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野靠在办公椅上,后背已被冷汗浸出浅痕。系统的 “数据吸力”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强劲,像是有无数细丝线从太阳穴钻入,牵着他的意识在数据海洋里浮沉。他能模糊 “看见”—— 屏幕上未显示的数据流正以光带形态奔腾:1998-2024 年的前科人员档案一页页掠过,42 码胶底鞋的购买记录在县域商铺台账里闪烁,“跛足” 关键词在医院就诊记录中被标红,还有那枚残缺指纹的斗型纹核心点,正与数据库里千万枚指纹的特征点逐一碰撞。
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膝盖的笔记本上,晕开一小片水渍。陆野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指节泛白 —— 每一次 “排除” 的提示音在意识里响起,都像卸下一点重量,可紧接着又有新的数据流涌来,将神经绷得更紧。他不敢分心,生怕一丝松懈就断了与系统的连接,让这耗费巨大算力的筛查功亏一篑。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低鸣。孙建军搬了张椅子坐在不远处,手里攥着陆野刚脱下的外套,时不时看一眼桌上的热水 —— 水温降了就换一杯,始终保持着能入口的温度。老郑拿着当年的排查名单,在另一张桌子上慢慢核对,笔尖划过 “三年前去世”“外地服刑” 的名字时,动作放得极轻,生怕惊扰到闭目凝神的陆野。
夕阳透过窗户斜进来时,陆野的眉头突然蹙得更紧。意识里的数据流骤然减速,一枚指纹的特征点与目标残缺指纹重合了 72%—— 系统提示【疑似匹配:1999 年因盗窃被处罚人员 “张强”,指纹斗型纹核心点一致,边缘残缺处可互补,但无跛足记录】。可没等他细究,下一秒系统又弹出【排除:张强 1998 年 7 月有不在场证明(老家探亲记录)】,数据流再次加速奔腾。
孙建军看陆野额头的汗珠越来越密,起身想递纸巾,却被老郑轻轻拉住。老郑摇了摇头,用口型示意 “别打扰”—— 他见过老刑警靠经验排查时的专注,此刻陆野的状态,与当年那些蹲守几天几夜的前辈如出一辙,都是用命在拼线索。
夜幕完全降临,办公室的灯亮起,光线柔和地打在陆野脸上。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逐渐变得平缓,【剩余筛查量:15%】【标记可疑人员:3 人】【重点匹配方向:1998 年前后有外地暂住记录、团伙作案前科、体貌特征含 “跛足”】。陆野的呼吸慢慢平稳,手指不再蜷缩,只是仍保持着闭目凝神的姿势,像一尊绷紧的弦。
晚上十点,孙建军刚热完第三杯牛奶,陆野突然 “嗯” 了一声,眉头缓缓舒展。意识里的数据流终于停下,系统弹出【筛查完成!发现高度匹配结果 1 条!】【匹配人员:刘志远,男,1965 年生,1997 年因团伙盗窃被释放,1998 年 6-8 月在本县城关镇有暂住记录(租住在粮站附近民房)】【匹配依据:1. 指纹特征点重合度 91%(残缺部分通过 AI 修复后互补);2. 1998 年因 “右脚踝骨折” 在县医院就诊(符合 “略有跛足” 推断);3. 同案人员王虎、李兵(均有抢劫前科,1999 年后失联)】【警告:该人员于 2000 年后注销本地户籍,去向不明】。
陆野猛地睁开眼,眼底布满红血丝,却透着亮。他抓起桌上的笔,颤抖着在笔记本上写下 “刘志远” 三个字,笔尖划破纸页:“孙哥!老郑!有线索了!”
孙建军立刻凑过来,看着笔记本上的名字和特征,眼睛瞬间亮了:“刘志远?我记得当年的排查名单里有这个名字!但当时没找到他的暂住记录,以为是外地流窜人员!” 老郑也激动地翻出旧名单,在角落找到 “刘志远(疑似流窜)” 的字样,“现在有了暂住地址和就诊记录,就能查他当年的房东和同案人员了!”
陆野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牛奶,一饮而尽。喉咙里的凉意压不住心头的滚烫 —— 八个小时的精神消耗,亿万次的数据比对,终于从二十年的时光尘埃里,揪出了第一根清晰的线索。办公室的灯光下,三人围着笔记本,开始梳理刘志远的信息,窗外的夜色仿佛也因为这丝突破,少了几分沉重。
只是陆野知道,这只是开始。刘志远的去向、同案人员的下落、当年粮款的踪迹,还有更多谜团等着解开。但此刻,握着那支写满线索的笔,他仿佛能触碰到 1998 年那个夏天的真相边缘 —— 而系统筛查时那片数据海洋的余波,还在提醒他,这场与时间的较量,才刚刚进入关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