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强制休假转眼就结束了。虽然心理的阴影不可能完全散去,但充足的睡眠、身体的放松以及看到案件带来的积极改变,让陆野的精神状态恢复了不少。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感减轻了,眼神也重新变得清亮有神。
假期最后一天的下午,他刚从图书馆回到宿舍,换了身衣服准备去食堂吃晚饭,手机就响了起来。看来电显示是队里的号码。
“喂,孙老师?”陆野接通电话。
“哟,听着声儿精神多了啊!休息得咋样?”孙建军的大嗓门从听筒里传出来,背景音有点嘈杂,似乎在外面。
“挺好的,缓过来了。您那边听着挺忙?”
“可不是嘛!刚接了个新案子,河口村那边,昨天有户人家办婚宴,结果吃完席,好多人上吐下泻,跟开了闸似的,哗哗的!赶紧往医院送,乌泱泱一片!最倒霉的是他家一个远房老叔公,年纪大了,没扛住,人没了。”孙建军的语速很快,带着现场特有的紧迫感。
“食物中毒?”陆野的心下意识地提了一下。农村办红白喜事,聚餐人多,卫生条件相对有限,偶尔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情并不稀奇。
“初步看像是!县卫生局和疾控的人已经介入了,正在采样化验。现场残留的菜里头,发现了毒蘑菇,好像是本地山里常见的那种‘灰花纹鹅膏菌’,毒性猛得很!估计是采野菜的时候不小心混进去了,或者有人不认识,误采了。”孙建军说道,“这边现在乱成一锅粥,要做大量走访笔录,排查当天所有食材来源,还得安抚家属情绪…队里人手快掰成八瓣用了!你休息好了就赶紧归队,过来搭把手,主要负责整理汇总现在的笔录和物证清单,这活儿细碎,需要脑子清楚的!”
“好,明白了。我马上过去。”陆野干脆地应道。他知道,这种集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前期调查工作量巨大且繁琐,需要快速理清脉络。
挂了电话,他迅速套上外套,拿起车钥匙和手机就出了门。看起来,这像是一起令人痛心却又常见的意外误食中毒事件。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每年因为误采误食毒蘑菇出事的情况并不罕见。
然而,或许是刚刚经历完养老院那个精心伪装的阴谋案,陆野心里那根警惕的弦似乎变得格外敏感。他下意识地觉得,任何非正常的死亡,背后都可能隐藏着被忽略的细节。“意外”和“故意”,有时候仅仅一线之隔。
车子驶出公安局大院,汇入傍晚的车流。夕阳将天空染成暖橙色,但陆野的目光却透着一股沉静的职业性审视。
河口村…婚宴…毒蘑菇…多人中毒…一人死亡…
这些词语在他脑子里快速组合、过滤。他提醒自己,不要先入为主,一切要以证据为准。但多年的特种兵生涯和这段时间的刑警经历,都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对任何看似合理的“意外”,都保持一份审慎的怀疑。
养老院的案子刚刚画上一个沉重的句号,新的迷雾,似乎又在前方的村落里缓缓升起。
他踩下油门,加快了车速。无论等待他的是确凿的意外,还是又一个需要被揭开的阴谋,他都必须去面对。
真相,永远在第一线的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