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影视基地的旧咖啡馆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澈对面坐着陈凯,这位蓝星华国公认的“演技派老戏骨”,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夹克,手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面前摊着《生命的价签》剧本,封面已经被他翻得有些发皱。
“苏总,不是我不想接。”陈凯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无奈,他把剧本推到苏澈面前,指尖划过“程勇”这个角色名,“你看这个角色,从卖保健品的小商贩,到帮患者带仿制药的‘药神’,最后又要面对法律和道德的挣扎,层次太丰富,演起来不难,但题材太敏感。”
他顿了顿,说起自己的过往:“前几年我拍过一部讲拆迁的现实剧,结果因为‘太真实’被限流,播了三集就下架了,我老婆现在还劝我‘少碰敏感题材,安安稳稳拍点古装剧’。你这《生命的价签》,涉及高价药、仿制药、医保,每一个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痛点,也是最容易‘踩线’的地方。”
苏澈理解他的顾虑。陈凯的演技在圈内有口皆碑,早年凭一部《父亲的工地》拿过金鸡奖最佳男主,后来因为拒绝流量剧本、坚持“只演有灵魂的角色”,渐渐从主流视野淡出,近年只接一些小成本的现实题材短片,却依旧保持着对演技的敬畏——这也是苏澈不找流量明星,执意邀请他的原因。
“陈老师,我知道题材敏感。”苏澈从包里拿出一叠照片,不是演员定妆照,而是医院病房的实拍:有老周坐在病床上看仿制药说明书的样子,有小宇(之前采访的年轻患者)把病历本压在枕头下、偷偷抹眼泪的瞬间,还有患者家属在医院走廊里低头算账的背影,“但这些不是‘敏感’,是真实。我们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挑事,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有一群人在‘活下去’这件事上,拼尽了全力。”
陈凯拿起照片,手指轻轻拂过老周布满皱纹的手,照片里的老周手里攥着一瓶国产仿制药,瓶身的标签都快磨掉了。他沉默了几秒,把烟放回烟盒:“我不是怕难,是怕拍了也播不了,白费功夫。”
“我们已经对接了文旅部的文化创新基金,周明导演也投了5000万,不干涉创作。”苏澈看着他的眼睛,语气真诚,“而且,我想请您去个地方——市中心医院的肿瘤科病房,和患者聊聊天,您再决定要不要接这个角色。”
陈凯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去看看。”
第二天上午,苏澈和陈凯一起走进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病房。走廊里很安静,只有护士推车的轱辘声和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周明已经提前和医生打好招呼,老周听说有演员来,特意穿了件干净的衬衫,还把孙子送的画贴在床头,画上是一个拿着药瓶的超人,旁边写着“爷爷加油”。
“陈老师,这是老周,肺癌晚期,现在靠国产仿制药维持。”苏澈介绍道。
陈凯走到病床前,没像平时见粉丝那样客气,而是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轻声问:“老周,吃这药,有效果吗?”
老周笑了笑,掀开衣服,露出胸口的疤痕:“之前咳得睡不着,吃了三个月,现在能半夜起来给孙子冲奶粉了。就是这药没进医保,一个月要四千多,我儿子打两份工,才够我吃药。”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攒下来的药盒,“我把空盒子都留着,想看看自己能吃多少盒,能多活多久。”
陈凯的眼眶微微发红,他拿起一个药盒,上面的生产日期已经模糊,却被老周擦得干干净净。这时,隔壁床的小宇探过头来,他刚毕业没多久,查出白血病,头发因为化疗掉了不少,却笑着说:“陈老师,我看过您演的《父亲的工地》,特别真实。您要是演这部电影,能不能多拍点我们吃仿制药的样子?不是我们想‘违法’,是我们想活下去,想上班,想陪爸妈多几年。”
小宇的妈妈站在旁边,手里攥着缴费单,声音哽咽:“我们卖了婚房,才凑够第一个疗程的钱,要是没有仿制药,我们早就放弃了。陈老师,您一定要演好这个角色,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难处。”
陈凯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沉默了很久。苏澈没有催他,他知道,有些触动,需要时间消化。过了一会儿,陈凯转过身,眼里已经没了之前的犹豫,只有坚定:“这戏,我接了!”
他走到老周床边,握着老周的手:“老周,您放心,我一定把程勇演好,把你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戏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老百姓发声,就算以后没戏拍,我也认!”
老周激动得说不出话,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天的用药反应:“陈老师,这是我记的笔记,什么时候头晕,什么时候胃口好,您要是需要,拿去参考,演得真实点。”
陈凯接过本子,像接过一份珍贵的礼物,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谢谢您,老周,这比任何剧本都有用。”
走出病房时,陈凯突然对苏澈说:“昨天还有个流量剧组找我,让我演个王爷,片酬是这部电影的三倍,我直接拒了。现在我更确定,比起王爷,程勇这个角色,才值得我去演。”
消息传回澈心工作室,所有人都沸腾了。林默立刻拿出角色分析表,和陈凯视频沟通:“程勇前期卖保健品时,说话应该带点油滑,后期帮患者带药,眼神要多些坚定,您觉得呢?”陈凯认真地记着笔记,还提出想跟着老周体验几天生活,“我想看看他怎么吃药,怎么和医生沟通,怎么跟孙子视频,这样演出来才像他,不像我。”
瓷坊老师傅听说陈凯接了角色,特意烧了一个“程勇”主题的瓷偶——瓷偶手里拿着一瓶仿制药,旁边放着一个保健品盒子,底座刻着“为民发声”四个字,让苏澈转交给陈凯。
当天下午,陈凯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没有配华丽的文案,只放了三张照片:一张是老周床头的画,一张是小宇的药盒,还有一张是自己拿着《生命的价签》剧本的背影,配文:“有些角色,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那些在困境里挣扎的人。《生命的价签》,我接了,为老百姓发声,义不容辞。”
动态发布后,评论区里满是支持的声音:
- “陈老师终于接好剧本了!之前那些流量剧根本配不上您的演技!”
- “为老百姓发声!这句话太戳心了!期待程勇,期待《生命的价签》!”
- “之前还担心剧组找流量明星,现在有陈凯老师,放心了!现实题材就该让演技派来演!”
甚至有之前拒绝投资的影视公司负责人私信苏澈,说“早知道陈凯老师接了,我们当初就该投”,苏澈只回复了一句“我们选演员,只看演技,不看流量”。
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展开,金色的任务进度提示格外醒目:
【检测到宿主成功邀请演技派老戏骨陈凯出演《生命的价签》主角,强化“现实题材演技标杆”,推动公众对“流量与演技”的讨论,触发“演技坚守”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
- 《生命的价签》核心主创团队全部到位(导演林默、主演陈凯、老戏骨赵娟饰演刘思慧),剧本打磨进入最终阶段,任务进度提升至60%;
- 解锁“演技指导资源”权限:可邀请蓝星顶级表演指导参与剧组培训,帮助演员更精准塑造角色(如患者的肢体语言、情绪表达);
- 因陈凯加盟,多家影视平台主动提出合作(如提前预购播放权),海外平台Viu追加100万美元宣发预算,确保电影同步在东南亚上线。】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窗外——瓷坊的烟囱飘着淡蓝色的窑烟,老师傅应该在为“程勇”瓷偶上釉;医院病房里,老周可能正在和孙子视频,说“有个演员要演爷爷这样的人”;陈凯则在研究老周的用药笔记,为角色做准备。
他知道,选对演员,只是《生命的价签》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拍摄时的细节把控、后期的剪辑节奏、上映后的舆论引导,但有陈凯这样敬畏演技的演员,有老周这样愿意分享的患者,有团队这样坚守初心的伙伴,这部电影,一定能像《青花瓷》《三国》一样,用真实和真诚,打动每一个观众。
工作室里,林默正在和陈凯视频沟通角色细节,张岚在整理医院提供的医疗资料,李薇在对接平台的宣发方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苏澈拿起桌上的《生命的价签》剧本,封面的“活下去”三个字,在阳光下发着光——这不仅是电影的主题,也是所有为这部电影努力的人,共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