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满京城,二皇子、禁军将领岳仁恒以及中书侍郎李慕尘三人身着华服,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一支浩浩荡荡的迎接队伍,前往十里长亭迎接定国侯一家。
十里长亭外,旌旗招展,鼓乐齐鸣,气氛庄重而热烈。二皇子目光炯炯,神色庄重之中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他深知此次迎接定国侯的重要性,定国侯不仅是国家的栋梁,更是他的亲外祖父,这份血缘与敬仰交织的情感让他更加珍视此次任务。
岳仁恒和李慕尘则紧随二皇子身后,他们身着铠甲和官服,腰佩长剑,英姿飒爽。两人不时交换着眼神,透露出对定国侯一家的敬仰与期待。
随着远处尘土飞扬,定国侯一家的车队缓缓驶入人们的视线。车队前方,,定国侯、肖威霆及一众女眷的队伍现身。定国侯骑在马上,威风不减;肖威霆身姿挺拔,紧随其后;女眷们坐在马车上,端庄优雅。二皇子策马向前,激动道:“外祖父、大舅舅,孙儿奉父皇之命,迎你们凯旋!”
定国侯闻言,哈哈大笑,声音洪亮如钟,眼中闪烁着慈爱与欣慰:“好孙儿,你长大了,有担当了!外祖父年迈体衰,竟还能让你和皇上如此挂念,真是惭愧啊!”
岳大人和李大人连忙上前行礼,表达对定国侯的敬仰与欢迎。岳爱卿说道:“定国侯爷,您镇守边陲多年,功在社稷,苦劳卓着。我等能亲自迎接您回京,实乃荣幸之至!”
李大人闻言,目光更加诚挚,他说道:“定国侯爷,您不仅是军中的楷模,更是我们士人的典范。您的每一场胜仗,都是激励我等为国尽忠的动力。此次回京,希望您能多休息,也多给我们这些后辈一些指点,让我们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岳大人点头赞同,神色肃穆中带着敬仰:“不错,定国侯爷,您在边疆的英勇事迹,早已传遍京城,每一个细节都让人热血沸腾。我们禁军上下,都以您为榜样,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守护这片土地。希望侯爷能继续以您的经验和智慧,引领我们前行。”
定国侯听着两位大人的话语,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他缓缓说道:“两位大人言重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内之事。倒是你们,一个统率禁军,保卫皇城;一个辅佐皇上,处理朝政,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我虽年迈,但若有需要,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
肖威霆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他深知父亲的影响力,也明白这些朝廷重臣对父亲的敬重并非空穴来风。他插话道:“两位大人,家父一直念叨着京城的繁华与人才济济,此次回京,他也希望能多与各位交流,共同为朝廷出力。”
肖威霆拍着二皇子肩膀:“外甥,好好干,莫负皇上期望。”
岳大人看着肖威霆,眼神里满是欣赏说道:“肖将军,你随定国侯征战多年,在战场上那可是英勇无畏,每一场仗都打得漂亮!你这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出色的战绩,前途不可限量呐,以后还得多跟你取取经。”
李大人也笑着走上前,微微欠身说道:“肖将军,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此次凯旋,皇上定会重重嘉奖。以后在朝堂之上,还望将军多多支持我等处理政务,咱们一起为国家的安稳繁荣出份力。”
肖威霆谦逊地拱手道:“两位大人过奖了,威霆不过是随家父尽些微薄之力罢了。若日后能为两位大人及朝廷分忧,那也是我肖家的荣幸。”
此时,定国侯夫人带着女眷下车。夫人慈爱地看着二皇子:“乖孙儿,都长这么大了。”
女眷们盈盈下拜,其中一位姑娘(她是肖威霆将军的大女儿肖思琪)轻声说:“多谢二皇子及各位大人迎接。”
二皇子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先看向定国侯夫人,恭敬道:“外祖母,孙儿日日盼着您与外祖父归来,如今得偿所愿,心中欢喜。”
又望向那位说话的姑娘及一众女眷,温和回应:“各位舅母表姐表妹表弟不必多礼,迎接外祖一家本就是我与父皇的心意。诸位一路舟车劳顿,还请先入城歇息。”
二皇子看着这温馨的场景,笑着说:“外祖父,外祖母,大舅舅,各位舅母。今日咱们先回城,父皇还在宫中等着为你们接风洗尘呢。”
定国侯点了点头,说道:“好,咱们这就进城。多年未回京城,还真想看看这京城的变化呢。”
于是,众人重新上马,迎接队伍再次出发,朝着京城的方向浩浩荡荡地前进。一路上,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