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宝钗清楚地听见了林黛玉对她的尖刻言辞,但因为心里挂念着母亲和哥哥,所以并没有回头,只是径直走开了。

此时,林黛玉仍旧独自站在花丛的阴影里,远远地望着怡红院的方向。她看到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以及其他人等陆续进入怡红院,然后又三三两两地散去,唯独不见凤姐儿的身影。

林黛玉心中暗自思量:“怎么她不来探望宝玉呢?即便有事缠身,她也定会找机会来露个面,讨好老太太和太太的。今天这么晚了她还不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边猜疑,林黛玉一边抬头再次望去,只见一群衣着华丽的人正向怡红院走来。

定睛一看,原来是贾母挽着凤姐儿的手,后面跟着邢夫人、王夫人、周姨娘以及一众丫鬟、媳妇等人都进了院子。

黛玉见状,不禁点头叹气,想起了有父母在身边的好处,眼泪又不由自主地滑落脸颊。

过了一会儿,宝钗和薛姨娘等人也进去了。这时,紫鹃从背后走来,劝道:“姑娘,该吃药了,开水都凉了。”

黛玉有些不耐烦地说:“你到底要怎样?老是催,我吃不吃,关你什么事!”

紫鹃笑道:“你好不容易咳嗽才好些,又不肯吃药了。虽然现在是五月,天气热,但还是要小心些。大清早的,你就站在这潮湿的地方半天了,也该回去休息了。”

紫鹃的这一句话提醒了黛玉,她才觉得腿有些酸,愣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跟着紫鹃回到了潇湘馆。

林黛玉迈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地错落有致的竹影和斑驳不一的苔藓,这情景不禁让她回忆起《西厢记》中的句子:“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大意为:在幽静偏僻的地方是否有人行走,只见青苔上点缀着清冷的露水,闪着寒光。

她心中暗暗叹息:“崔莺莺啊崔莺莺,你确实是命运多舛之人!但即便你命运不济,至少还有寡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相伴。而我林黛玉如今命运比你还悲惨,连寡母弱弟都一并没有。古人常说‘美女薄命’,可我又算不得什么美女,为何命运却比崔莺莺还要坎坷!”

思绪万千间,她继续前行,不料廊上的鹦鹉见到她,“嘎”地一声俯冲下来,吓了她一跳,她不由得嗔怪道:“这该死的鸟儿,又弄得我一头灰。”

鹦鹉飞回架上,随即喊道:“雪雁,快来掀帘子,姑娘回来了。”

林黛玉停下脚步,伸手轻扣鹦鹉架子,笑道:“有没有给你添食加水呀?”鹦鹉竟长叹一声,那叹息声与林黛玉平日里哀叹的音调极为相似,接着它吟诵起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和紫鹃听了都忍俊不禁。紫鹃笑道:“这些都是姑娘平日里念的,它竟然都记住了,真是难得。”

黛玉吩咐紫鹃把鹦鹉架子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子上,随后进屋,在月洞窗内坐下。

服完药后,她看见窗外竹影婆娑,映照在纱窗上,整个屋内都显得阴凉而翠绿,竹席带来丝丝凉意。黛玉为了排解胸中的郁闷,隔着纱窗与鹦鹉嬉戏,还教它念自己平日里喜欢的诗词,这些暂且不提。

话说薛宝钗回到家中,恰逢母亲正在梳理头发。母亲一见到她,便问:“这么一大早,你跑回来干什么?”

宝钗回答说:“我想看看母亲身体是否安康。昨天我走了之后,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又来捣乱?”说着,便在母亲身旁坐下,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

薛姨妈见宝钗哭泣,自己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一边伤心一边安慰她:“我的宝贝女儿,别难过了。我会好好教训那个孽子的。你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我还指望谁呢!”

这时,薛蟠在外面听到了动静,连忙跑了进来,对着宝钗连连作揖,说:“好妹妹,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都是我昨天喝酒喝多了,回来得晚,路上撞邪了,回到家还没清醒,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胡话,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你可别生气啊。”

宝钗原本掩面而泣,听了这话,不由得又笑了出来,于是抬起头向地上啐了一口,说道:“你不用装模作样了。我知道你心里多半嫌弃我们母女俩,想方设法让我们离开你,你就清净了。”

薛蟠一听这话,连忙赔笑道:“妹妹这话可真让我无地自容了。你向来不是爱胡思乱想、说偏激话的人啊。”

薛姨妈赶紧接着话茬说:“你就只会听见你妹妹的玩笑话,难道你昨晚说的那些话就对了?我看你是糊涂了吧!”

薛蟠连忙说:“妈,您也别生气了,妹妹也别烦恼。从今往后,我再也不跟他们出去喝酒闲逛了,怎么样?”

宝钗闻言笑道:“这不就明白过来了吗!”

薛姨妈打趣道:“你要是真能有这份恒心,那龙都能下蛋了。”

薛蟠认真地说:“我要是再和他们出去鬼混,妹妹知道了,就尽管骂我,说我是畜生,不是人,都行!何必呢,就因为我一个人,让你们娘俩天天操心!妈因为我生气,我还可以理解,但要是总让妹妹为我操心,那我更不是人了。现在爹不在了,我没能多孝顺您,多照顾妹妹,反而让您生气,妹妹烦恼,我简直连畜生都不如了!”口里说着,眼睛里禁不起也滚下泪来。

薛姨妈本来已经止住了哭泣,但一听薛蟠这么说,又勾起了她的伤心来。

宝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你闹够了没有,这会子又把妈给惹哭了。”

薛蟠一听,连忙收起眼泪,赔笑道:“我哪有惹妈哭啊!算了算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我叫香菱来给妹妹倒茶。”

宝钗说:“我也不喝茶,等妈洗完手,我们就过去吧。”

薛蟠又说:“妹妹的项圈让我看看,说不定该拿去重新炸一炸了。”

宝钗回应道:“那项圈黄澄澄的,挺好的,炸它干嘛?”

薛蟠接着又说:“妹妹现在应该添置些新衣裳了,想要什么颜色、什么样式,告诉我。”

宝钗说:“那些衣服我还没穿完呢,不用再做新的了。”

过了一会儿,薛姨妈换好衣服,拉着宝钗进去了,薛蟠这才离开。

此时,薛姨妈与宝钗走进园中探望宝玉。抵达怡红院后,她们发现抱厦内外回廊上站满了丫鬟和仆妇,就知道贾母等人都在这里。

母女俩进屋与大家打过招呼后,只见宝玉正躺在榻上。

薛姨妈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是否好转,宝玉连忙想要起身回应,嘴里说着“好多了”,并补充道:“总是这样惊动姨娘和姐姐,我真是担当不起。”

薛姨妈连忙按住他躺下,继续问:“想吃点什么,尽管告诉我。”

宝玉微笑着回答:“等我想起来,自然会向姨娘要的。”

王夫人也关切地问:“你到底想吃点什么,回头我好让人给你送来。”

宝玉笑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想吃的,倒是上次做的那种小荷叶、小莲蓬形状的汤挺不错的。”

凤姐在一旁打趣道:“这口味倒也不奢华,就是做起来太费事了。巴巴地就想吃这个了。”

贾母听后,连忙催促身边的人赶紧去做。

凤姐笑道:“老祖宗别急,让我先想想那模具是谁收着呢。”说着,她回头吩咐一个仆妇去厨房询问。

那仆妇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说厨房回复说四副做汤的模具都已经交上来了。

凤姐听了之后,思考片刻说:“我记得是交上来了,但不确定交给了谁,可能放在茶房那边了。”

随后她派人去询问管茶房的人,对方也说没收。最终还是管理金银器皿的人把东西送了过来。

薛姨妈先接过来查看,发现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制模具,每副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模具上雕刻着豆子大小的各种图案,有菊花、梅花、莲蓬和菱角等,总共三四十种样式,做得非常精致。她笑着对贾母和王夫人说:“你们府上真是别出心裁,喝碗汤都有这么多花样。如果不告诉我,我还真看不出这是做什么用的。”

凤姐不等别人说话,就笑道:“姨妈哪里知道,这是去年准备宴席时他们想出的办法:不知道用什么面粉印出来的,借着新荷叶的清香,全靠好汤来提味,其实没什么意思,谁家会日常吃这个呢。那次呈样只做了一次,他今天怎么突然想起来了。”说着,她接过匣子,递给一个妇人,吩咐厨房立即拿几只鸡,再加点配料,做出十来碗来。

王夫人问:“要这些做什么?”

凤姐笑道:“有个原因:这种东西家里平时不怎么做,今天宝兄弟提起来了,单独做给他吃。如果老太太、姨妈、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太好。不如借这个机会多做些,大家一起吃,这样我也好沾点光。”

贾母听了笑道:“你这猴子,真狡猾!拿着公家的钱做人情。”说得大家都笑了。

凤姐也忙笑道:“这不碍事。这点小钱我还是出得起的。”然后她回头吩咐那个妇人:“告诉厨房,尽管好好添加配料做,银子从我的账上领。”妇人答应着走了。

宝钗在一旁笑着说道:“我来了这么几年,仔细观察,凤丫头虽说机灵,但论起巧妙来,还是老太太更胜一筹。”

贾母听了这话,便回答道:“我现在老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巧妙。想当年我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可比凤丫头还能干呢。她现在虽说比不上我们,但也算不错了,比你姨娘强多了。你姨娘真是可怜,话不多,跟木头似的,在公婆面前也不讨喜。凤儿嘴甜,怎能不让人疼爱。”

宝玉笑道:“这么说来,不爱说话的人就不值得疼爱了吗?”

贾母说:“不爱说话的有不爱说话的可爱之处,嘴甜的也有让人嫌弃的地方,还不如不说话的好。”

宝玉笑道:“这就对了。我说大嫂子就不大爱说话呢,老太太待她也和待凤姐姐一样好。如果光是会说话才值得疼爱,那我们这群姐妹里头,也就只有凤姐姐和林妹妹值得疼了。”

贾母道:“说起姐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恭维,说真的,从我们家四个女孩算起,都比不上宝丫头。”

薛姨妈听了,连忙笑着说:“老太太这话可是偏心了。”

王夫人也赶紧笑着说:“老太太时常背地里跟我说宝丫头好,这可不是假话。”

宝玉原本拉着贾母是想赞美林黛玉的,没想到反而赞美起了宝钗,这让他颇感意外,便朝宝钗一笑。宝钗早已转过头去和袭人说话去了。

突然有人前来邀请吃饭,贾母这才站起身,吩咐宝玉要好好休息,又嘱咐了一遍丫头们,然后才扶着凤姐儿,谦让着薛姨妈,一行人离开了房间。

贾母问道:“汤熬好了吗?”接着又问薛姨妈等人:“想吃什么,尽管告诉我,我有办法让凤丫头弄来给大家尝尝。”

薛姨妈笑着说:“老太太也会逗她呢。她时常弄些东西来孝敬老太太,可老太太终究也吃不了多少。”

凤姐儿也笑道:“姑妈可别这么说。我们老祖宗不过是嫌弃人肉酸,要是不嫌弃,早就把我吃了呢。”

一句话没说完,就把贾母和众人都逗得哈哈大笑起来,连宝玉在房里也忍不住笑了。袭人笑着打趣道:“二奶奶这张嘴,真是厉害得吓人!”

宝玉笑着伸出手拉住袭人,说道:“你站了半天,累了吧?”边说边拉她到自己身边坐下。

袭人笑道:“瞧我这记性,又忘了。趁着宝姑娘还在院子里,你去跟她说一声,请她的莺儿来帮我们打几根络子。”

(注:络就是结。络子就是结的一种用法,是用线绳编成的小网袋,可以装物。)

宝玉笑道:“多亏你提醒。”说着,便抬头朝窗外喊道:“宝姐姐,吃过饭后让莺儿来一下,帮我们打几根络子,她有空吗?”

宝钗听到后,回过头来说:“怎么会没空呢,一会儿就叫她来。”

贾母等人还没听清楚,都停下脚步问宝钗。宝钗解释了一番,大家这才明白。

贾母又说:“好孩子,你叫莺儿来帮你弟弟打几根络子。要是你身边没人使唤,我那里闲着的丫头多得很,你喜欢谁,就叫谁来帮忙。”

薛姨妈和宝钗等都笑着说:“直接叫莺儿来干就是了,哪有什么需要使唤的地方。她天天闲着也是淘气。”

众人边走边聊,忽然发现史湘云、平儿、香菱等人在山石旁采摘凤仙花,看到他们走近,便都迎了上来。

不久,一行人走出园子,王夫人担心贾母累了,便提议到自己所住的上房休息。贾母也觉得腿有些酸,于是点头同意了。王夫人随即吩咐身边的丫鬟们赶紧去准备座位。

这时,赵姨娘推说自己不舒服,只有周姨娘和其他婆娘、丫鬟们忙着打起帘子,立起靠背,铺上褥子。

贾母在凤姐儿的搀扶下走进来,与薛姨妈按宾主之位坐下,薛宝钗和史湘云则坐在下首。王夫人亲自捧了茶递给贾母,李纨则给薛姨妈奉上茶。

贾母对王夫人说:“让她们这些小辈媳妇来伺候,你就坐在那里陪我们说说话吧。”

王夫人这才在一张小凳子上坐下,吩咐凤姐儿:“老太太的饭菜就在这里摆,等会儿再添些菜来。”

凤姐儿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随即派人去贾母那边通报,那边的婆娘连忙往外传话,丫鬟们也赶紧跑了过来。王夫人又吩咐人去请姑娘们过来。

等了半天,只有探春和惜春来了;迎春身体不舒服,不想吃饭;林黛玉更不用说,平时十顿饭也就能吃下五顿,大家也都不在意了。

过了一会儿,饭菜准备好了,众人动手布置好桌子。凤姐儿手里拿着一块手帕,包着筷子站在地上,笑着说:“老祖宗和姑妈不用客气,听我安排就是了。”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说:“我们就是这样随和的。”薛姨妈笑着点了点头。

于是凤姐儿开始分发筷子,上面两双是给贾母和薛姨妈的,两边则是薛宝钗和史湘云的。王夫人、李纨等人都站在地上看着上菜。凤姐儿又赶紧让人拿来干净的餐具,替宝玉拣菜用。

过了一会儿,荷叶汤端了上来,贾母看了满意。王夫人见玉钏在旁边,便让她送去给宝玉。

凤姐说:“她一个人拿不动。”恰好莺儿和喜儿也来了。宝钗知道她们已经用过了饭,便让莺儿和玉钏一起过去。

莺儿说:“这么远,怪热的,怎么端了去?”

玉钏笑着说:“你放心,我自有道理。”

于是她叫了一个婆子,把汤饭等放在一个捧盒里,让她端着跟着,而她自己和莺儿空着手走。

她们一直走到怡红院门口,玉钏儿才接过来,和莺儿一起进入宝玉的房间。

袭人、麝月、秋纹三个人正在和宝玉玩耍,见她们来了,便热情地招呼。玉钏儿坐到一张凳子上,莺儿不敢坐。

宝玉见到莺儿,十分高兴,但一看到玉钏,便想起她姐姐金钏来,心里既悲伤又惭愧,于是把莺儿丢下,专和玉钏聊天。

袭人见把莺儿冷落了,怕她不自在,又见莺儿不愿坐下,便把莺儿拉出去,到另一间屋里喝茶聊天。

此时,麝月等人已经准备好了碗筷,准备伺候宝玉用餐。宝玉并没有吃,只是问玉钏儿道:“你母亲身体可好?”

玉钏儿一脸怒容,连正眼都不瞧他一眼,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挤出一个“好”字。

宝玉顿觉尴尬,过了半晌,只好又陪着笑脸问:“是谁让你给我送饭来的?”

玉钏儿回答说:“不过是奶奶和太太们吩咐的。”

宝玉见她依然情绪低落,猜想这是因为金钏儿的事情。本想低声下气地安抚她,但又顾忌到周围人多,不便表现得太卑微。于是,他想尽办法把其他人都支开了,再次陪着笑脸,关切地询问玉钏儿的近况。

起初,玉钏儿虽然心中不悦,但见宝玉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任凭她如何抱怨,宝玉的态度始终都温存和悦,她自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脸上渐渐露出了三分笑意。

这时,宝玉便笑着央求她:“好姐姐,你把那汤端过来,让我尝尝吧。”

玉钏儿说:“我从来不会喂人东西,还是等她们来了你再吃吧。”

宝玉笑着回答:“我不是要你喂,是因为我走不动了,你帮我递一下,这样你就能早点回去复命,也好去吃饭。我老是这样耽误时间,你肯定饿坏了。如果你不想动,那我只好忍着疼自己去拿了。”

说着,宝玉就要下床,挣扎着站起来,不由得发出了“哎哟”的声音。

玉钏儿看他这样,实在忍不住,便站起身来说:“快躺下吧!不知道是哪辈子造的孽,现在报应来了!真不知让我怎么看你才好!”边说边“哧”地笑了一声,然后端起汤来。

宝玉笑着说:“好姐姐,你要是生气,就在这里生吧,但回去见到老太太和太太时,可得和和气气的。要是还这样,你又该挨骂了。”

玉钏儿说:“快吃吧,快吃吧!别跟我在这甜言蜜语了,我可不吃这一套!”说完催着宝玉喝了两口汤。

宝玉故意说:“不好吃,不吃了。”

玉钏儿连忙说:“阿弥陀佛!这还不好吃,那什么才好吃?”

宝玉说:“一点味道都没有,你不信尝尝看就知道了。”

玉钏儿果真有些生气地尝了一口。

宝玉笑道:“这不就好吃了吗。”

玉钏儿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宝玉哄她吃一口,便说道:“你既然说不好吃,现在说好吃也不给你吃了。”

宝玉只是一味地赔笑央求,玉钏儿还是不给,同时又叫人来喂他吃饭。

正当丫鬟刚进门时,忽然有人前来禀报:“傅二爷家的两位嬷嬷前来请安,想要拜见二爷。”宝玉一听,便知道是通判傅试家的嬷嬷到了。

傅试原本是贾政的门生,多年来仰仗贾家的名望和势力才得以飞黄腾达,贾政也对他格外关照,与别的门生有所不同,因此傅试家常常派人前来往来走动。

宝玉一向讨厌那些粗俗无礼的男男女女,今天却为何让这两位嬷嬷过来?这其中其实有缘由:原来宝玉听说傅试有个妹妹,名叫傅秋芳,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常听人说她美丽聪慧,虽然自己未曾亲眼见过,但心中对她充满了敬意和倾慕,若是不让她们进来,恐怕会薄待了傅秋芳,因此连忙吩咐让她们进来。

傅试原本是暴发户出身,因为傅秋芳有几分姿色且聪明过人,他便打算依靠妹妹与豪门贵族联姻,不肯轻易将她许配给人,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如今傅秋芳已经二十三岁了,还未定亲。而那些豪门贵族又嫌弃傅试家贫贱,根基浅薄,不肯与他家结亲。

傅试与贾家关系亲密,其中自然也有他的打算。今天派来的这两位嬷嬷偏偏又极不通情理,听说宝玉要见她们,进来后只是简单地问了声好,说了没几句话就走了。

当玉钏儿看到有陌生人进来时,便停止了与宝玉的嬉闹,专心地端着汤碗,留意着旁人的对话。

宝玉则一边与那位婆子交谈,一边吃着饭,还伸手去够那碗汤。由于两人都分心看着对方,宝玉猛地一伸手,不小心将碗碰落,汤水溅到了他的手上。

玉钏儿虽然没有被烫到,但也吓了一跳,连忙笑着说:“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周围的丫鬟们慌忙上前接住掉落的碗。

宝玉自己虽然被烫了,却浑然不觉,反而先关心起玉钏儿来:“你有没有被烫到?疼不疼?”

玉钏儿和在场的人都笑了,玉钏儿回答道:“是你自己被烫了,还一个劲儿问我。”

宝玉听后,这才意识到自己也烫伤了。大家连忙上前帮忙收拾。宝玉因此没了食欲,放下碗筷去洗手喝茶,又与那两位婆子简单交谈了几句。

之后,两位婆子道别离开,晴雯等人一直送到桥边才返回。

那两位婆子见四周无人,一边走一边聊了起来。其中一个笑着说:“难怪有人议论他们家的宝玉外表帅气但内心糊涂,外表吸引人但内在不中用,看来还真有点呆傻。他自己烫着手了,反而问别人疼不疼,这不是呆子是什么?”

另一个也笑道:“我上次来时,就听他家好多人抱怨,说真的,他确实有点呆气。大雨把他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他却告诉别人‘下雨了,快去躲雨吧。’你说好不好笑?他经常独自一人时,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看到燕子,就跟燕子说话;河里看见鱼,就跟鱼说话;看到星星月亮,不是唉声叹气,就是自言自语。而且一点脾气都没有,连那些小丫鬟的气都能受。他爱惜东西,连一丝线头都不舍得扔;但糟蹋起来,哪怕价值千金万金的东西都不在话下。”

两人边说边走出园子,向众人道别后离去,这里就不再多说。

现在再说袭人见其他人离开后,便拉着莺儿走近,询问宝玉要打什么样的络子。

宝玉笑着对莺儿说:“刚才光顾着说话,都把你给忘了。麻烦你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请你帮我打几根络子。”

莺儿好奇地问:“是准备装什么用的络子?”

宝玉被这么一问,便笑着说:“不管装什么,你就各种样式都打几根吧。”

莺儿拍手笑道:“那可不得了!要是这样的话,打十年也打不完。”

宝玉笑道:“好姐姐,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都帮我打了吧。”

袭人笑着插话道:“哪里能一下子都打完呢,现在还是先挑些重要的打几根。”

莺儿问:“什么算是重要的,不过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这些吧。”

宝玉说:“汗巾子的络子就挺好。”

莺儿接着问:“那汗巾子是什么颜色的?”

宝玉说:“我要大红色的。”

莺儿说:“大红色的需要用黑色丝线来装饰才好看,或者石青的颜色才能压住颜色。”

宝玉问:“松花色配什么颜色?”

莺儿说:“松花色配桃红色。”

宝玉笑道:“这样才娇艳。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

莺儿说:“我特别喜欢葱绿和柳黄。”

宝玉说:“就这样吧,再打一条桃红色,再打一条葱绿色。”

莺儿问:“一共有几种花样?”

宝玉问:“有几样花样?”

莺儿说:“有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

宝玉道:“前儿你替三姑娘打的那花样是什么?”

莺儿道:“那是攒心梅花。”

宝玉道:“我就要那样好了。”

此时窗外传来声音,说姑娘们的饭都已经准备好了。

宝玉说:“你们快去吃饭。”

袭人笑道:“有客人在这里,我们怎么能走?”

莺儿一面整理线,一面笑着说:“这话从哪里说起,我们快吃完了再过来吧。”

袭人等听了这话才去了,只留下两个小丫头听宝玉使唤。

宝玉一边观看莺儿编织络子,一边闲聊,随口问她:“你现在十几岁了?”

莺儿手不停歇地回答:“已经十六岁了。”

宝玉又问:“你本来姓什么?”

莺儿说:“姓黄。”

宝玉笑道:“这个姓氏和你真配,活脱脱一个黄莺儿。”

莺儿也笑了:“我本来名字是两个字,叫金莺。但姑娘觉得拗口,就简称我为莺儿,现在大家都这么叫了。”

宝玉接着说:“宝姐姐对你真不错。等她将来出嫁,你肯定是要跟去的。”莺儿听了,抿嘴一笑。

宝玉笑道:“我常跟袭人说,不知道将来哪个有福气的人,能同时得到你们主仆二人的照顾呢。”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多少别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只是其次。”

宝玉见莺儿娇媚憨态,言谈笑语间流露出一种痴迷之态,心中早已被深深打动,更别提再提起宝钗了!于是他问莺儿:“那好处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好姐姐,详细地告诉我。”

莺儿笑着说:“我告诉你件事,你可千万别又去告诉她。”

宝玉笑着回答:“那当然。”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声音:“怎么这里这么安静啊!”他们回头一看,原来是宝钗走了进来。宝玉连忙请她坐下。

宝钗坐下后,问莺儿:“在打什么呢?”说着,便伸手去看莺儿手里的东西,发现才打了一半。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好玩的,不如打个络子,把你的玉给络上吧。”

这句话提醒了宝玉,他拍手笑道:“还是姐姐说得对,我竟然忘了。只是配什么颜色才好?”

宝钗想了想说:“如果用杂色肯定不行,大红又太艳了,黄色又不显眼,黑色又太暗。我想想办法,去拿些金线来,配上黑珠线,一根一根地捻上去,打成络子,那样才好看。”

宝玉一听,满心欢喜,连忙连声呼唤袭人来取金线。

恰巧袭人正端着两碗菜肴走进来,对宝玉说道:“今天真是奇怪,太太刚才特地派人给我送来了两碗菜。”

宝玉笑道:“想必是今天菜做得多了,分给你们大家尝尝。”

袭人回答:“不是的,是特地指名送给我的,还不让我过去行礼感谢。这可真奇怪!”

宝钗闻言笑道:“既然是给你的,你就安心享用吧,这有什么可猜疑的呢!”

袭人也笑了:“这还真是前所未有,让我怪不好意思的。”

宝钗嘴角含笑,说道:“这就不好意思了?以后还有比这更让你不好意思的事儿呢。”

袭人听宝钗话里有话,深知宝钗不是那种爱开玩笑奚落人的人,便想起了前几天王夫人那番话的意味,于是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把菜肴给宝玉看了看,说:“你先去洗手,然后来拿金线。”

说完,便径直出去了。饭后,袭人洗完手回来,准备和莺儿一起用金线打络子。

这时,宝钗已经被哥哥薛蟠派人请走了。

此时,宝玉正专注地观看着编织络子的过程,忽然间,从邢夫人那边派来了两个丫鬟,手里提着两盒果子,说是给宝玉品尝的。

她们还询问宝玉:“身体可好些了?能否走动?若是能行,明日就请少爷过去散散心,太太心里十分惦记着呢。”

宝玉连忙回应道:“如果我能走动,一定会去给大太太请安的。现在感觉疼痛比先前减轻了些,请太太不必太过挂心。”

说着,宝玉一面让那两个丫鬟坐下歇息,一面又叫来秋纹,吩咐她把刚送来的果子分一半送去给林姑娘。

秋纹应了一声,正欲起身时,恰好听见黛玉在院子里说话的声音,宝玉连忙催促道:“快请她进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