——你归降时,需向陛下请降,而非向我。陛下惜才,必不会亏待你。”

洪承畴明白他的用意,点头道:“臣明白。”

消息传到皇宫,皇太极大喜,立刻下旨:封洪承畴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留在盛京参与军机要务。消息传开,盛京的汉臣都松了口气,知道大清是真的要重用汉人了。

而北京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崇祯收到范志完的奏报——“松山已破,洪承畴力战殉国,尸体被清军焚毁,无法寻回”,又收到高起潜的附和奏报,顿时悲痛欲绝。他下令,为洪承畴举行国葬,亲率百官哭祭于太庙,还亲笔撰写祭文:“松山之役,承畴以身殉国,忠烈可嘉……朕必为先生报仇,扫平清军,以慰先生在天之灵。”

祭典当天,太庙前摆满祭品,崇祯穿着丧服,哭得撕心裂肺。百官也跟着抹眼泪,气氛悲壮。可就在祭典进行到一半,一个快马信使冲进太庙,手里拿着急报,大喊:“陛下!不好了!前方传来确切消息,洪承畴……洪承畴降清了!”

崇祯猛地停住哭声,脸色瞬间惨白,指着信使:“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陛下,是真的!”信使跪在地上,“洪承畴被押到盛京后,已归顺大清,皇太极还封了他官职!”

崇祯眼前一黑,当场昏厥过去。百官大乱,连忙将他抬回后宫。等他醒来,气得浑身发抖,下令:“销毁所有祭文!将高起潜流放三千里,范志完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而盛京的多尔衮,正因为“谋划献城、揭发莽古尔泰叛乱”两大功劳,被皇太极晋封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还赏赐了五千人口、两千头牲畜。他趁机向皇太极请求:“陛下,莽古尔泰谋反被擒,其部众无人统领,恐生祸乱。臣愿将其部众划归镶白旗,严加管束,为陛下分忧。”

皇太极正需要拉拢多尔衮,又怕莽古尔泰的部众闹事,立刻同意:“准奏!你要好好管理,别让他们再生事端。”

回到王府,多铎拿着赏赐清单,笑得合不拢嘴:“十四哥,这下咱们镶白旗可威风了!莽古尔泰的部众有两万多人,加上咱们原来的兵马,兵力都不输正黄旗了!”

多尔衮却没那么兴奋,他拍了拍多铎的肩膀:“十五弟,低调行事。八哥还在,豪格也盯着咱们,现在不是张扬的时候。等将来时机成熟,咱们再……”他没说完,却比了个手势。

多铎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十四哥放心,我知道分寸。”

几天后,阿巴亥在王府的偏院召见洪承畴。她穿着家常衣服,却难掩贵气,开门见山道:“先生既降清,可知大清的未来,不在豪格,而在多尔衮?”

洪承畴愣了一下,连忙道:“娘娘说笑了,陛下春秋鼎盛,豪格贝勒是长子,未来自然是他们的。”

“先生是聪明人,不必装糊涂。”阿巴亥道,“豪格有勇无谋,陛下身体不好,撑不了几年。多尔衮有勇有谋,又得人心,将来大清的江山,必是他的。先生若真心辅佐他,将来必能成就大业,比在明廷强百倍。”

洪承畴心里震动——这位娘娘,竟敢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但他也看出,阿巴亥在清廷地位特殊,多尔衮能有今日,少不了她的支持。他躬身道:“娘娘教诲,臣记下了。”

阿巴亥满意地点点头:“先生好自为之,以后有难处,可直接找多尔衮。”

出了偏院,洪承畴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降清后,竟卷入了大清的储位之争。但他也明白,跟着多尔衮,或许真的能有不一样的未来。

而多尔衮正在书房和刚林商议锦州的战事。刚林道:“王爷,祖大寿得知洪大人降清,又听说松山全军覆没,已经开始动摇了,阿尔津说,他最近多次派人来打探,想知道降清后的待遇。”

“好。”多尔衮道,“让阿尔津告诉祖大寿,只要他献城投降,陛下不仅会保他全家安全,还会让他继续统领锦州兵马,待遇不变。”

刚林道:“王爷,祖大寿反复无常,会不会降了又反?”

“不会。”多尔衮道,“他儿子祖泽润早就想降清,有他儿子在,祖大寿翻不起大浪。再说,锦州粮尽,援军无望,他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正说着,多铎进来禀报:“十四哥,八哥派人来传旨,说明天要在皇宫设宴,庆祝洪承畴归降,让你务必参加。”

多尔衮点头:“知道了。你也一起去,记住,宴会上少说话,多听多看。”

多铎道:“放心吧十四哥。”

第二天的宴会格外热闹,皇太极坐在主位,洪承畴坐在他身边,接受百官的道贺。多尔衮和多铎坐在角落,偶尔和代善、济尔哈朗寒暄几句,显得很低调。宴会上,皇太极多次提到要重用汉人,还让洪承畴给百官讲明军的情况,气氛融洽。

宴会结束后,多尔衮刚回到王府,阿巴亥就找来了。“今天宴会上,陛下对你很客气,看来是真的信任你了。”阿巴亥道。

“八哥不是信任我,是需要我。”多尔衮道,“锦州还没拿下,入关还需要人手,他离不开我。”

“不管怎么样,你现在势力越来越大,这是好事。”阿巴亥道,“莽古尔泰的部众你要好好管,将来都是你的资本。”

多尔衮点头:“娘娘放心,我心里有数。等拿下锦州,下一步就是山海关,到时候,咱们就能入关了。”

阿巴亥看着他,眼里满是期待:“好,娘等着那一天。你要注意安全,别让娘担心。”

“嗯。”多尔衮道,“娘娘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送走阿巴亥,多尔衮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他知道,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松山已破,洪承畴归降,锦州指日可下,接下来,就是山海关,就是北京。属于他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了。

“十四哥,在想什么呢?”多铎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壶酒。

“在想入关后的事。”多尔衮道,“等拿下北京,咱们就能让汉人知道,大清比明廷强,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多铎笑道:“十四哥,到时候你就是大清的功臣,八哥肯定会封你更大的官。”

多尔衮笑了笑,没说话。他要的,可不止是一个大官那么简单。

这时,刚林进来禀报:“王爷,阿尔津传来消息,祖大寿同意投降了,约定三天后打开锦州城门,迎接清军入城。”

多尔衮眼睛一亮:“好!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刚林,你立刻去安排,三天后,我要亲自率军入城!”

“属下遵令!”刚林兴奋地退下。

多铎道:“十四哥,锦州一破,辽东就全是咱们的了!接下来,就能入关了!”

“没错。”多尔衮道,“入关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咱们得好好准备。”

夜色渐深,王府里的烛火还亮着,多尔衮和多铎、刚林商议着锦州入城的细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拿下锦州,就是大清入关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而北京的皇宫里,崇祯还在为误祭洪承畴的事生气。他看着桌上的奏折,心里满是绝望——松山丢了,洪承畴降了,锦州危在旦夕,大明的江山,真的要完了吗?

“陛下,该歇息了。”太监轻声提醒。

崇祯摇摇头:“再等等,朕再看看奏折。”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大明还需要他,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他也要坚持下去。

可他不知道,这丝希望,很快就要被清军彻底掐灭了。盛京的清军,已经做好了拿下锦州的准备,正等着三天后的入城时刻。

多尔衮站在书房里,看着锦州的地图,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锦州到山海关,再到北京。这条线,就是他的未来,就是大清的未来。

“十四哥,准备好了吗?三天后,我们就能拿下锦州了!”多铎道。

“准备好了。”多尔衮道,“这一次,我们要让锦州的汉人知道,投降大清,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多铎点头:“好!我们一起拿下锦州,一起入关!”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决心。他们知道,三天后的锦州,将是大清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