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风起荆南 >   第79章 解烦军

解烦兵,又称“解烦卫”,由“解烦营”负责管理,是三国时期东吴一支直属中央的精锐部队,组建于公元221年。蜀据《三国志》记载,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韩当率解烦兵万人讨伐丹杨贼。公元229年后,史籍未再提及解烦兵,其结局不详。

军队简介

公元221年,蜀先主刘备下白帝以攻吴,吴主孙权因为现有兵力较少,让部下胡综到各县募兵,得兵千人,立“解烦”两部,徐详领左部、胡综领右部督,“解烦兵”组建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孙权火烧眉毛的刘备东征之烦。初期统帅就是分领左右的徐详和胡综。后来,随着吴主孙权的烦恼不断增加,所以“解烦兵”规模也不断扩充,并且在作战中临时分给大将指挥。

军队性质

三国时期东吴的军制同曹魏一样,都是实行军户制的,而部队“公为私化”,基本上也都是将领世袭制。但是在东吴的军制中,解烦兵是特例,它是一支直接隶属孙家中央的精锐部队。

军队统帅

解烦兵的第一任将领为徐详与胡综。到建安末年,即以陈修为解烦督。到公元222年(黄武元年)以后,又分别由韩当、张温各统一部分。陈修于公元229年(黄龙元年)死后,这支军队由谁统领,由于史书缺载,不得而知。

相关文献记载

1、刘备下白帝,(孙)权以见兵少,使(胡)综料诸县,得兵千人,立解烦两部,(徐)详领左部、(胡)综领右部督。

——《三国志·吴书·胡综传》

2、(陈武)子修,有武风,年十九,权召见奖厉,拜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时诸新兵多有逃叛,而修抚循得意,不失一人。权奇之,拜为校尉。建安末,追录功臣后,封修都亭侯,为解烦督。

——《三国志·吴书·陈武传》

3、黄武二年,(韩当)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之号。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丹杨贼,破之。

——《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4、(孙权囚张温,下令曰):“……又前任温董督三郡,指伪吏客及残余兵,时恐有事,欲令速归,故授檠戟,奖以武柄。乃便到豫章,表讨宿恶,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绕帐、帐下、解烦兵五千人。付之。后闻曹丕自出淮、泗,故豫敕温有急便出,而温悉内诸将,布于深山,被命不至……“

——《三国志·吴书·张温传》

统领简介

胡综(公元183年-公元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县(今安徽省临泉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孙权进封吴王后,封胡综为亭侯。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胡综为侍中,进封都乡侯,与徐详兼左右领军。后拜偏将军,兼左执法,领辞讼。孙权接手江东后的很多诰文、策封任命文书和致邻国的书函都是出自胡综之手。赤乌六年(公元243年)逝世,终年六十一岁。其子胡冲继承都乡侯爵位。

徐详(生卒年不详),一作徐祥,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与胡综、是仪共同掌管军国机密事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季,徐详时任都尉,奉孙权之命向曹操请降。曹操对徐详说:“孤近来想越过横江之津,与孙将军共游于姑苏之上,猎于长洲苑,如此我志足矣。”徐详回答:“大王想要奉至顺以合诸侯,倘若越过横江而游于姑苏,这是延续过去亡秦、夫差的事,恐怕天下之事将失败啊!”曹操听后大笑道:“徐生得无(一作‘无乃’)逆诈耶?”最终,曹操派使者回复孙权同意修好,并立誓重新结为姻亲。孙权为吴王时,胡综、是仪、徐详都被封为亭侯。吴国设置节度官,典掌军粮,与汉制不同。孙权最初任命侍中、偏将军徐详担任此职。孙权称帝后,建都建业,胡综、徐详二人一同担任侍中,并进封为乡侯,兼任左、右领军。徐详先于胡综去世。

陈修(出生年份不详-公元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陈修,也作陈修。陈修的风貌秉性很像其父陈武。十九岁时,孙权召见他并加以奖厉,拜为别部司马,授他五百兵。当时其他部队的新兵大多都逃走,但陈修有效地安抚士兵,无一逃走,孙权称奇,拜为校尉。公元220年,追录功臣的后裔,封陈修为都亭侯。公元229年(黄龙元年),逝世。

韩当(出生年份不详—公元226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着,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韩当以中郎将身份,与大将周瑜等拒破丞相曹操。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韩当派兵阻拦曹操部将臧霸,双方在逢龙展开战斗,韩当又遣兵在夹石阻击,均被臧霸击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韩当与虎威将军吕蒙奇袭南郡,升迁为偏将军,遥领益州永昌郡太守。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夷陵之战爆发,韩当与大都督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涿乡击破蜀汉军。战后,韩当转任威烈将军,封都亭侯。曹魏上军大将军曹真攻打南郡时,韩当率军保守东南方。韩当在边境,身为将帅,激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遵行法令,吴王孙权为之称善。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封韩当爵位为石城侯,升任昭武将军,遥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称号。黄武五年(公元226年),韩当统帅敢死及解烦营兵一万人,讨平丹阳郡贼寇叛乱。在讨平丹阳叛乱后不久,韩当便在任上病亡。死后,他的尸体以及妻子、家属都在其子韩综投降曹魏时被带到了曹魏。而韩当的女性亲戚、姐妹女儿们则被儿子韩综当作拉拢部下的工具嫁给了部下们。

张温(公元193年—公元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黄武三年(公元224年),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讨论他在蜀汉表现出色,得蜀汉朝廷重视。回东吴后不久,被派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对军功没有追求。孙权既暗恨张温赞赏蜀汉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为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考虑用什么方式来中伤他,正碰上暨艳事件发生,于是借此机会找出张温的岔子。张温向来与暨艳、徐彪意见相合,常有书信来往,互相来往问候,于是又判张温有罪。孙权将他软禁在有关官署。当时无人敢为其说话,只有骆统认为张温获罪,其因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完全是小人谗言毁誉、君王缺乏明察的结果。他认为暨艳被录用,主要责任不在张温。就算推荐有误,张温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的人。说张温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说不过去。关于贻误军令,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认为张温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军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军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对孙权指责张温出使蜀国有辱本国,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的美好,只要自己没有屈节,就不能说是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行。蜀派邓芝回访,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张温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张温的私交行为。此外,对于其它的罪名,骆统也一一抗辩。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我和张温已多年没有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张温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天我为张温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张温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孙权最终还是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张温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当时正好碰上暨艳事件,孙权见此,于是以张温与暨艳、徐彪等人多有来往而下罪张温,将张温发还家乡吴郡。六年后,张温因病逝世。

关于解烦军的成军与建制

解烦军的成军时间较晚。公元221年,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此时东吴兵力短缺,因而孙权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番号叫做“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而且当初白耳精兵阻击东吴大军时给孙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孙权下大力组建解烦军的原因之一。

刘备下白帝,(孙)权以见兵少,使(胡)综料诸县,得兵千人,立解烦两部,(徐)详领左部、(胡)综领右部督。—《三国志·吴书·胡综传》

东吴的兵制因政治稳定需要,和曹魏一样,都是实行军户制,部队“公为私化”,将领世袭,也就是说东吴的部队大多都属于“私人武装”。因此,孙权被张辽八百破十万的黑历史,有很大原因在于孙权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不足,而解烦军是东吴仅有的直接隶属于孙权的精锐部队。和我们之前了解的三国时期其他“特种兵”不同,解烦军的统帅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名将:胡综、徐详、陈武、韩当、张温,虽属东吴名将,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属于东吴的“边角料”角色,而解烦军最出名的统帅是韩当,属于东吴的三朝老臣,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虽然带兵将领的能力对比其他精兵的将领并不突出,但是这些东吴将领是孙权的拥趸,深得孙权信任,带领解烦军的最重要条件,便是对孙权的服从度与忠诚度。

解烦军特点

1精通水陆,战力突出

解烦军自成立之日起,面临的战争均不在中原开阔地带、结阵相接的战场,无论是夷陵之战的山地、丛林、水路交错的复杂地带,还是攻打山越时的山地突袭攻坚,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解烦军必须具备“水陆两栖”的特种作战风格。

2轻兵薄甲,善于奔袭

解烦军大多数的战役所面对的敌军,都是缺少防护的山越兵。江南多河流,山林密布,山地作战是常事,对付这种对手,重甲步兵显得极为笨重。因此,解烦军基本都是身披薄甲,善于山林、水路之中隐匿、急行军的老手,以更容易应对江东本土的战斗。

3忠于孙权

解烦军是东吴仅有的直接隶属于孙权的精锐部队,只有在战时孙权才会将兵符交出,战后收回。随着孙权的称帝,在韩当去世的三年后,解烦军消失了踪迹,有推测可能被东吴的卫戍部队吸收同化了。也有推测解烦军转为了中央禁军,总而言之三国后期解烦军便不再出现。

战绩

解烦军号称“战无不胜”,自然是有着出色的战绩来支撑。

解烦军首战为夷陵之战,毕竟其建立就是为了应对此役。陆逊火烧连营,解烦军凭借机动灵活的特点,多次在蜀军中穿插,杀敌无数。初出茅庐的解烦军就拿到了东吴历史上除赤壁之外的最大胜仗,初战即胜也给了孙权极大信心。公元223年,吴将晋宗叛吴归魏,曹魏封其为蕲春太守,数次渡江侵犯,沿江百里皆受其害。孙权命解烦军右部督胡综和贺齐轻装远袭,出其不意发动进攻,生擒晋宗。

公元225年,山越首领彭绮聚众数万人,连攻东吴多个郡县,一度围困江陵数月。当时也是解烦督胡综和鄱阳郡太守周鲂联合击败彭绮,将其生擒。

除了胡综、徐详外,孙权也曾将解烦军交给韩当、张温统领。韩当在黄武二年,就曾负责率领解烦军讨伐丹阳贼,并因此升迁。

虽然解烦军并未有详细记载的战记录,但是其逢战必胜的结果,当得起战无不胜的名号。

解烦军的结局

解烦兵的第一任将领为徐详与胡综。到建安末年,即以陈修为解烦督。到公元222年(黄武元年)以后,又分别由韩当、张温各统一部分。陈修于公元229年(黄龙元年)死后,这支军队由谁统领,由于史书缺载,不得而知。在陈修逝世的公元229年以后,史书中没有再记载解烦兵的史迹,因此解烦军由此下落不明。

有几种推测随着孙权的称帝,在韩当去世的三年之后,解烦军便消失了踪迹,有一种推测是可能被东吴的卫戍部队吸收同化了;也有另一种推测是解烦军转为了中央禁军。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