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安康五年十月初九,建业城皇宫。

这日清晨,一道快马送来捷报冲破了笼罩朝堂多日的压抑。

信使手持染血的军报,跌跌撞撞地闯入议事大殿内,昂扬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捷报!皖山防线已夺回!陈军主力被全歼,陈安仅以身免!”

殿内群臣瞬间僵住,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骚动。

“什么?!”

“真的吗?捷报呢,快念给老夫听一听!”

“是啊,快念来听听!”

“哎呀,此前我居然怀疑太子殿下强行出兵过于鲁莽,真是不应该呀!”

小皇子南宫景听闻消息后,猛地将手头的文书摔在案上,快步冲到信使面前,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胳膊:

“你说什么?!防线夺回来了?那我皇兄怎么样了?父皇呢?”

信使眼眶泛红,斟酌一番后,最终没把先帝南宫俞死后被鞭尸的事情说出来。

“回九殿下,太子殿下已率部夺回皖山,至于陛下……陛下他的遗体已被太子殿下寻回,不日便运回建业。”

南宫景身子一晃,强忍着泪水咬住下唇。

连日来,他表面上专注于工坊技艺改进,实则夜夜难眠。

担心前线战事不利,更担心父皇的遗体落入陈安手中,遭到羞辱。

如今防线夺回,陈军溃败,悬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

可随之而来的,是失去父皇的锥心之痛。

丞相赵伏捋着花白的胡须,眼眶湿润,感慨道:

“陛下英明!当初陛下断言陈安急功近利,已成强弩之末,如今果然应验!若不是陛下以身殉国为百姓争取撤退时间,太子殿下也难以顺利组织反扑!”

“是啊!陛下远见卓识,我等当初还心存疑虑,如今想来实在惭愧!”

群臣纷纷附和,语气中满是敬佩与愧疚。

此前两线告急时,不少大臣主张暂避锋芒。

唯有先帝坚持死守,如今事实证明,正是先帝的决断,才为大瀚守住了一线生机。

从这时开始,殿内的气氛从之前的焦虑不安,转为对老皇帝的缅怀与敬佩。

此前因两线作战而产生的恐慌,随着皖山捷报的传来彻底消散.

陈安主力尽失,已是秋后的蚂蚱,再也无力对大瀚构成威胁。

“诸位卿家。”

南宫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坚定地说道:

“防线能够顺利夺回是喜事,可父皇殉国是国殇。当务之急,是筹备父皇的葬礼,让父皇安息。”

赵伏点点头,沉声道:

“九殿下所言极是,臣这就命人整理皇陵,后续礼仪细节,也会尽快商议定夺。”

“太子殿下还在皖山处理后续事宜,葬礼之事,需由我等先行筹备。”

负责礼仪的官员上前一步,说道:

“国库虽然因战事略有空虚,但陛下的葬礼一定要隆重才行,如此才能告慰陛下的在天之灵,也能让天下百姓知晓陛下的功绩!”

群臣纷纷响应,开始有条不紊地商议葬礼细节:

撰写祭文,修缮皇陵、打造棺椁、调度物资、礼仪流程等一一确定下来。

原本混乱的朝堂,因共同的目标重新变得井然有序。

南宫景走到殿外,望着父皇曾经处理政务的御书房方向,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他想起父皇临行前对他说的话:

“老九,好好钻研吧,将来用你的本事守护大瀚。”

父皇……就这么轻易地死了?

这怎么能……接受呢?

秋风卷着落叶吹过宫墙,带着一丝凉意。

南宫景抬手抹去眼泪,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父皇用生命守住了大瀚,他定要继承父皇的遗志,和大皇兄一起,守护好这片江山,让父皇在九泉之下安息。

————

安康五年十月二十五,晨霜覆满皇陵的青石板路。

寒风卷着白幡猎猎作响,没有笙箫鼓吹,没有金玉仪仗。

大瀚皇帝南宫俞的葬礼,在一片肃穆的寂静中拉开序幕。

灵堂设在皇陵前的祭祀广场上,没有华丽的彩绘装饰,只以素白麻布围出简陋的帷帐,中央停放着一具梓木棺椁。

那是老皇帝生前特意叮嘱的,不用名贵的楠木,只取普通梓木打造。

棺身未雕任何纹饰,仅在棺头刻了一个简单的【瀚】字。

棺前的供案上,没有珍馐佳肴,只有三盏清酒、一盘五谷和一束刚采的白菊,皆是百姓们自发献上的祭品。

太子南宫准一身麻衣,长发束起,面容清瘦,双眼布满血丝。

他亲手扶着棺椁,一步步从祭祀广场走向皇陵地宫,每一步都沉重无比。

身后,小皇子南宫景捧着民间画师绘制的老皇帝的遗像,遗像上的老皇帝面带温和的笑容,与此刻的肃穆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皇子南宫景抿紧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强忍着没有落下。

他记得父皇生前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是在国丧之时,更要稳住心神。

群臣皆着素服,没有佩戴任何官帽饰物,默默地跟在灵柩后,步履缓慢。

丞相赵伏拄着拐杖,白发在寒风中凌乱,每走一步都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直脊梁。

其余臣子脸上也满是悲痛,眼神中透着对逝去的老皇帝的无尽敬佩。

他们深知,这位皇帝一生节俭,爱民如子,就连自己的葬礼,也坚持从简,不愿劳民伤财。

广场外围,自发前来送葬的百姓密密麻麻。

他们身着粗布素衣,手中捧着自制的白绢花,没有大声的哭嚎,只有压抑的啜泣声。

一位白发老丈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对着灵柩深深叩首:

“陛下,您是百姓的好皇帝啊……苍天呐,为何要如此匆忙的把陛下带走啊!”

声音沙哑,却饱含深情。

不少百姓跟着叩首,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祭奠仪式简单而庄重。

南宫准走到供案前,亲自斟满三盏清酒,洒在地上,沉声道:

“父皇,儿臣遵从您的遗愿,葬礼一切从简,也并未惊扰百姓。”

“还有……皖山防线已经夺回来了,陈安大败,大瀚也重新安稳下来了,您若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

小皇子南宫景上前一步,将一个亲手打造的小木弩放在供案上。

那是他按照老皇帝生前的喜好制作的,木弩小巧精致,没有任何装饰,却承载着少年人对父皇的思念。

“父皇,这是我做的弩,您在那边,也能像以前一样,看看猎,射射靶……”

话未说完,终究还是忍不住哽咽。

群臣依次上前祭奠,没有冗长的祭文,只有简短的悼词,却句句饱含对老皇帝的缅怀与敬意。

整个祭祀过程,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只有寒风呼啸和偶尔的啜泣,却比任何盛大的仪式都更显庄重。

灵柩最终缓缓送入地宫,南宫准亲手合上地宫大门。

之后,他转身对着皇陵深深叩首,群臣和百姓也纷纷跪倒在地,三叩九拜。

起身时,南宫准望着皇陵的方向,眼中坚定地说道:

“父皇,儿臣定会守住大瀚,不负您的嘱托的!”

寒风依旧,白幡飘荡,简朴的葬礼悄然落幕,却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老皇帝一生节俭爱民,就连身后事也坚守初心。

这份品格,如同皇陵的青石板路,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

————

葬礼结束时,夕阳已沉至西山,余晖将皇陵的影子拉得很长。

太子南宫准、九皇子南宫景与丞相赵伏三人,移步至陵前的偏殿。

殿内未燃烛火,仅借着窗外的天光,映得三人的素服愈发素白。

丞相赵伏率先打破沉默,他拄着拐杖,声音带着疲惫,却又不失郑重。

“太子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殉国,您率部夺回皖山,诛杀陈军主力,威望足以服众,当即刻登基,以安天下民心。”

小皇子南宫景连忙附和,眼中满是恳切。

“大皇兄,丞相所言极是。如今大瀚刚刚经历战乱,正是需要君主坐镇的时候。我性子跳脱,只懂些偏门旁道,哪能担起帝王之责呢?这皇位,非你莫属!”

太子南宫准坐在殿内的木凳上,目光落在窗外飘落的枯叶上,神色麻木。

他缓缓摇头,声音沙哑地说道:

“我无意登基。”

“太子殿下!”

赵伏急得上前一步,劝说道:

“陛下以身殉国,便是为了守护大瀚的江山。您若推辞,如何对得起陛下的在天之灵,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将士呢?”

太子南宫准抬手揉了揉眉心,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现在的形势固然适合他登基,但是之后呢?

等九弟长大一些之后,他该怎么办呢?

要找什么理由把皇位让给他呢?

自己登基或许可以做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是还不够,乱世需要英雄,需要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

而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最多算是一个有点自知之明的守成之君,这样是不够的。

现在登基固然容易,点头同意便是了。

但是自己这一登基,朝堂上的人就都成了自己的旧臣,等日后九弟登基,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才能培养起自己的班里来。

所以说,为了大瀚,自己绝不能登基!

“父皇不在了,这皇宫,这朝堂,于我而言,只剩物是人非。”

“大皇兄,可是……”

“九弟,不必劝了!我率军夺回皖山,只为给父皇和将士们报仇,并非为了皇位。”

他顿了顿,语带释然说道:

“往后,我想去庐江郡当个地方官,父皇生前重视民生,我便去替他守着那里的百姓,不再回朝。”

“大皇兄!”

小皇子南宫景急得眼圈发红,劝说道:

“您怎能如此呢?庐江虽然重要,可朝堂上更需要您啊!您如果走了,大瀚怎么办?那些觊觎我大瀚的势力怎么办?”

“九弟,你已经长大了。”

太子南宫准转头看向他,眼神温和却坚定。

“你聪慧而机敏,这些日子,你带人在工坊改进的连弩、投石机,为前线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只要你用心,定能当好这个皇帝!”

丞相赵伏叹了口气,劝道:

“太子殿下,地方虽能造福一方,可帝王之位,能护佑天下苍生。您若去了庐江,朝堂动荡,万一陈、吴两国趁机来犯,大瀚危矣!”

“丞相放心。”

太子南宫准站起身,目光扫过两人。

“陈安主力尽失,已成丧家之犬,吴国孙永刚刚掌控兵权,此刻自顾不暇。短时间内大瀚没有外患,而九弟登基后,有丞相您在旁辅佐,定能稳住朝局,开创新的局面?”

他语气决绝,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我意已决!明日我便启程前往庐江,皇位之事,还请丞相与九弟另作打算。”

赵伏与南宫景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知道,南宫准心意已决,再多的劝说也是徒劳。

南宫景咬了咬牙,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大皇兄,您真的不再考虑考虑吗?我……我怕我做不好。”

“你能做好,我相信你。”

南宫准拍了拍他的肩膀。

“只要你一心为民,恪守本心,便是合格的帝王。”

丞相赵伏捋了捋胡须,沉声道:

“既然太子殿下心意已决,老臣也不再强求。九皇子殿下,如今国不可一日无君,您便登基吧。老臣定会全力辅佐您,守住大瀚的江山。”

南宫景望着南宫准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赵伏期许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道:

“……好,我接受了。”

“但我还有一个请求,大皇兄,在庐江若有需要,务必传信回来,我定会倾尽国力相助的。”

南宫准微微颔首,欣慰一笑。

窗外的天光渐渐暗了下来,偏殿内的三人,各自怀着复杂的心情,定下了大瀚的未来。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