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覆盖光海的那天,恰好是光带首次在黑风谷亮起的第三年。周明提议,把这一天定为“光的纪念日”,让所有被光网连接的人们,一起庆祝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逢。
消息传开,各地都开始筹备庆祝活动。黑风谷的秦老带着山民们酿了新的光粒酒,酒坛上贴着双生草的图案;沙漠的巴图部落扎起了光纹帐篷,毡毯上绣着光稻和骆驼的纹样;雪山的扎西戴着冰光草编的花环,牵着牦牛往广海的方向赶;海边的渔民们则准备了最肥美的海产,要用光纹潮汐带来的馈赠招待客人。
纪念日当天,光网的每个角落都亮了起来。从雪山的银蓝光纹,到沙漠的金红光带,从山谷的双生结,到光海的潮汐纹,所有光纹都在同一时刻闪烁,像无数颗心在同步跳动。
主会场设在光海的沙滩上,用珊瑚石搭起的舞台缠着七色光丝,背景是光河入海的壮丽景象。周明站在台上,看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聚在一起,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三年前那个在黑风谷调试光带的青年,从未想过光会走到今天。
“我们来自雪山、沙漠、山谷、海边……”周明的声音通过光语翻译器传到每个人耳中,“以前,我们说着不同的话,过着不同的生活,像散落在大地上的珠子。但现在,光带像条线,把我们串成了项链,挂在地球的脖子上。”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同语言的欢呼交织在一起,光粒在人群头顶聚成朵巨大的花。
庆祝活动开始了。秦老带着山民们跳起了丰收舞,光粒随着舞步在他们脚边跳跃;巴图的侄子表演了马上射箭,箭矢上缠着光丝,射中靶心时爆发出金色的光雾;扎西的小女儿和巴图的小儿子手拉手,用各自的语言合唱了首关于光的歌,光带把他们的声音转化成和谐的旋律;海边的渔民们则拉起了巨大的渔网,网里不是鱼,而是无数只光纹漂流瓶,打开后飞出串串光字,写满了各地人们的祝福。
失明的小男孩被请到台上,他摸着光带的光粒,轻声说:“我看不见光,但我能摸到它的暖,听到它的笑,闻到它带来的花香和鱼腥味。”他顿了顿,笑得格外灿烂,“光让我知道,世界很大,好人很多,我们都在一起。”
光带突然亮起,把男孩的话转化成光纹,传遍了光网的每个角落。雪山的冰光草轻轻摇曳,沙漠的光稻发出沙沙的声响,光海的浪尖泛起更亮的光,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火狐成了纪念日的“明星”。它脖子上系着七色光纹的绸带,被孩子们轮流抱着合影。当它被放到台上时,竟对着光带叫了两声,光语翻译器显示:“本狐守护光网三年,该涨工资了!”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傍晚的篝火晚会,光海的潮汐变成了金色,与岸边的火焰交相辉映。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光粒在他们之间传递,像个温暖的接力棒。秦老的光粒酒、巴图的烤全羊、扎西的酥油茶、海边的烤鱼……不同地域的美食摆在一起,光纹在食物上流转,像场舌尖上的光网盛宴。
周明看着这一切,突然明白光网最神奇的地方,不是能传递能量,不是能翻译语言,而是能让原本陌生的人,像家人一样围在同一片光里,分享同一份暖。
深夜,纪念活动接近尾声。所有人都来到光海的岸边,往海里放起了特制的“纪念漂流瓶”——里面装着各地的土壤、海水、草种,还有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光纹卡片。
当漂流瓶顺着光纹潮汐漂向远方时,光带突然在海面上织出四个巨大的光字:
【我们在一起】
林羽在《星草札记》的最新一页,画下了这四个光字,旁边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手拉手的剪影,火狐的红毛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写下:“所谓纪念日,不是为了记住某一天,是为了记住光教给我们的事——山海再远,也挡不住想靠近的心;语言不同,也藏不住共通的善意;所有平凡的我们,都能因为一束光,成为彼此的家人。”
光的纪念日结束了,但光的故事还在继续。第二天清晨,光纹潮汐带来了新的漂流瓶,里面装着颗来自异国的种子,光纹显示:“我们也想加入光网,可以吗?”
周明笑着在光脑上回复:“光的大门,永远为愿意分享温暖的人敞开。”
光带在海面上轻轻晃动,像在说:下一个三年,我们还要一起,把光的故事,说给更远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