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居坐落在玄清山半山腰,背靠青山,前临竹溪,环境清幽雅致。陆承志回到住处,将马儿交给杂役弟子照料,便径直走进院内。院内几株翠竹亭亭玉立,石桌上还残留着他下山前未收拾的书卷,一切都如旧日模样。
他推开房门,盘膝坐在床上,取出玄机子赠予的清心佩,握在掌心。清凉的气息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与《云梦心经》运转产生的灵气相互交融,滋养着他刚刚突破的丹田。他闭上双眼,开始梳理此次历练的所得。
首先便是《寒月剑谱》。这段时日,他虽已将剑谱中的招式熟记于心,却始终觉得未能完全领悟其中精髓。此刻心神澄澈,他再次在脑海中回放剑谱中的招式——“寒霜初降”的凛冽、“冰封千里”的磅礴、“寒渊遁”的诡谲,每一招每一式,都透着一股极致的“冷”意。
“寒月剑者,以冰魄为基,以清心为引……”剑谱开篇的字句在脑海中回荡,陆承志突然豁然开朗。此前他只注重招式的演练,却忽略了“清心为引”的真谛。这“冷”并非无情,而是心境的澄澈,是摒除杂念后的纯粹,唯有如此,才能将寒气与剑意完美融合。
他缓缓起身,走到院内的空地上,握紧青冥剑。此次不再刻意追求招式的凌厉,而是运转《云梦心经》,让心神沉入一片空明。掌心的清心佩散发着清凉气息,助他摒除所有杂念。下一秒,他手腕轻抖,青冥剑缓缓刺出。
没有惊天动地的剑气,只有一道淡淡的白霜萦绕在剑身上,如月光般柔和,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这一剑,正是“寒霜初降”,却比以往多了几分灵动与纯粹,仿佛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不见丝毫刻意。
陆承志心中一喜,继续挥剑。他不再拘泥于《寒月剑谱》的固定招式,而是将其寒气融入《云渺剑经》的灵动与《玄清剑法》的沉稳之中。剑光时而如流云般飘掠,时而如寒霜般凛冽,时而如磐石般沉稳,三门剑法在他手中浑然一体,再也看不出明显的界限。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竹林洒在院内,将陆承志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收剑而立,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觉浑身舒畅,对剑道的感悟又深了一层。此刻他才真正明白,所谓剑法,终究是心之所向,剑之所指,唯有心境与剑意相合,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日,陆承志除了每日运转《云梦心经》稳固修为,便是在院内悟剑。他时而演练剑法,时而静坐沉思,清心佩始终不离掌心,助他保持心境的澄澈。期间,林清雪曾来过几次,送来一些丹药和干粮,见他沉浸在剑道之中,便悄悄离去,不敢打扰。
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陆承志便已收拾妥当。他换上一身崭新的宗门服饰,腰间悬挂着青冥剑,掌心握着清心佩,朝着宗门大比的场地“演武场”走去。沿途已有不少师兄弟朝着同一方向赶去,人人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兴奋。
演武场位于玄清山主峰之下,占地广阔,中央是一座巨大的青石擂台,四周则摆满了座椅,供宗门长老与弟子观赛。此时,擂台周围已聚集了不少人,玄机子与其他几位宗门长老端坐于高台之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弟子,满是期许。
陆承志刚走到台下,便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循声望去,只见赵天宇正站在不远处,身旁还围着几名弟子。赵天宇见他看来,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走上前道:“陆师弟,没想到你此次归来,竟已突破至筑基中期,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陆承志淡淡一笑:“赵师兄过奖了,不过是些许机缘罢了。”
赵天宇眼中闪过一丝嫉妒,却也不再多言,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陆承志知道,此次宗门大比,赵天宇定是他最强的对手之一。他找了个位置坐下,目光落在中央的擂台之上,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不仅是一场比试,更是他剑道之路的又一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