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事件的尘埃落定,并未在金三鑫心中掀起太多波澜。于他而言,这更像是一场迟来的仪式,埋葬了前世那个懦弱无能的自己。他将后续的监控事宜全权交由孙浩处理,确保那个在精神疗养院里的女人不会再有掀起任何风浪的可能,便不再投入半分精力。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磐石科技”对“盛华集团”遗产的消化进入了快车道。在林薇高效且强硬的运作下,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外科手术。那家拥有完整生产线的电子装配厂被重新命名为“磐石精密制造”,原有的管理层被重新评估,能力不足或忠诚度存疑者被果断替换,同时注入了从总部调派的核心骨干和通过猎头高薪挖来的行业精英。金三鑫亲自审批了针对新工厂的技术升级方案,拨付巨资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目标是将其打造为“磐石”高端硬件产品的制造基石。
而那几处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物业和地块,则被纳入了新成立的“磐石地产”旗下。金三鑫并没有急于进行商业地产开发,他的规划更具战略眼光:其中一处交通便利的厂房被改造为“磐石科技研发中心”,集中了硬件、软件和未来实验室;另一块位置绝佳的空地,则被规划为未来的“磐石集团总部大楼”,设计方案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招标。这些动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眼前的办公需求,更是向外界昭示“磐石”扎根实业、志在长远的决心。
连续的巨额投入,即使有A轮融资和海外资金的支撑,也让林薇感到了压力。
“三鑫,我们的现金流虽然健康,但如此大规模的并购和投入,尤其是‘微讯’项目完全是个吞金兽,财务压力很大。”林薇在月度经营会议上,不无担忧地提出了警示。
金三鑫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示意她坐下。
“现金流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很快会有一笔足够的资金注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别人还在观望或者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把我们的护城河挖得深不见底!”
他的底气,来源于对金融市场走势的精准预判。通过孙浩操控的几个离岸账户和隐秘渠道,他早已在海外布局,利用信息差进行着高杠杆的金融操作,目标直指不久后即将因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这笔即将到来的巨额利润,将是他帝国扩张最强大的燃料。
与此同时,“微讯”项目(代号方舟)在刘峰的带领下,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封闭开发的办公室里,日夜灯火通明。金三鑫偶尔会悄然前往,不动用老板的身份,而是以技术顾问的姿态,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架构设计。
“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必须作为最高优先级,”他指着白板上的架构图,“我们要预设千万级、乃至亿级用户同时在线的场景。还有,‘附近的人’功能,定位精度和隐私保护的平衡点一定要找到……”
他的许多要求,在团队成员听来近乎苛刻,甚至有些天方夜谭。但当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微讯”未来连接一切,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水电煤一样存在的愿景时,所有人的疲惫都被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激情所取代。
个人修炼方面,金三鑫也未曾有丝毫松懈。后山石室的聚灵阵已成为他提升实力的核心倚仗。随着神识向百米范围稳步推进,他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仅仅是范围扩大,更是精度的提升。他甚至能隐约“听”到草木生长的微弱声音,能“看”到空气中能量流动的模糊轨迹。对于《青囊残卷》中提及的“望气”之术,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他开始尝试制作一些最简单的“安神符”、“静心符”,虽然成功率不高,且效果远不如石室的天然场域,但这个过程本身,让他对“气”的理解和操控,进入了更微观的层面。
沈墨依旧是那个神秘的同伴。两人在石室中修炼,交流不多,却默契日深。金三鑫能感觉到,沈墨在观察他,评估他修为进步的速度,似乎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金同学进境神速,看来这石室与你颇为有缘。”一次修炼间隙,沈墨忽然开口,语气依旧平淡,“或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接触到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了。”
金三鑫心中微动,知道她所指的,必然是超越这石室之外的、更广阔的“里世界”。他按捺住探究的欲望,只是平静回应:“期待那一天。”
也就在这帝国根基初定、个人实力精进之时,张处长的提醒如期而至。
在一次私下的会面中,张处长神色略显凝重:“三鑫,盛华倒台,你获益最大,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树大招风啊……京城那边,有几个老牌家族和背景深厚的基金,已经注意到你了。他们对你如何能如此迅速、精准地扳倒盛华很感兴趣,也对你的资金来源和……你这个人,产生了好奇。最近,可能会有‘访客’以合作考察的名义去找你,小心应对,这些人,来者不善。”
金三鑫目光沉静,对此早有预料。
“谢谢张叔,我明白了。”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眼神深邃,“既然是‘客人’来了,我自然会好好‘招待’,让他们不虚此行。”
他知道,与“盛华”的战争是明刀明枪的攻城略地,而接下来要面对的,则可能是隐藏在笑脸和合作协议下的软刀子,是更深层次的势力博弈。他的商业帝国已现雏形,但真正的惊涛骇浪,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