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岛大殿的后面有一处庭院。
庭院内假山林立,还放着供人休息的石桌石凳。
沈明玉借口更衣,带着丫鬟翠枝寻了一处没人的石桌处坐了下来。
她下意识的咬着指甲,脑子乱成一团。
她是重生的。
上一世的宋巧珠,只是个生在清远县,生在抱山村,活在宋家二房的一个日日被剥削欺凌的乡野村姑。
自宋成易被征丁后,二房的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
饶是她和柳氏孟氏累死累活的干活,最后得到的收益也会一点儿不留的被大房瓜分了去。
那时的宋巧珠也当真是傻得可以,相信宋成勉若是一朝及第,也能惠及己身。
甚至为了帮堂哥得到马家的帮扶,忍着难堪嫁给了马家的傻小子。
可也正因如此,她才有机会去县里最大的绣房做衣,也才有机会捡到沈琢不小心掉下的白玉竹节手牌。
那时候宋巧珠并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只是想着如此温润的玉牌必然是顶值钱的物件儿。
甚至在沈琢来寻时,也只感叹了一句云泥之别。
直到,清远县突然乱了起来。
马耀祖不能人事,为了怀子她不得不被迫去道观借种,偏巧出门那一日,马家突然被官府查抄,马家众人尽数落狱。
宋巧珠因在外而躲过一劫。
孟氏不嫌她出过门子,将她接回了家中。
当时正逢朝廷预收粮税,大房一家举家逃了。
而他们为了凑齐粮税,不得不将家中的物件儿尽数典当,也是那时孟氏拿出了一条坠着玉牌的手绳来。
宋巧珠一眼就认出了,这玉牌竟和那京中来的公子所带一模一样。
只是那时的宋巧珠只以为是巧合。
玉牌换回的粮让一家人交了税,却没逃过夜里的屠村。
她被一刀捅穿,身体被大火吞噬。
自出生起到她短暂的生命结束,一幕幕如走马灯般在眼前掠过。
宋巧珠看到那富贵人家的妇人亲手将玉牌戴在了女儿手上,看到慌乱之中被婆子抱错。
看到,那原本属于自己的富贵窝,被一个农家女所占据。
她怨急了。
竟不想,一切能重新来过。
她重生的那一年,宋成易刚被征丁,二房日子将落未落之际。
这一次,她不愿再被二房拖累受苦,所以早早就开始为了日后能遇到沈琢而铺路。
进入绣房做工。
提前拿到玉竹节手绳。
而讨好大房,不过是为了寻一块垫脚石,能让自己在找回真正的身份之前过得好一些而已。
幸运的是,她成功了。
她被沈琢带回了京中,成为了沈家千金。
只是每次看到沈玉,她都会嫉妒,嫉妒她为什么能理所应当的占据享受着属于她的一切。
所以,她叫沈玉。
那她就叫沈明玉。
她尝过的苦楚,沈玉自然也应该去尝一尝。
所以,她故意挑衅引沈玉同她争执,然后故意落水。
以此来逼沈父沈母将她送出京去。
甚至她还特意嘱咐随行的嬷嬷和车夫,路上不必宽待。
却不想,那车夫竟生了其他心思,将人半路害了。
刚知道这消息时,沈明玉甚至觉得,沈玉就这样死了是便宜她了。
直到那日在福瑞阁看到了孟氏和柳氏。
可当她派人在周边的酒楼、客站、脚店寻了个遍都没能寻到几人踪迹时,她以为,或许当真是自己看错了。
可如今……
沈玉没死,她甚至带着孟氏、柳氏回来了。
还是以郡君,以大邺第一个女功臣的身份。
若是让她知道,她当初遇难并非偶然,若是……
沈玉只是想想便觉得心底发寒。
翠枝可不知道自家小姐今日这是怎么了。
往常每次参加宴席那都是要往人群里扎的,这芙蕖宴她盼了许久甚至为此准备了许久,这怎么就躲起来了?
“姑娘?不是和袁家娘子说好了,今日让她带着您多认识一些其他人家的女娘,咱们还去吗?”
“不行!”
翠枝刚开口就被沈明玉突然的起身吓了一跳。
沈明玉看着翠枝,“走,回去!”
这一年以来,她可是亲眼看到沈母因为沈玉的死而几次落泪。
也是几次听到沈父叫错她的名字。
原本她以为,沈玉到底是死了,这沈家只有她一个女儿,两人就算再惦记也不过是惦记一个死人。
时间会冲淡一切,沈家嫡女只会是她。
可她回来了。
沈明玉手指攥紧了绣帕。
她不能躲起来,躲起来就等同于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又拱手送了回去。
老天既能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
她一定要好好抓住,无论是谁,都不能再从她手中抢走分毫!
翠枝是沈明玉在沈玉离开后买下的奴婢,为了让沈父沈母忘记沈玉,她几乎将家中的仆人换了个遍。
所以她并不认识沈玉,眼看沈明玉起身,赶忙问道:
“咱们是要去寻袁娘子吗?”
沈明玉闻言脸色又难看了几分,摇头,“回大殿。”
……
坐在大殿的沈夫人杨氏同样心不在焉,时不时看向殿外。
耳边宁王妃和各家夫人的寒暄,是一句也听不到。
她有心去寻小玉儿,问一问她这一年来是如何过来的。
可同时心中又怕,怕她怨自己当初将她送出京去。
心中矛盾纠结,搅了一脑袋的浆糊。
“沈夫人,沈夫人?”
面前有人轻声唤了两声,直到身旁的钱妈妈轻轻推了她两下,她才猛地回神。
“邵夫人。”
沈母赶忙端杯。
饮了半杯果酒,沈母只觉得喉咙辛辣,心底酸涩难抑。
“这一次沈大人可是立了大功。
等他带着和亲的公主回来,又是大功一件。
沈大人年轻有为,你家大郎也在大理寺有了官职,可谓是前途无量。
听闻令郎以至加冠之年,不知可觅得秦晋之好?
她这话一出,旁边的几家夫人都探头过来。
如今沈家可谓是正承圣眷。
沈大人坐上尚书之位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沈家后宅干净,沈家郎君沈琢又是有名的才学兼备,面若冠玉的好儿郎。
去年或许有人家会嫌弃沈家门第低,到今年不知多少家巴巴望着。
沈母压下喉间不适,笑答:
“犬子虽已及冠,但这婚姻大事未敢轻率。
邵夫人慧眼,若是有兰心蕙质的英才,还望多多指点。”
几家夫人又开始提及合适的人家。
不过这说来说去,众人口中的皆是沈琢。
对于沈明玉这个沈家嫡女确是无人提及。
刚回到大殿的沈明玉自然也发现了,心中知道,这些夫人口中恭维着沈家。
却打心底里看不起她这个乡野长大的女儿。
眼看沈明玉的脸色越发难看,一旁跟着应和的姜氏赶忙转移话题,
“说起来,此次西澜公主和亲,不知道会嫁给哪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