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深夜的那场短暂却惊人的冲突,自以为隐秘,实则并未逃过某些有心人的感知。
就在赵焱带着两名跟班狼狈逃离后不久,距离萧无涯小屋不远的一株千年古松的阴影下,空间微微波动,如同水纹荡漾,两道身影悄然浮现,仿佛他们一直就站在那里,与阴影融为一体。
正是执法长老与玉衡真人。
执法长老依旧是一身玄色法袍,面容古板严肃,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望着赵焱等人消失的方向,又扫过地上残留的些许打斗痕迹和那扇已然紧闭的屋门,眼神深邃难明。
玉衡真人则灰袍依旧,神色平淡,仿佛只是旁观了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
“你都看到了。”执法长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玉衡真人微微颔首,并未言语。
“练气二层,正面击溃两名练气三层围攻,三招之内,点穴制住练气六层内门弟子,虽有其取巧与对方轻敌之故,然…”执法长老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其对战机的把握、对力量的控制、尤其是最后那蕴含奇异凝炼之力的剑招,已远非寻常外门弟子所能及。甚至…”
他目光转向玉衡真人:“那瞬间爆发出的、能短暂挡住赵焱全力一击的力量本质,绝非单纯灵力,似与你我所知煞气又有不同,更为凝练…可控?”
最后一问,带着探询之意。他深知玉衡真人对萧无涯的情况最为了解。
玉衡真人沉默片刻,才缓缓道:“此子于炼器一道,确有几分歪才。那力量,应与他自行炼制的镇煞佩有关,借器物之能,调和了一丝煞气本源之‘意’,而非直接驱使煞气。算是…另辟蹊径。”
“器物调和?”执法长老眼中精光一闪,“竟能想到此法?倒是机变。如此说来,其煞气虽险,却已初步可控,非是盲目依赖,而是借器明心,以心驭力。”他做出了第一个判断。
“再看其心性。”执法长老目光扫过小屋,“赵焱携恶意而来,欲行废人之举,其势汹汹。此子初时隐忍戒备,开门应对,可谓沉稳;遭围攻时,反击果断凌厉,直击要害,瞬息制敌,可谓果决;面对赵焱杀招,临危不乱,竟能寻隙反击,一招制敌,可谓胆色过人;最后…”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剑指咽喉,却未伤其性命,甚至未下重手,只是警告斥退,恩怨分明,留有余地。更言明‘所求无非公平竞争’,其志坚,其性正,非是嗜杀乖戾之徒。”
“尤其是,”执法长老补充道,“白日林风那小子为他挺身而出,今夜他便毫不犹豫反击,护的不仅是己身,亦有回护友人之意。有恩必报,有债必偿,而非一味滥伤或懦弱退缩,此乃赤子心性,殊为难得。”
他一连用了“沉稳”、“果决”、“胆色过人”、“恩怨分明”、“其志坚,其性正”、“有恩必报”数个词,显然对萧无涯方才的表现评价极高。
玉衡真人静静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微光。
执法长老沉吟良久,目光再次投向那间安静的小屋,仿佛能穿透木板,看到里面正在调息恢复的少年。他缓缓道:“此子,确与寻常身怀异煞者不同。煞气虽凶,却似未能磨灭其本心之韧与善。反而种种磨难,更铸其坚韧心志,明其是非恩怨。”
他转过头,看向玉衡真人,语气变得郑重了许多:“先前只道是顽铁一块,需严防死守。如今观之,竟是璞玉蒙尘,心性之坚韧,远超我等预料。”
“或许…”执法长老的声音压低了几分,“此子若真能入得内门,得遇良师悉心引导,非但不是祸患,反可能因其独特经历与掌控之力,成为我蜀山一把应对未来风波的特殊利器。其所能触及与理解的力量层面,或许比那些一路顺风顺水的弟子,更为…深刻。”
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流露出对萧无涯的正面期许,而不仅仅是容忍和监控。
玉衡真人闻言,终于缓缓睁开一直半闭着的眼睛,看向执法长老,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清虚,没看错人。”
短短五个字,却重若千钧。
清虚道长,正是当年将萧无涯从血泊中救出,带回蜀山,并力排众议保下他的那位外门长老。也是玉衡真人少有的一位故友。
执法长老身躯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自然知道清虚道长,那是个有些迂腐却心性纯良的正直之人,可惜…
“清虚以身家性命为他担保,说他心性纯良,身负血海深仇却未堕怨毒,乃可造之材。”玉衡真人望向远方的夜空,仿佛在回忆故人,“如今看来,他所托无误。此子历经磨难,煞气缠身,却仍能持守本心,明辨是非,坚韧不拔…清虚师弟在天有灵,亦可欣慰了。”
提到清虚道长,两位长老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肃穆。
良久,执法长老缓缓吐出一口气,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他这内门资格,便给他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至于之后…”
他目光微凝:“还需仔细观察。璞玉需琢,良驹需驭。若他真能通过选拔,进入内门,或可…酌情给予一些关注和引导。”
这已是极大的转变。从之前的严密监控、以防万一,转变为现在的“酌情关注引导”。
“嗯。”玉衡真人淡淡应了一声,不再多言。
两位长老的身影再次悄然融入阴影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小屋之内,萧无涯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全力运转《蜀山镇煞诀》和《静心咒》,平复着因强行催动力量而略有震荡的气血和丹田,同时回味着方才那一战的每一个细节。
对破妄灵光的运用,对镇煞佩力量的引导,对那丝煞意的控制…都在生死压力下有了新的领悟。
他知道,今夜之事,只是一个开始。赵家绝不会善罢甘休,内门选拔之上,必有更多艰难险阻。
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走下去。
为了清白,为了公道,也为了…不辜负那些曾相信他、保护他的人。
清虚道长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带来一丝温暖与酸楚。
师父,您看着吧。
弟子,绝不会让您失望。
夜色渐深,外门重归寂静。
但暗流,已悄然转向。
一枚曾被警惕审视的“顽石”,正在悄然展露其内蕴的“璞玉”之光,引来了执掌法度者的重新评估与期许。
而这一切,都将为即将到来的外门年度小比,增添更多的变数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