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逆光》获奖!编剧演员爆红
三月初四晚上7点,江城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被璀璨的灯光与沸腾的人声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年一度的“金屏奖”颁奖典礼正在这里举行,作为国内网剧领域最具分量的奖项,这里汇聚了影视圈的半壁江山。演播大厅穹顶悬挂着一盏直径十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由上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串联而成,灯光亮起时,细碎的光斑如星河般倾泻而下,洒在猩红的地毯、丝绒的嘉宾席与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每一处细节都透着顶级盛典的隆重与奢华。
大厅内座无虚席,前排的导演、制片人穿着定制西装与高定礼服,后排的演员们妆容精致、姿态优雅,记者区的“长枪短炮”对准舞台,闪光灯“咔嚓”声此起彼伏,像密集的星光在黑暗中闪烁。空气中弥漫着香水的馥郁、香槟的清甜,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与紧张——每个人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荣誉时刻。
林晚坐在嘉宾席第三排的正中间位置,左手边是袁琳,右手边是特意赶来的顾云裳。她今晚没有选择凌厉的西装,而是穿了一件香槟色的真丝曳地长裙,裙身从腰部开始缀满细碎的月光石水钻,走动时像裹着一层流动的星光;长发被造型师松松地盘成低发髻,斜插一支南洋珍珠发簪,珍珠的温润与水钻的璀璨相互映衬,既不失颁奖典礼的庄重,又多了几分女性的温婉气质。她没有像周围的明星那样频繁交头接耳、对着镜头比心,只是安静地翻看着手中的节目单,目光在“《逆光》入围年度最佳网剧、最佳编剧、最佳新人”的字样上稍作停留,眼底掠过一丝淡淡的期待。
这部由她全额投资、陈雪编剧、苏晓主演的小成本网剧,从筹备时就不被看好——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大制作团队,题材还是“职场女性逆袭”这种看似“老套”的故事。当初陈雪拿着剧本跑遍了十几家影视公司,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被要求“加爱情线”“请流量”,直到遇见林晚,她才得到一句“故事真诚就够了,不用迎合别人”,以及一笔无附加条件的投资。如今,这部“不被看好”的网剧不仅播出时口碑爆棚,豆瓣评分高达8.7,还一路杀进了“金屏奖”的提名名单,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着名导演张国立先生,为我们颁发‘年度最佳网剧’奖!”主持人激昂的声音透过环绕式音响传遍大厅,舞台中央的LEd屏瞬间暗下,随后开始播放入围作品的混剪片段。当《逆光》的画面出现时——苏晓饰演的职场新人林曦,在暴雨中抱着文件奔跑、在会议室里顶住压力据理力争、在前辈打压下依旧坚守原则的镜头,搭配着紧凑的剧情与催泪的台词,瞬间引发台下一阵低声的骚动,不少观众都跟着点了点头:“《逆光》确实好看,太真实了!”
张国立拆开手中的信封,故意顿了顿,吊足了胃口,随后高声宣布:“获得本届金屏奖‘年度最佳网剧’的是——《逆光》!”
“哇——!”整个大厅瞬间沸腾起来,掌声与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演播大厅的屋顶。陈雪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色西装,激动得双手发抖,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身边的苏晓连忙伸手挽住她,两人相互搀扶着,快步走上舞台。聚光灯打在她们身上,将两人泛红的眼眶照得清清楚楚。
陈雪从张国立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金色奖杯——奖杯是一个展翅的雄鹰造型,底座刻着“金屏奖”三个字,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瞬间红了眼眶。她对着话筒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谢谢评委老师!谢谢每一个看过《逆光》的观众!但今天,我最想感谢的人,是坐在台下的林晚林总。”她抬手指向林晚的方向,聚光灯立刻追随过去,照亮了林晚从容的脸庞,“当初我拿着《逆光》的剧本,跑了十五家公司,全被拒绝了,有人说‘职场剧没人看’,有人说‘你一个新人编剧没资历’。是林总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看完剧本对我说‘你的故事里有力量,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不仅给了我投资,还从来没有干涉过我的创作。没有她的信任,就没有《逆光》,更没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我!”
台下的林晚听到自己的名字,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而欣慰的笑意。顾云裳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低声打趣:“看吧,我就说你这‘伯乐’当得称职,陈雪这丫头记着你的好呢。”
紧接着,“最佳新人奖”的颁发再次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颁奖嘉宾念出“苏晓”两个字时,这个刚出道不到一年的女孩瞬间泪崩,抱着陈雪哭了足足五秒钟才平复下来。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纱裙,走上舞台时脚步还有些不稳,接过奖杯后,对着话筒认真地说道:“我是个农村出来的姑娘,没背景没资源,刚进圈的时候只能跑龙套,演路人甲、死尸。试镜《逆光》的时候,我太紧张了,差点忘词,是林总对我说‘苏晓,你眼里的那股倔强,就是林曦该有的样子’。她不仅给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女主角,还特意请了表演老师帮我打磨演技,告诉我‘演戏要走心,不是走形式’。没有林总,我现在可能还在剧组里端茶倒水。林总,谢谢您,您是我的伯乐,是我一辈子都要感谢的人!”
说着,苏晓对着林晚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几乎成了九十度,动作标准而真诚。台下的摄像机立刻将镜头对准林晚,她从容地对着镜头露出微笑,举手投足间没有丝毫炫耀,只有恰到好处的沉稳。周围的嘉宾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坐在前排的着名制片人王京凑过来,低声说:“林总,您这眼光真是绝了!不仅在科技圈精准布局,连影视圈的新人都能一眼看准,佩服佩服!”
“王总过奖了,只是她们足够优秀。”林晚礼貌回应,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最后颁发的“最佳编剧奖”,毫无悬念地落在了陈雪手中。这一次,她的情绪平复了许多,但依旧郑重地将感谢送给了林晚:“很多人问我,写《逆光》的时候有没有怕过失败?我说不怕,因为我知道林总在背后支持我。她会陪我改剧本到凌晨三点,会帮我分析人物逻辑,会告诉我‘创作不用讨好流量,真诚才是必杀技’。她不仅是我的投资人,更是我的朋友、我的老师。谢谢林总,让我敢做一个有底气、有坚持的编剧!”
短短半小时内,林晚的名字被三次提及,成为了除获奖者外最受关注的焦点。当颁奖典礼结束,嘉宾们陆续离场时,不少导演、编剧和制片人纷纷围了上来,手里捧着剧本或名片,语气满是殷勤:“林总,我这里有个关于乡村振兴的剧本,特别有意义,您要不要抽时间看看?”“林总,我想拍一部医疗题材的网剧,要是您愿意投资,我保证请最好的医疗顾问把关!”“林总,我们公司有几个潜力新人,能不能请您帮忙看看?”
林晚没有一一接取名片,只是微笑着回应:“谢谢大家的认可。我投资影视和投资商业项目的标准一样,只看作品本身的质量和价值,不看流量,不看关系。如果有好的项目,可以让我的助理袁琳对接。”她的态度从容不迫,既不显得傲慢,也没有刻意迎合,牢牢掌握着合作的主动权。
走出演播大厅时,夜色已经很深了。江城的夜空缀着稀疏的星星,电视台门口的红毯两侧依旧围着不少粉丝,举着灯牌尖叫。陈雪和苏晓快步追了上来,手里捧着那两个沉甸甸的奖杯,不由分说地塞到林晚手里:“林总,这两个奖杯应该给您!没有您,就没有这两个奖,更没有我们的今天!”
林晚笑着把奖杯推了回去,轻轻拍了拍陈雪的肩膀:“傻丫头,这是你们自己熬夜改剧本、琢磨演技换来的,是你们应得的。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她顿了顿,看向苏晓,补充道,“《追光》的剧本我看过了,比《逆光》更有深度,好好演,我等着看你们再拿奖。”
“嗯!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陈雪和苏晓异口同声地回答,眼眶又红了,却不再是激动的泪,而是充满感激与坚定的泪。
坐在回程的宾利车里,袁琳刷着手机,突然笑着说:“林总,您看热搜!‘林晚 伯乐’‘《逆光》三奖封神’‘投资女神跨界影视’都上热搜前排了,网友们都在夸您眼光好,说您是‘全领域投资大神’呢!”
林晚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霓虹夜景——江城的高楼大厦亮着五彩的灯光,车流如织,像一条流动的光河。她的心里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种“不负所托”的踏实与温暖。从当初凭借预知判断投资《逆光》,到看着陈雪从“新人编剧”成长为“最佳编剧”,看着苏晓从“龙套演员”逆袭为“最佳新人”,她忽然明白,投资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赚钱”——发掘那些被埋没的潜力、支持那些有价值的坚持、成就那些真诚的梦想,这份“伯乐”的成就感,比任何商业回报都更让她自豪。
而今晚的“金屏奖”,不过是她“投资眼光”的又一次印证。无论是科技、新能源,还是影视、公益,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追热点,不媚流量,只看本质,只信真诚。这份不被外界裹挟的笃定,才是“投资女神”真正的底色——不止于财富的积累,更在于格局的开阔与温度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