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凛冬的寒意,在护龙坊小院的欢声笑语与新添的生气中,似乎被驱散了几分。如意与吉祥这对姐妹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两颗温润的鹅卵石,漾开了一圈圈温暖的涟漪,为这经历了太多风波的小院,注入了久违的、属于家的鲜活气息。

清晨,天光微熹,护龙河面还凝结着薄薄的冰凌。小院厨房的烟囱便已升起了袅袅炊烟。如意早早起身,挽起袖子,动作麻利地开始生火熬粥。她继承了母亲的巧手,虽初来乍到,却很快熟悉了厨房的一切。粳米淘洗干净,加入红枣、莲子,小火慢熬,不多时,清甜的米香便弥漫了整个小院。吉祥也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姐姐身后,帮忙递柴火,小脸被灶膛的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大眼睛里满是新奇与认真。

砚童则负责采买和洒扫。他挎着竹篮,熟门熟路地穿梭于州桥早市,挑选最新鲜的蔬菜、鱼肉,偶尔还会带回几块刚出炉的胡麻饼或糖糕,引得吉祥欢呼雀跃。回来后,他便拿起扫帚,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墙角那株老梅树下的落叶也细心归拢。

崔?下朝归来,往往还未进院门,便能闻到饭菜的香气。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砚童在擦拭石桌,吉祥在廊下蹦蹦跳跳地踢着毽子(崔?闲暇时用铜钱和鸡毛做的),如意则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厨房走出,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相公回来了?饭菜刚做好,快洗手用饭吧。”

饭桌上,不再是崔?与砚童两人的清冷。四口人围坐一桌,虽无山珍海味,但如意烹调的菜肴家常可口,酱烧豆腐、清炒时蔬、偶尔还有一小碟酱肉或蒸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吉祥总是吃得最香的那个,小嘴塞得鼓鼓囊囊,还不忘含糊不清地夸赞:“姐姐做的饭……最好吃!”引得众人莞尔。崔?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那份因朝堂纷争而起的疲惫与沉郁,也仿佛被这温暖的烟火气悄然抚平。

饭后,崔?或在书房读书写字,或指点吉祥认字(如意也在一旁默默学习),砚童则负责收拾碗筷,劈柴担水。如意心灵手巧,不仅厨艺好,女红也极佳。她见崔?官袍袖口有些磨损,便默默找来针线,在灯下一针一线细细缝补。那专注而娴静的模样,让偶尔抬头的崔?,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吉祥则像只快乐的小鸟,时而缠着砚童讲故事,时而跑到书房门口,探头探脑地看崔?写字,被砚童笑着拉走。

年关将至,喜气渐浓。

腊月二十三,小年。

汴京城彻底被节日的氛围笼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州桥夜市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卖年画的、写春联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卖各色干果蜜饯、烟花爆竹的摊位鳞次栉比,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交响。

护龙坊小院也早早开始了准备。

“相公,明日便是祭灶了,咱们得备些糖瓜、灶糖。”如意拿着刚写好的采买清单,向崔?请示。她如今俨然成了小院的“内务总管”,将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好,你看着办便是。”崔?含笑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递给她,“多买些,给吉祥也买些她爱吃的零嘴。”

“谢相公!”如意欣喜接过,吉祥在一旁更是高兴得拍手跳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祭灶日。

清晨,如意便带着吉祥和砚童,将厨房灶台上下擦拭得一尘不染。午后,她亲自下厨,用麦芽糖熬制了粘稠香甜的糖瓜和灶糖,又备好了清水、料豆(喂灶马)和一小碗酒。待到黄昏时分,崔?净手焚香,带着砚童、如意、吉祥,在灶王爷神像前恭敬祭拜。

“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崔?低声祝祷,将糖瓜黏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寓意“甜言蜜语”,又奉上酒水料豆。吉祥学着大人的样子,双手合十,小脸满是虔诚:“灶王爷,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相公官运亨通,保佑姐姐做的饭越来越好次!”童言稚语,惹得众人忍俊不禁。祭拜完毕,将旧灶王爷画像焚化,寓意“送神上天”。

接下来的几日,小院更是忙碌而喜庆。

扫尘: 腊月二十五,扫房子。砚童爬上爬下,将房梁屋角的蛛网灰尘清扫干净。如意和吉祥则负责擦拭门窗桌椅,清洗被褥帘幔。崔?的书房也被仔细整理,案头那盆素心兰被擦得叶片碧绿。

办年货: 州桥集市成了如意和砚童每日必去之地。他们买回了大红灯笼、崭新的桃符(春联)、寓意吉祥的年画(门神、福禄寿三星、连年有余等)。还采购了丰盛的年货:整只的腊鹅、风鸡、酱鸭、腌鱼;成筐的柑橘、柿饼、核桃、红枣;成坛的“梨花白”、“玉泉春”;以及给吉祥买的各色糖果、蜜饯和小巧的烟花爆竹。

写桃符: 腊月二十八,贴桃符。崔?亲自研墨铺纸,挥毫泼墨。他笔力遒劲,写下一副寓意深远的春联:

上联:史笔如椽书正气

下联:寒梅傲雪报春晖

横批:万象更新

红纸黑字,墨香四溢,贴在院门两侧,顿为小院增添了几分文雅与喜庆。吉祥拍着小手,围着桃符转圈圈:“好看!好看!相公写的字最好看!”

蒸年糕、炸年货: 腊月二十九,是厨房最热闹的一天。如意早早发好了面,蒸上了象征“年年高升”的年糕(枣糕、豆沙糕)。又支起油锅,炸起了象征“金银满盆”的馓子、麻叶、焦叶子(一种油炸面片),还有裹着芝麻糖的“开口笑”。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吉祥像只馋嘴的小猫,守在锅边,眼巴巴地望着,时不时被如意笑着塞一块刚出锅、还烫手的点心,烫得她直吹气,却舍不得吐出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除夕守岁,小院团圆。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

清晨,汴京城便沉浸在节日的海洋中。爆竹声此起彼伏(宋代多为燃烧竹节,发出噼啪爆响驱邪),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食物的混合香气。家家户户门楣上都贴上了崭新的桃符和门神,悬挂着大红灯笼。

护龙坊小院也装扮一新。院门上贴着崔?手书的桃符,廊下挂着两盏绘有“福”字的大红灯笼。院中石桌铺上了红色的桌布。厨房里,如意正带领砚童和吉祥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的年夜饭。

午时刚过,小院便迎来了客人。

“皓月兄!过年好!恭喜发财!”陶承良人未到声先至,提着一个巨大的食盒,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身后跟着一身新衣、清丽脱俗的陶婉言。

“子安兄!婉言小姐!快请进!”崔?笑着迎出。

“崔相公,新年吉祥。”陶婉言盈盈一福,目光扫过装扮一新的小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带来的食盒里,是“锦云庄”大厨精心烹制的几道江南名菜:松鼠鳜鱼、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还有一坛上好的“女儿红”。

“哎呀!好香啊!如意姑娘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陶承良一进院子就抽着鼻子,毫不客气地直奔厨房方向。

“陶公子过奖了。”如意从厨房探出头,脸颊微红。

不多时,王仲玉也提着一盒精致的点心和一坛“玉壶春”来了。他虽被父亲约束,但除夕夜来好友家守岁,家人也并未阻拦。

“介之兄!快请!”崔?热情相邀。

“皓月兄,过年好!咦?这两位是……”王仲玉看着陌生的如意吉祥。

崔?简单介绍了姐妹俩的来历,王仲玉啧啧称奇,连道崔?心善。

最令人意外的,是叶英台的到来。她依旧一身玄青色劲装,外罩一件墨色斗篷,只是腰间佩刀换成了一个小小的锦囊。她是被陶婉言“强行”拉来的。

“叶指挥,公务再忙,除夕夜也该歇歇。”陶婉言浅笑道,“今日小院团聚,都头也来沾沾喜气。”

叶英台神色依旧冷峻,但面对陶婉言的邀请和崔?真诚的目光,她略一迟疑,还是点了点头,抱拳道:“叨扰了。”她带来的是一盒上好的御赐龙井茶。

小院从未如此热闹过!众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

年夜饭在暮色四合时正式开始。石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如意精心烹制的红烧肉、清蒸鱼、八宝饭、素什锦;陶婉言带来的江南名菜;王仲玉带来的点心;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宋代称为“角子”或“扁食”)。砚童搬来了几坛美酒。

崔?作为主人,举杯祝词:“今日除夕,承蒙诸位不弃,光临寒舍!崔某感激不尽!此杯,敬旧岁平安度过,敬新年万象更新!愿我大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在座诸君,身体康健,万事顺遂!”

“敬大宋!敬新年!”众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就连叶英台,也端起酒杯,浅浅抿了一口。

席间气氛热烈。陶承良和王仲玉插科打诨,妙语连珠,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吉祥成了大家的开心果,小嘴甜甜地叫着“陶哥哥”、“王哥哥”、“叶姐姐”、“陶姐姐”,收到了一堆压岁钱(用红绳串起的铜钱)和糖果点心,小荷包塞得鼓鼓囊囊,乐得合不拢嘴。如意则安静地坐在崔?下首,不时起身为众人添酒布菜,脸上始终带着温婉的笑意。叶英台虽话不多,但冷峻的眉眼在暖黄的灯光和热闹的气氛中,也似乎柔和了几分。

饭后,众人移步至书房。砚童早已在书房燃起了炭盆,暖意融融。崔?取出珍藏的“松烟墨”和“澄心堂纸”,提议大家写“福”字、画“岁朝图”(新年应景画),讨个好彩头。

崔?挥毫写下一个遒劲有力的“福”字,倒贴在书房门上(寓意“福到”)。陶婉言则画了一幅《岁寒三友图》,松竹梅傲雪凌霜,意境清雅。王仲玉画技稍逊,画了只憨态可掬的“肥猪拱门”,寓意“福气临门”,惹得众人忍俊不禁。陶承良嚷嚷着要写诗,憋了半天,写下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便卡了壳,引得哄堂大笑。叶英台被众人起哄,无奈提笔,在纸上画了一柄简洁的短刀,刀旁点缀一朵寒梅,题字“镇邪”。虽简单,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吉祥也闹着要画,崔?便抱着她,握着她的手,在纸上画了一只圆滚滚、笑眯眯的兔子(吉祥属兔)。如意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子时将近,汴京城中的爆竹声愈发密集响亮,如同春雷滚滚,震动着整个夜空。小院众人也来到院中。砚童早已准备好了长长的竹竿和成串的爆竹(用硝石、硫磺等填充的竹节)。

“点爆竹喽!驱邪避祟!迎新年喽!”陶承良兴奋地大喊。

“嗤——”

引线点燃,火花四溅!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在小院中炸响!火光闪烁,硝烟弥漫!吉祥吓得捂住耳朵,躲到姐姐身后,却又忍不住探出小脑袋,好奇又兴奋地看着。如意笑着搂住妹妹。崔?、陶婉言、王仲玉、叶英台并肩而立,望着那在夜空中跳跃的火光,感受着那驱散一切阴霾的、充满生机的巨响!

爆竹燃尽,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年节气息。众人回到温暖的屋内,围炉而坐,吃着吉祥果(宋代守岁零食,如蜜饯、坚果),喝着驱寒的屠苏酒(一种药酒),谈天说地,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宋代报时用钟鼓楼)。

崔?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景象:陶承良和王仲玉在争论哪种点心最好吃;砚童在给吉祥讲着年兽的故事;如意安静地为大家续着热茶;陶婉言与叶英台低声交谈着什么,唇角带着浅笑……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充盈着他的心田。纵然朝堂之上仍有阴霾,纵然前路依旧未卜,但此刻,这小小的院落里,这温暖的灯火下,这真挚的情谊与团聚的喜悦,便是这寒冬中最珍贵的慰藉,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咚——!咚——!咚——!”

远处,大相国寺浑厚悠扬的钟声,穿透夜空,响彻全城!

庆历四年,正月初一,到了!

“新年吉祥!万事如意!”众人齐声欢呼,互道祝福。

小院内外,欢声笑语,暖意融融。护龙河畔,万家灯火,映照着这座古老帝都的新春之夜。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