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痛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冲击着我的意识,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口撕裂般的痛楚。我艰难地睁开眼,刺目的天光让我瞬间眯起了眼睛。适应了好一会儿,才看清周围的景象。
身下是柔软厚实的草甸,开着不知名的淡紫色小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的灵气,吸入肺中,带着一丝清凉甘甜,缓缓滋养着受损的经脉和脏腑。这灵气的精纯度和浓度,远超我所知的任何洞天福地。
“咳咳……”我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喉头涌上一股腥甜,但比之前那混杂着内脏碎片的鲜血要好得多。混沌种子和星核之种在体内缓缓运转,自主修复着伤势,虽然缓慢,但确实在好转。
我挣扎着撑起上半身,环顾四周。凌清霜、玄女、柒芷、星芷都躺在不远处,已经陆续苏醒,正盘膝调息。凌清霜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她看到我醒来,撇了撇嘴:“哟,命挺硬啊,还以为你得躺上十天半个月呢。” 话虽如此,她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关切却没逃过我的眼睛。
柒芷的心灯放在膝上,灯焰平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她的脸色红润了些,看到我醒来,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哥哥,你感觉怎么样?这里的灵气好奇特,对疗伤很有帮助。”
玄女已经站起身,月华神力自然流转,清冷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环境,眉头微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星芷的机械眼不断闪烁着,正在快速扫描和分析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星衍族长和十几名幸存下来的星遗族人也在不远处,他们伤势轻重不一,但都强撑着在调息。族长手中紧紧抱着那个定星盘残件,脸上既有逃出生天的庆幸,更有对未知环境的警惕和忧虑。
“族长,大家伤势如何?”我声音有些沙哑地问道。
星衍族长叹了口气:“折损了三十七名族人,余下的也大多带伤。不过,能从那绝境中逃出,已是万幸。只是……此地……”他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充满了困惑和一丝不安,“老朽活了几百年,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我也跟着抬起头,这一看,心中顿时一震。
天空湛蓝如洗,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然而,高悬于空的,并非一轮骄阳,而是……两轮!
一轮与我们平日所见的太阳并无二致,散发着温暖和煦的金色光芒,普照大地。而另一轮,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体积稍小,光芒也相对黯淡,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带着死寂和冰冷气息的光辉。这两轮“太阳”并悬于天,光芒交织,却并不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让这片天地同时充满了生机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衰败感。
“两个太阳?”凌清霜也注意到了天空的异象,瞪大了眼睛,“这什么鬼地方?老娘读书少你别骗我,天上有两个太阳?”
“并非简单的双星系统。”星芷的机械音响起,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检测到两颗恒星的能量频谱截然不同。金色恒星散发的是正常的生命光谱和热能,而那颗暗红色恒星……散发出的能量波动,带有强烈的……熵增倾向和死灵辐射特征。”
“死灵辐射?”柒芷小脸一白,下意识地紧了紧手中的心灯。
玄女凝望着那颗暗红色“太阳”,清冷的眸子中闪过一丝了然:“并非真正的太阳,那是一颗……被死亡法则高度侵蚀、走向寂灭的恒星残骸。它的光芒,是衰亡之光。”
一颗活着的恒星,与一颗濒死的恒星残骸,共同照耀着这片天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山谷。四周群山环抱,苍翠欲滴,飞瀑流泉,鸟语花香,灵气氤氲成雾,宛如人间仙境。山谷中隐约可见一些亭台楼阁的轮廓,风格古朴,与自然完美融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处绝佳的修炼圣地。
然而,天空中那颗暗红色的“死星”,却像是一滴墨汁滴入了清澈的水中,给这片仙境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生机与死寂在此地诡异共存。
“星芷,能探测到生命迹象吗?或者……观星老人的踪迹?”我问道,这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星芷的机械眼闪烁着,数据流飞速运转:“山谷内生命反应稀疏,多为低等灵植和昆虫。未扫描到高等智慧生命聚集区。远处建筑群有微弱的能量残留,但似乎已久无人迹。无法锁定观星老人的具体位置。此外……检测到环境中存在一种极其微弱、但持续存在的背景干扰,来源……与那颗暗红色恒星有关。这种干扰正在缓慢侵蚀一切物质和能量的稳定性。”
缓慢侵蚀?熵增?我心中凛然。这意味着,这个看似仙境的地方,其实是一个正在缓慢走向死亡的世界?那颗死星的光芒,无时无刻不在加速着这一切。
“看来,我们那位观星老人,选了个‘好地方’隐居啊。”凌清霜扛着冰晶剑,语气带着嘲讽,“一边鸟语花香,一边等着整个世界慢慢烂掉?这口味可真独特。”
星衍族长忧心忡忡地看着手中的定星盘残件:“定星盘指引的坐标确实在此,观星老人定然与此地有莫大关联。只是,如今这景象……莫非老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无论如何,既然来了,总要探个明白。”我深吸一口气,强忍着伤痛站起身,“大家伤势未愈,不宜分散。我们先就近探索一下这个山谷,特别是那些建筑,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众人点头同意。我们稍作整理,便朝着山谷中那些若隐若现的建筑群走去。
山谷并不大,我们很快便来到了那片建筑前。那是一片依山傍水修建的院落,青石板路,竹木结构的房舍,风格淡雅自然,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然而,走近了才发现,这些建筑虽然保存完好,却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屋檐下结满了蛛网,显然已经废弃了很长一段时间。
推开一扇虚掩的竹门,吱呀声在寂静的山谷中格外刺耳。屋内陈设简单,一张竹榻,一方石桌,几个蒲团。石桌上放着一套茶具,茶杯中还残留着早已干涸发黑的茶渍。墙壁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星空万里,笔触苍劲,意境深远,但画卷边缘已经有些泛黄脆化。
“这里……好像主人离开得很匆忙。”柒芷轻轻拂去石桌上的灰尘,小声说道。
星芷扫描着屋内:“无近期活动痕迹。根据灰尘堆积和物质衰变速率估算,此地废弃时间……超过三百年。”
三百年?我们都是一愣。观星老人难道三百年前就离开了?
我们接连探查了几间房舍,情况大同小异,都是久无人居的景象。最后,我们来到了院落最深处,一座稍显高大的阁楼前。阁楼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用古老的星文写着三个字:观星阁。
“观星阁!”星衍族长激动起来,“这里一定是观星老人平日观测星象、推演天机的地方!”
阁楼的大门紧闭着,上面没有任何禁制或锁具。我轻轻一推,门便开了。阁楼内部空间开阔,顶层是敞开的,可以直接看到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阁楼中央摆放着一架巨大的、结构极其复杂的青铜仪器,上面布满了各种刻度、圆环和窥管,似乎是一种用于观测天象的仪器——观星仪。
观星仪保养得很好,虽然落满灰尘,但结构完整,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有经常触摸留下的光滑痕迹。在观星仪旁边的石台上,还摊开着一本厚厚的、用某种兽皮制成的书册。
我走上前,小心地吹去书册上的灰尘。书册的封面没有字迹,翻开内页,上面是用星文密密麻麻记录的各种观测数据、星图以及……大量的推演计算笔记。
“这是……观星老人的观测日志?”玄女也走了过来,目光落在书册上。
我们一页页翻看下去。日志的前半部分,记录的都是正常的星辰运行、星域变迁,笔迹沉稳从容。但大约在四百年前开始,日志的内容开始发生变化。观星老人注意到了星空深处出现的异常——星陨之潮的征兆。他的笔迹开始变得急促,推演计算越来越频繁,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日志的最后一页,停留在三百二十年前。那一页的笔记极其潦草,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情绪。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
“……确认了……潮汐之源……非自然……乃人为……其势不可挡……然,一线生机……藏于‘双生之境’……须寻‘钥匙’……迟矣……迟矣……”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仿佛书写者遇到了什么极其紧急的事情,匆忙离去。
“潮汐之源……人为?”凌清霜倒吸一口凉气,“星陨之潮是人为引发的?开什么玩笑!谁有这么大本事?”
“双生之境……钥匙……”星衍族长喃喃自语,猛地抬头看向天空中的双日,“难道……指的就是这里?这颗死星,就是‘钥匙’?或者与‘钥匙’有关?”
信息量太大,我们一时都有些消化不了。星陨之潮可能是人为的?观星老人三百二十年前匆忙离开,是为了寻找所谓的“一线生机”和“钥匙”?而这个地方,被称为“双生之境”?
“如果星陨之潮是人为的,那幕后黑手……”柒芷的声音带着颤抖,“是永寂之主?噬魂魔尊?还是……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存在?”
就在这时,星芷突然发出了警示:“检测到高能量反应接近!速度极快!来源……天空!暗红色恒星方向!”
我们心中一惊,立刻冲出观星阁,抬头望向天空。
只见那颗暗红色的死星方向,一个黑点正以惊人的速度破空而来!随着靠近,那黑点迅速放大,赫然是一艘通体漆黑、造型狰狞、舰首镶嵌着一个巨大骷髅标志的战舰!那战舰的风格,与之前在隐星岛遇到的皈依者战舰有七八分相似,但更加庞大,更加先进,舰体表面流淌着暗红色的能量纹路,与那颗死星的光芒遥相呼应!
战舰并未直接降落,而是悬浮在山谷上空,投下巨大的阴影。一股强大的、混合着死灵与某种冰冷机械感的威压,从战舰上弥漫开来,笼罩了整个山谷!
“不是皈依者……”玄女眼神凝重,“这气息……更接近……观测者?”
观测者?那个代表着绝对秩序与清除的冰冷存在?
战舰腹部的舱门缓缓打开,一队身影从中飞出,悬浮在半空。为首者,并非生物,而是一个身高近三米、通体由某种暗金属构成的人形机械体!它的头部没有五官,只有一个不断闪烁着冰冷红光的独眼。它的身后,跟随着十几名同样身着黑色制服、面无表情、眼神空洞的人类修士,他们的气息竟然都达到了金丹期,但眼神中没有任何情感波动,仿佛只是冰冷的工具。
那机械独眼扫过下方我们众人,最终,那冰冷的红光定格在了我的身上,一个毫无感情起伏的、仿佛金属摩擦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检测到高优先级异常个体:混沌与星核共生体。检测到禁忌知识泄露风险。执行清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