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江源市,雨丝并未停歇,反而愈发绵密,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安全屋“听雨轩”内,气氛却比窗外的雨夜更加凝重。来自不同渠道的线索,如同被无形之手牵引,正缓缓指向同一个令人意外的焦点。
叶宸和苏晓将与“清河帮”石勇会面及初步合作的情况向凌霜和严瑾做了汇报。石勇提供的信息虽然零散,但极具价值。他提到,近两个月来,不止一次在深夜看到有可疑的黑影,乘坐无灯的小船,悄然进入芦苇荡深处。更关键的是,他手下一位嗅觉异常灵敏的兄弟,曾在那些黑影出现过的地方,闻到过一股极其特殊的、混合着陈旧木材、灰尘和某种……类似檀香却又带着腐朽气的味道。
“那种味道,我在城南老城区追踪那些符号时,在几个节点附近也隐约闻到过,但当时很淡,没太在意。”叶宸补充道,眉头紧锁,努力回忆着那转瞬即逝的气味特征。
几乎与此同时,严瑾指挥的技术团队也有了突破性发现。他们对那些诡异的、与“惑心水鬼”传说相关的符号进行了更深入的溯源分析。
“这些符号的构图风格,并非现代臆造,其笔画结构和象征元素,与江源市地方志中记载的、清末民初流传于本地的一个小型秘密戏班‘水月班’的班主印记,有超过七成的相似度。”严瑾调出古老的文献扫描件,指着上面一个模糊的、带有水波与扭曲人面特征的徽记,“这个‘水月班’在当时以演绎神怪戏码闻名,尤其擅长《水府冤魂》、《河伯娶亲》这类剧目,据说他们的表演极其逼真,甚至能引人入幻。后来戏班莫名解散,据传班主携带着戏班的核心‘宝箱’不知所踪。”
“戏班?宝箱?”苏晓抱着胳膊,语气带着疑惑,“这跟我们在找的邪教有什么关系?难道他们在排演新戏?”
“恐怕没那么简单。”凌霜目光锐利,她快速操作着终端,将另一份数据投射到屏幕上。那是龙城司能量监测网络对江源市全域的周期性扫描数据。“看这里,过去三个月,江源市有几个区域持续检测到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聚集现象。虽然强度很低,被‘沉水之势’完美掩盖,但结合时间点和地理分布来看……”
她将能量异常点、石勇提到的黑影目击区域、以及城南老城区异常事件发生地,全部叠加在了江源市的电子地图上。紧接着,她又将“水月班”当年主要活动的区域,以及地方志中提到的、戏班最后消失前曾长期驻场演出的地点——“临江大戏院”——标注了出来。
所有的点与线,在地图上交织、缠绕,最终如同百川归海,清晰地指向了位于清江畔、如今已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但仍在有限度对外开放的——临江大戏院!
“临江大戏院……”叶宸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胸口的镇妖塔碎片似乎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但那感觉转瞬即逝,仿佛只是错觉。他凝神感知,发现戏院所在的区域,正是江源市“沉水之势”几个关键的隐性节点之一,那里的能量比其他地方更加沉凝,也更容易被引导和利用。
“陈旧木材、灰尘、特殊香料的味道……一个拥有古老历史、可能藏有秘密‘宝箱’的戏院……持续微弱的能量异常聚集……以及,能完美融入环境、利用本地传说进行伪装的敌人……”凌霜缓缓总结,眼神冰冷,“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里。这个临江大戏院,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景点。”
严瑾补充道:“根据档案,临江大戏院结构复杂,除了对外开放的表演厅,还有大量不对外开放的地下室、旧道具仓库以及演员休息区域,占地面积很大。如果那里被改造成了一个窝点,确实极难被发现。”
“而且,”叶宸接口道,他想起了那些符号的精神污染特性,“一个戏院,本身就是传播故事、引导情绪的最佳场所。如果敌人利用戏剧表演作为掩护,暗中向观众散播精神暗示或污染,效果恐怕比在街头巷尾偷偷绘制符号要高效和隐蔽得多。”
苏晓冷哼一声,握紧了刀柄:“管他是戏院还是魔窟,既然找到了地方,直接杀进去端了就是!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不可鲁莽。”凌霜立刻否定,“敌暗我明,戏院结构复杂,且可能有大量无辜民众。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先进行侦查,确认核心区域和敌人的具体位置,最好能掌握他们利用戏院作为掩护的具体方式。”
她看向严瑾:“严指挥官,需要你调动资源,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对临江大戏院进行全方位的外围布控和背景调查,尤其是近期的人员流动、演出安排以及能源消耗情况。”
“明白,我立刻去安排。”严瑾点头,迅速开始部署。
凌霜又看向叶宸和苏晓:“你们两人,准备潜入侦查。叶宸,你的任务是感知戏院内部的能量流动,寻找混沌浊流的源头和那些符号的核心节点。苏晓,你负责勘查戏院的物理结构,寻找可能的密室、暗道以及防御薄弱点。”
线索的交织,驱散了部分迷雾,却也预示着更深的危险。那个灯火阑珊、弦歌不绝的临江大戏院,此刻在众人眼中,已然化身成为潜伏在江源市心脏地带、不断散发着精神毒液的巨大巢穴。
一场在古老戏台幕布之后进行的无声较量,即将拉开序幕。而叶宸他们,将要扮演的,不再是台下的看客,而是闯入这危险剧目的不速之客。雨,依旧在下,仿佛在为这场即将上演的暗夜交锋,奏响压抑的序曲。
(第19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