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梁邸幼封怀壮志,登基初陷权谋。

亲征西夏意方遒。增币于宋境,文墨亦风流。

帝业半生风雨路,兴衰皆付春秋。

权谋争斗几曾休。庆陵埋旧忆,青史话恩仇。

在那遥远的辽代,有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权力的追逐、亲情的纠葛、战争的硝烟、文化的交融,都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就是辽兴宗耶律宗真。

公元1016年,耶律宗真出生于辽中京,他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长子,母亲是钦哀皇后萧耨斤。可这看似尊贵的出身,却给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圣宗的皇后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没有子嗣,宗真一出生,就被抱去由她抚养。这一抱,便让小小的宗真陷入了复杂的宫廷关系之中。

宗真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三岁时就被封为梁王,这可是个不小的荣耀。他不仅擅长骑射,箭术精准,能在奔驰的马上射中远处的猎物;还对儒家学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他对音律也颇为精通,闲来无事时,能弹奏出美妙的曲子,让周围的人赞叹不已。

公元1021年,年仅五岁的宗真被册封为皇太子,这意味着他离皇位又近了一步。太平十年(公元1030),十四岁的宗真兼任北南院枢密使事,开始涉足辽国的核心权力机构。在枢密使的位置上,他努力学习政务,常常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到深夜,虽然年纪小,但他的见解独到,让不少老臣都刮目相看。可谁能想到,在这看似风光的背后,一场权力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公元1031年,圣宗驾崩,耶律宗真在灵柩前即位,成为了辽国的第七位皇帝,改元景福。本以为登上皇位就能大展宏图,可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母萧耨斤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搅乱了他的计划。

萧耨斤一直对儿子被齐天皇后抱养一事耿耿于怀,圣宗一死,她便自立为皇太后,临朝摄政。这还不算完,她还指使护卫冯家奴、喜孙等人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谋反。可怜这两人,就这样被赐死,围场都太师女真着骨里、右祗候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人也被牵连,被判处死刑,家产全部被没收。而齐天皇后,这个抚养宗真长大的人,也被迁徙到上京。

宗真得知此事后,急忙劝阻:“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又将我抚育成人,本应成为太后,如今不能成为太后,反而要治罪,这怎么行呢?”可萧耨斤根本不听,恶狠狠地说:“此人若在,必成后患!”宗真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齐天皇后被迁走。后来,萧耨斤甚至在宗真春猎时,派人去上京赐死了齐天皇后。

萧耨斤的权力欲望越来越大,她不仅掌控着朝政大权,还把宗真的一举一动都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她和萧孝先兄弟合谋,企图废掉宗真,另立小儿子耶律重元。幸好,13岁的耶律重元心地善良,把母亲的阴谋告诉了宗真。

宗真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废,决定先发制人。重熙三年(公元1034)五月,机会终于来了。萧耨斤和宗真去行宫消暑,萧耨斤的亲信都留在中京。宗真先借口扣押了萧孝先,一番审问之下,萧孝先扛不住压力,招供了废立阴谋。随后,宗真带着500名亲兵包围了行宫,耶律喜孙带人直闯萧耨斤的卧帐,杀死她身边数十名内侍,然后用囚车把她押往庆州软禁起来,并下诏废萧耨斤为庶人,至此,萧耨斤集团被彻底铲除。

解决了母亲的威胁后,耶律宗真终于开始亲政。他深知,辽国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表面繁荣,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于是他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政治上,他进一步完善了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则负责管理汉人事务。他重用汉臣张俭,张俭为人正直,才华出众,在他的辅佐下,宗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一次,宗真问张俭:“如今国家之事,应以何为先?”张俭回答:“应以爱民为先,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宗真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文化方面,他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他敕令校勘出版《贞观政要》,还专门建立了秘书监,收集各种典籍。他自己也热爱诗文书画,有一次,他和大臣们一起欣赏画作,看到一幅描绘山水的画时,他不禁感叹:“此画意境深远,犹如我大辽的山河一般壮美。”他还经常和文人墨客们一起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佳话。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他还完善了科举制度,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有一年科举考试结束后,他亲自审阅试卷,看到一份文章写得极好的试卷时,他高兴地说:“此人有大才,日后必能为我大辽效力。”后来,这位考生果然在朝中做出了一番成绩。

在军事上,他也没有放松。他定期举行捺钵制度,这可是契丹的传统,既能让皇室贵族们保持骑射的本领,又能加强对各部族的控制。他还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亲自观看士兵们的演练,看到士兵们整齐的步伐、精准的箭术,他满意地点点头:“有如此军队,我大辽何愁不兴!”

辽兴宗在位期间,宋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多年的和平,但宗真看到宋朝在宋夏战争中屡屡败北,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决定图谋关南十县地。

重熙十一年(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正月,宗真一边在边界重兵压境,制造紧张气氛,一边派遣南院宣徽使萧英和翰林学士刘六符与北宋交涉。他们带着宗真致宋仁宗的一封信,信中对宋朝提出了指责,还要求将原属辽藩属北汉的领土及关南十县地归还,声称只有这样,才能“益深兄弟之怀,长守子孙之计”。

其实,在辽使到来前一个月,北宋就已经购得辽兴宗致书提出各项要求的底本,同时对辽聚兵幽蓟、准备入侵也早有洞察。不过,北宋在宋夏战争后本就内外交困,面对辽国的施压,还是处于被动地位。

双方开始了反复的交涉。宋朝派出富弼等人与辽使谈判,富弼据理力争:“关南之地,本就属于我朝,怎能轻易割让?”可辽使态度强硬,丝毫不肯让步。宗真也在背后给辽使撑腰:“此次交涉,务必达成目的,若宋朝不答应,就准备开战!”

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双方最终在同年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上,北宋再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宗真还不罢休,又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重熙增币”。虽然宗真成功实现了自己以上国自居的想法,但也让宋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辽兴宗时期,辽夏关系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西夏李氏自李继迁时开始就实行附辽抗宋的政策,和辽国关系一直不错。但李元昊称帝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辽夏交界处的党项部落多叛辽归夏,李元昊个人又与辽和亲的兴平公主不睦,导致兴平公主忧郁而终。更过分的是,西夏对这件事拖延很久才报告辽国,宗真觉得这是西夏对大辽的轻视,心中十分恼怒。

重熙十三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公元1044)九月,宗真决意亲统十万大军征夏。他任命南院枢密使萧惠、皇太弟耶律重元、东京留守萧孝友等分三路攻夏。

战争一开始,辽军来势汹汹,西夏军队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可李元昊毕竟是个有谋略的人,他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他故意让军队假装战败,向后撤退,辽军不知是计,一路追击。追到河曲时,辽军疲惫不堪,而此时西夏军队突然反击,辽军顿时陷入混乱。

萧惠的军队被西夏军队重重包围,士兵们惊慌失措。萧惠大声喊道:“不要慌乱,听我号令!”可混乱之中,士兵们根本听不进去。这一战,辽军大败,死伤惨重,驸马都尉萧胡覩等近臣数十人被擒,宗真也狼狈地逃回云州。

吃了败仗的宗真不甘心就此罢休。重熙十八年(夏延嗣宁国元年,公元1049),他趁着西夏李元昊新死主幼国疑之机,再次亲征攻夏。

这次,初期进展还算顺利,辽军一路势如破竹。可没想到,萧惠的军队再次为夏军所败。宗真无奈,只好带着俘虏的元昊遗孀没移氏及西夏官属、大量牲畜班师而还。

虽然两次征夏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但西夏也损耗巨大,最终还是愿息兵,仍旧向辽朝称臣进贡。

耶律宗真虽然是一位帝王,但他对文化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对权力的追逐。在他的统治下,辽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景象。

他本人精于诗文书画,现存的《题李俨黄菊赋》就展现了他深厚的汉学修养。有一次,他和大臣李俨一起欣赏黄菊,李俨作了一篇《黄菊赋》,宗真看后,十分赞赏,随即提笔在上面题诗:“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他对汉文化的喜爱。

他还擅长绘画,尤其喜欢画鹿,他画的《千角鹿图》更是闻名遐迩。据说,他为了画好鹿,专门派人去山林中观察鹿的生活习性,一观察就是好几天。他笔下的鹿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画中跑出来。

在他的倡导下,辽国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儒家思想在辽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佛教和道教也受到了重视。他下令修建了许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民间,契丹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契丹人开始学习汉语、汉字,穿汉服;汉人也逐渐了解契丹的风俗习惯,学会了骑射。这种文化的交融,让辽国的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耶律宗真逐渐步入晚年,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但他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大事,经常召集大臣们商议朝政。

然而,在他统治后期,辽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贵族们的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百姓失去了土地,生活困苦。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宗真广建佛寺,这使得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百姓的赋税也越来越重。

面对这些问题,宗真也想做出改变。他多次下令限制贵族的土地兼并,可这些贵族们势力庞大,根本不把他的命令当回事。他想减少佛寺的修建,可又遭到了一些宗教势力的反对。

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宗真到秋山,停驻在南崖北部的峪口时,突然病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召见其子燕赵国王耶律洪基,晓谕他治国的纲要:“你要以民为本,轻徭薄赋,重用贤能之士。”

八月初二日,宗真病危,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权力的争斗、战争的硝烟、文化的交融,仿佛都在眼前浮现。他放飞了五坊鹰鹘,焚烧了钓鱼用具,似乎想要放下这一切。

八月初四日,辽兴宗耶律宗真在行宫去世,时年四十岁。他的一生,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有权力的辉煌,也有失败的落寞;有战争的残酷,也有文化的繁荣。

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十月十六日,耶律宗真被上谥号为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十一月初十日,他被安葬于庆陵。

耶律宗真虽然离开了,但他给辽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了辽代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辽史》《宋史》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