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南蛮登岸,福祸相倚**
南蛮人的突然出现,让本就紧张的猿湾气氛骤然提升到最高警戒。士兵们迅速拿起武器,在雪姬的指挥下占据有利位置,那门功勋火炮也被再次推上前沿,炮口森然对准西侧海岸。
林浩带着李明月和几名护卫,快步走向事发地点。他心中念头急转:葡萄牙人?是和大友家合作的雇佣兵?还是独立的探险者?他们为何在此登陆?是敌是友?
远远地,便看到那队南蛮人。大约十人左右,其中三四人身穿颇为醒目的半身板甲,头戴翎羽盔,手持火绳枪(musket)或长戟,另外几人则是水手打扮,衣衫褴褛,似乎经历了海难。他们围着一艘搁浅在浅滩上的小型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的救生艇,显得疲惫而警惕。为首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留着浓密胡须、眼神锐利的军官模样之人,他的盔甲相对精良,腰佩细剑。
双方在距离百步左右停下,互相警惕地打量着。语言不通,气氛凝滞。
李明月小声对林浩说:“林大哥,他们的装扮,像是葡萄牙的士兵。但看情形,他们的船可能出事了。”
林浩点点头,压下心中的紧张。他知道,这是危机,也是机遇。与欧洲人的直接接触,可能带来巨大的知识和技术飞跃,但也可能引来贪婪和冲突。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中学历史课本和影视剧里那点可怜的葡萄牙语词汇,然后用尽可能缓和的语气,尝试着开口:“bom dia?(你好?)Amigos?(朋友?)”
那几个葡萄牙士兵明显愣了一下,为首的军官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神色。他显然没料到在这遥远的、看似落后的日本海岸,会遇到一个能说(哪怕只是几个词)葡萄牙语的东方人!
军官迟疑了一下,右手抚胸,微微躬身,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葡萄牙语回应:“bom dia, senhor.(日安,先生。)Nos somos portugueses.(我们是葡萄牙人。)Nosso navio...(我们的船...)”他指了指身后的大海,做了一个沉没的手势,“...naufragou.(遭遇海难了。)precisamos de ajuda.(我们需要帮助。)”
沟通的大门,艰难地打开了一条缝。
林浩心中稍定,至少对方表达了求助而非敌意。他通过李明月(她极聪明,立刻开始努力记忆和学习这几个单词)连比划带猜,大致明白了情况:这是一艘从澳门前往平户的葡萄牙商船,途中遭遇风暴受损,勉强航行至此附近海域彻底沉没,他们是仅存的幸存者,乘小艇逃上岸。
“我可以提供帮助。”林浩用缓慢的语速,夹杂着日语和汉语词汇,并通过手势表达,“食物,水,安全的住所。但是,你们必须交出武器,并遵守我的规矩。”
他指了指对方手中的火绳枪,又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军队和火炮,态度明确:我们有能力提供帮助,也有能力毁灭你们,选择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那葡萄牙军官(自我介绍叫若昂·费尔南德斯)脸色变幻,显然不甘心交出武器,但看看对方严整的军容和那门看起来就不好惹的火炮,再想想自己这些人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的处境,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 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葡萄牙人交出了火绳枪和佩剑(军官的细剑被允许保留),被“护送”着进入猿湾。林浩给他们提供了食物、淡水和一间干净的棚屋休息,并让特蕾莎(如果她在的话)或者懂点草药的人为他们检查伤势。
妥善安置后,林浩的目光立刻被那几支缴获的火绳枪吸引住了。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他拿起一支,仔细观摩。相比日本仿制的铁炮(tanegashima),这支葡萄牙原产火绳枪工艺明显更加精良,枪管更长更厚实,照门、准星等附件也更齐全,威力射程想必更胜一筹。
“若昂先生,”林浩通过李明月和费力的单词沟通,“我对你们的火枪很感兴趣。我们可以做个交易。你们教我的人制造、使用和维护这种火枪,作为回报,我会提供给你们返回平户或澳门的船只和盘缠,甚至……更多你们需要的东西。”
若昂军官看着林浩眼中毫不掩饰的渴望,又看看周围这片充满生机却又与世隔绝的工地,沉吟片刻。他们是商人也是冒险家,利益至上。眼前这个神秘的东方领主似乎拥有某种潜力。
“Senhor Lin(林先生),”若昂谨慎地回答,“制造火枪需要专门的工具和技艺,并非一朝一夕。但我可以指导您的人一些基本的维护和使用方法。至于更深入的合作……或许我们可以谈谈别的?比如,您这里似乎有不错的硫磺和硝石?我们对此也很感兴趣。”
试探与交易开始了。葡萄牙人看到了资源,林浩看到了技术。
林浩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安排若昂等人休息。他则迫不及待地拿着一支火绳枪回到工棚,召集了老铁匠和林咲(如果她在的话)。
他将火绳枪拆卸(在若昂的简单指导下),每一个部件都仔细研究、测量、绘图。尤其是枪管的锻造、膛线的刻画(虽然这支没有)、枪机的结构,都是极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能仿制吗?”林浩问老铁匠。
老铁匠激动地摸着冰冷的钢枪管,反复查看:“大人,难!极难!这铁料、这做工……但有了实物,有了图纸,小老儿就是拼了命,也要试着做出来!给俺时间,还有好铁!”
林咲更是双眼放光,如同看到了绝世珍宝,拿着零件爱不释手。
“好!需要什么,尽管提!”林浩知道,这将是又一个艰难但意义重大的技术攻关。
与此同时,李明月则在努力向若昂等人学习葡萄牙语单词,并试图向他们介绍林浩和这片土地,潜移默化地展示实力与潜力。
雪姬则始终保持警惕,派专人“保护”着这些南蛮人,以防万一。
几天后,若昂等人的体力恢复了不少。林浩再次提出交易:用硫磺和硝石,交换火枪制造技术、航海知识以及他们带来的任何书籍或图纸。
若昂这次没有立刻拒绝。他见识了猿湾的潜力(尤其是那门土炮和正在建造的码头),也开始认真考虑这条可能的贸易路线。但他提出,希望能亲自见见这里的首领,并评估一下真正的实力。
林浩决定冒险一试。他亲自带着若昂,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码头、水力锻锤工地(虽然还没建成,但规模已让若昂惊讶)、火药作坊(严格保密配方,但产量让若昂咋舌),甚至展示了部分训练有素的军队。
若昂越看越是心惊。这个明国年轻人所图非小,而且掌握着许多看似原始却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火药的应用和理解,似乎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东方人。
参观结束后,若昂的态度恭敬了许多。
“Senhor Lin,您的智慧和力量令人惊叹。我想,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我懂得不多,但愿意将我所知的关于火枪、航海乃至数学、测量的知识传授给您的人。作为交换,我希望获得稳定的硫磺和硝石供应,以及未来您港口的一部分贸易特权。”
一个基于现实利益的初步合作协议,在猿湾的海风中达成。
文明的又一次碰撞,带来了危险,也带来了火种。林浩的知识库,即将迎来一次来自西方的重要补充。
而他也从若昂口中,得知了更多关于外界的信息:平户的松浦家、长崎的开发、葡萄牙与西班牙的竞争、以及……一个名为“耶稣会”的传教组织正在日本活跃。
世界的大门,正向他缓缓打开,展现出一副更加广阔、也更加复杂的图景。
—— 第17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