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片刻,崔昀野眸光冷厉,明白过来,是宫里人劫走了他的母亲。
可要劫走母亲,没有提前部署,是做不到的。
所以,是母亲主动配合那些人。
崔昀野呼吸急促,脸色怒然,抬步就往外面走去。
沈瑜叫住他,朝他跑来:“昀哥哥!你要去哪儿?”
崔昀野没有回头:“爷有事外出,你自个儿在家。”
没有多说什么,主仆二人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去。
沈瑜看着他毫不留恋的背影,难过的撇了撇嘴。
她听到了大太太被劫走的消息,回想大太太那几天的反常。
她觉得,这大太太是拿她做伐,给昀哥哥添乱。
在江州巡查的崔昀霆得知消息,立马派人走水路和陆路追去,却始终没有追到人。
一连几日,崔昀野脸色一日比一日阴沉。
大太太失踪的消息瞒不住,大老爷一得知,便觉着事情大了,立马联系告知霍家。
然而,霍家连大太太要回娘家的消息都不曾知道,现在更是无从找人。
直到半个月后,京城传来消息,皇贵妃诞下皇子,其母崔夫人进宫陪侍,获封荣国夫人。
得知消息的这一日,崔昀野在议事厅内,从早坐到晚。
直到夜幕降临,都粒米未进。
沈瑜已经几日没见到崔昀野了,尽管崔昀野派人告知事忙走不开。
今日,她也还是来了督府。
五月春衫薄,她一身粉嫩衣裙,眉眼间毫无愁绪的走进议事厅。
果真见昀哥哥脸色深沉的坐在主位。
崔昀野只是那般望着她,看不清眸中情绪。
沈瑜拖过一张椅子,去到崔昀野身边。
坐下后,她摸上崔昀野的手背,娇声说道:“昀哥哥好几天没回家了,我好想你的!”
崔昀野沉默几瞬,才抬手覆上她的小手:“爷近日公事繁忙,没空陪着阿奴,安奴乖些。”
沈瑜摇头:“不要乖!昀哥哥不理我,我好难过的!”
崔昀野不说话了。
沈瑜抱住他的手臂摇晃:“昀哥哥看看我!”
半晌,崔昀野叹息一声,这才侧头看向她。
沈瑜:“昀哥哥不用担心婆母啊,她现在在宫里,天子身边,自然有重重守卫,肯定能保护好她的。”
“况且,这是婆母自己的选择,和昀哥哥没有关系,昀哥哥不必自责。”
崔昀野:“爷没有自责,爷只是…”
“悼念”
他声音极轻,沈瑜有点没听清楚:“什么?”
崔昀野感到厌烦,但摸着手中温软的小手,内心又柔软了下去。
他将人抱到自己腿上,抚着她清瘦的背脊:“宝宝最近可有吃好睡好?”
沈瑜努嘴摇头:“没有,昀哥哥不在,我吃不好,睡不好!”
崔昀野轻挑眉梢,手放在她腹部摸了摸,有些圆鼓鼓。
现在正是下午时候,想来她出门前,还吃了一顿美美的午膳。
“宝宝真好,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
沈瑜乐呵,亲了亲他的脸颊:“因为我有昀哥哥啊,只要昀哥哥在,我什么都不怕!”
崔昀野勾唇:“爷就喜欢听宝宝这般甜言蜜语。”
………………
皇宫内。
崔南嘉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只片刻,就叫着要看孩子。
崔家大太太将摇篮中的小皇子抱到床边。
大太太:“小皇子一切都好。我瞧着,比你大哥二哥小时候都壮些。”
崔南嘉还有些惊喘,坐起身抱过孩子,她愣愣的看着,良久才问道:“圣上来过吗?”
大太太连忙点头:“圣上早就来过了,只是脸色不太好。见你睡着,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
崔南嘉红了眼眶,恰在这时,小皇子哭闹了起来。
大太太忙着要抱:“孩子饿了,我抱去给奶娘。”
崔南嘉却是越发抱紧孩子不松手。
大太太不知道她为何一觉醒来,就这般反常:“你这是做什么?你还在月子中,不要多思多想了!”
崔南嘉这时才滚落两行泪,将孩子递给了母亲。
奶奶早已闻声赶来,抱过小皇子就去到一边喂奶,让大太太和崔南嘉都能看到。
崔南嘉再看向母亲:“还未有消息吗?大哥还是不愿回京城吗?”
大太太神情落寞:“男人外边儿的事情,我也不清楚,他不来就不来吧!”
崔南嘉急道:“怎么能不来呢?你不知道么?反贼张兴,狂妄至极,最近更是企图攻破凤神关。”
“凤神关就在京城西面啊!半日就可杀进京城!”
大太太也落下泪来,以往雷厉风行的崔家大太太,到了外面的世界,才知世道艰难,半点不由人。
“圣上可有说什么?”
大太太怔怔摇头。
崔南嘉掀了被子,当即就要下床去找武昭帝。
大太太忙按住她:“你这月子才坐了二十来天,怎么能下床呢?”
皇宫内人声嘈杂,不似往日寂静严肃。
纵横交错的宫道上,不时有太监宫女躬身张望的奔走。
他们收拾了自己的金银细软,还有各宫偷摸携带的珍品玉器。
如今整个京城惶恐不安,无数平民百姓四散而逃。
皇城内也渐渐失去了秩序。
不少大宫女和大太监喝斥阻挠逃跑的人,然而,皇城外围的禁军也人心涣散。
多数想逃的人,多摸几个门,大都能逃出去。
凤仪宫内,皇后柳氏唤宫女把太子抱了过来,而后自己抱着太子去到养心殿。
养心殿内秩序良好,皇后抱着太子得到传见后,才去到武昭帝面前。
武昭帝坐在御案前,眼神从未有过的漠然。
皇后柳氏跪地哭道:“求圣上尽快南迁,以存国祚。等国力强盛之时,再回京城!”
武昭帝:“朕不能走,晚些时辰,禁军右卫郎蒋涵,和锦衣卫严昭,会护送你和皇贵妃以及两个皇子南下。”
皇后哭求:“那圣上呢?圣上也得和我们南迁呐!”
武昭帝摇头:“朕不能走。”
皇后柳氏已经劝过无数次南迁,然武昭帝每次都说自己不能走。
她将三岁的太子往前推,哀求的说:“太子去求你父皇,跟我们一起走!”
武昭帝起身,往外走去:“朕意已决,你不必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