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北京郊区,x军某综合训练基地。吉普车卷起尘土,驶入戒备森严的营区。
邵明珠亲自开车,副驾驶上坐着李云龙。后座是赵刚和邵明珠的警卫员刘小虎。赵刚也想来看看老部队的新面貌。
李云龙今天格外兴奋,像即将得到新玩具的孩子,一路上扒着车窗,眼睛都不够用了,嘴里不停地啧啧称奇:
“好家伙!这营区……比老子的军部都大!这路修的……能并排跑四辆坦克了吧?”
邵明珠笑着解释:
“团长,这是综合训练基地,模拟各种地形,方便部队合成演练。咱们今天先看坦克师的突击演练。”
车子在一处视野极佳的高地观察所前停下。众人下车,立刻有参谋递上望远镜。
李云龙迫不及待地抢过望远镜,朝着远处那片开阔的、被碾压得寸草不生的冲击地域望去。只见远处地平线上,尘土漫天,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过大地!
突然,李云龙的呼吸猛地一窒,举着望远镜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他看到了整整一个坦克营的t-34\/85中型坦克,排成标准的进攻楔形队形,如同钢铁洪流,以每小时超过三十公里的速度,卷起漫天烟尘,朝着预设的“敌军”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冲击!坦克炮塔不断喷出火舌,进行行进间短停射击,精准地摧毁远处的靶标!那磅礴的气势、协调的队形、迅猛的速度,是他这个老步兵出身的人从未想象过的!
“卧……卧曹……” 李云龙下意识地爆了句粗口,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死死地抓着望远镜,手指关节都捏得发白!
“这……这他娘的……是多少辆?” 他声音都变调了,结结巴巴地问邵明珠。
“一个营,三十五辆。” 邵明珠平静地回答,语气中带着理所当然的自豪,“这只是先导营。后面还有主攻营和预备队。全师这样的坦克,有将近两百辆。”
“两……两百辆?!” 李云龙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把望远镜掉在地上!他猛地转过头,眼睛通红地瞪着邵明珠,那眼神,像是饿狼看到了肥肉!
“两百辆?!他娘的!邵明珠!你小子……你小子这是富得流油啊!老子当年……老子当年要是有一个连,不!有一个排这玩意儿!平安县城老子一个小时就给他踏平了!还用的着伤亡那么弟兄?!” 他激动得挥舞着拳头。
邵明珠理解老团长的心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团长,时代不同了。走,咱们再去看看炮兵。”
接下来,他们参观了152毫米榴弹炮团的集火射击。当看到几十门庞然大物般的苏制重炮发出震耳欲聋的齐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几十公里外的目标区时,李云龙再次沉默了。他喃喃自语:
“这他娘的……一炮下去……得炸出多大个坑啊……这要是在以前……鬼子一个中队……不够一顿炸的……”
而当喀秋莎火箭炮营进行全营齐射时,那“呜——呜——”的死亡呼啸和瞬间将一片山地化作火海的恐怖覆盖能力,更是让李云龙彻底失声了!他呆呆地看着那片燃烧的土地,半晌,才重重地叹了口气,用力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骂道:
“他娘的!这才是打仗!老子以前……那他娘的叫要饭!”
赵刚在一旁看着,也是感慨万千:
“明珠啊,你这火力……太奢侈了。老总他们……真是把家底都给你了。”
邵明珠谦逊地笑了笑:
“政委,这都是为了应对现代战争。火力不足恐惧症,得治。”
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步兵团的野外攻防演练场。李云龙原本以为步兵没啥新花样,但眼前的一幕再次让他目瞪口呆!
只见步兵们根本不是靠两条腿跑!而是乘坐着一排排的苏式嘎斯卡车快速机动!到达冲击出发阵地后,迅速下车,但战术动作却让他这个老步兵都眼前一亮!
每个班都标配了转盘机枪和数支波波沙冲锋枪!火力密度远超他印象中的步兵班!更让他震惊的是,几乎每个连长、甚至排长,都背着一个步话机!他亲眼看到一个连长躲在弹坑里,对着步话机大声呼叫!几分钟后,精准的炮火就覆盖了前方“敌军”的机枪阵地!紧接着,两架涂着八一军徽的米格战斗机(模拟对地攻击)呼啸而过,用航炮扫射了“敌军”纵深!
“步话机……直接叫炮火?还能叫飞机?!” 李云龙的声音都颤抖了!他一把抓住邵明珠的胳膊,眼睛瞪得血红:
“明珠!你告诉老子!这……这他娘的是一个团?!这火力……这机动……这他娘的比老子当年一个师……不!比一个军都阔气!”
邵明珠点点头,详细解释道:
“团长,这是机械化步兵团。装备卡车实现摩托化机动。步话机配发到连,重要方向配到排,可以实现连排级的直接火力召唤。团属炮兵、配属的军属炮兵,甚至空军,都有一套快速响应机制。发现即召唤,召唤即打击。”
“快速响应……发现即打击……” 李云龙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脸上露出了极度复杂的神情——有震撼,有羡慕,有恍然,更有一种被时代洪流冲击的失落感。
回去的吉普车上,李云龙一反常态地沉默了。他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胸口剧烈起伏。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猛地睁开眼,转过头,死死盯着邵明珠:
“明珠……你跟老子交个底……你这一个军……到底……有多少炮?”
邵明珠看着老团长那如同好奇宝宝般渴望又带着点“不服气”的眼神,笑了笑,轻描淡写地报出了一个数字:
“哦,不算团属的迫击炮和步兵炮,军直属的10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团,有五个。主要是122毫米榴弹炮和152毫米榴弹炮。喀秋莎火箭炮团有2个。”
“多……多少?!五个重炮团?!还有俩喀秋莎团?!” 李云龙 “嗷”一嗓子就蹦了起来,脑袋“砰”地一声撞到了吉普车顶棚!他一把揪住邵明珠的衣领,脸对脸地吼道:
“五个团?!他娘的!邵明珠!你……你小子……你他娘的这不是一个军!你这是移动的炮兵帝国!”
他松开手,颓然坐回座位,双手抱头,喃喃自语:
“五个重炮团……俩喀秋莎团……两百辆坦克……步兵全坐卡车……步话机叫飞机大炮……”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灼热地看向窗外,用尽全身力气呐喊:
“老子当年……老子当年要是他娘的有你这十分之一的家当!老子就敢……老子就敢他娘的带着独立团一路打过对马海峡!活捉他娘的天蝗!哪还用受他娘的那窝囊气!!!”
这声呐喊,在吉普车内回荡,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痛!
赵刚和邵明珠闻言,相视无言,心中却同样心潮澎湃。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李云龙说:
“团长,正是因为你们当年用小米加步枪打下了江山,才有了我们今天用坦克大炮保卫江山、建设江山的底气和可能!这强大的国防,是你们用血和命换来的!”
李云龙听了这话,浑身一震,眼中的激动和遗憾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理解和欣慰。他重重地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没有再说话。
吉普车在夕阳的余晖中驶回城区。 这一天,对李云龙来说,是颠覆性的一天。他亲眼看到了军队现代化的巨大跨越,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前进和自身知识的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