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凌云是在一种混合着草药苦涩和阳光暖意的气味中醒来的。

他睁开眼,视线花了片刻才聚焦。不再是匠户营通铺那低矮脏污的棚顶,而是一间虽简陋却干净整洁的屋子,阳光透过糊着素纸的木窗棂,在地面投下温暖的光斑。身下的床铺铺着柔软的干草和干净的粗布褥子,左腿的伤处被重新仔细包扎过,虽然依旧酸痛,却不再有火辣辣的灼痛感。

“凌先生!您醒了!”一个略带稚嫩的声音惊喜地叫道。

凌云转过头,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穿着干净短褐、眉眼机灵的少年正端着一碗汤药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欣喜。

“你是……”凌云声音沙哑干涩。

少年连忙放下药碗,倒了一碗温水小心递过来:“小子叫石柱,是郭大人派来伺候先生起居的。先生您都昏睡一天一夜了,可把大家急坏了!马公公和郭大人都来看过,医官说您是劳累过度,加上腿伤反复,需得好生静养。”

凌云就着少年的手喝了水,喉咙的干渴稍缓,记忆也逐渐回笼。五千甲胄、朱棣的嘉奖、格物堂……

“格物堂……”他喃喃道。

“哎!正要说呢!”石柱兴奋起来,“王爷的金口玉言,天工院里都传遍了!郭大人雷厉风行,已经划好了地,就在水锤坊东边那片空地上,匠人们正在加紧盖屋子呢!牌子都挂上了,‘格物堂’三个大字,是马公公亲自写的!”

凌云心中一热,挣扎着想坐起来。石柱连忙上前搀扶。

“先生您慢点!医官说了,您这腿再不好好养,怕要落下病根!”

“无妨。”凌云摆摆手,语气却坚定,“带我去看看。”

石柱拗不过他,只得小心搀扶着他下床,拄上那根熟悉的木棍,一步步挪出屋子。

屋外阳光正好,空气却不再是以往的浑浊烟火气,反而带着一股欣欣向荣的忙碌味道。天工院的规模显然又扩大了,新的工棚井然有序,匠人们各司其职,虽然忙碌,却少了以往的慌乱,多了几分有条不紊的沉稳。

最东边,一片新辟的场地上,几间宽敞明亮的瓦房正在封顶,确实比周围的工棚气派许多。一块崭新的木匾已经挂在了主屋的门楣上,“格物堂”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一种内敛的威严。

郭衡正在那边指挥着工匠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见到凌云被搀扶过来,连忙迎上:“凌先生!您怎么起来了?医官吩咐……”

“躺不住。”凌云笑了笑,目光灼灼地看着那新匾额,“郭大人辛苦了。”

“分内之事,何谈辛苦。”郭衡感慨道,“王爷下了严旨,一应物事皆按最好供给。这些瓦房,冬暖夏凉,最适宜读书讲学。后面还预留了空地,可按先生之意,修建各类试验场所。”

凌云点点头,心中激荡。这就是起点,知识传播的起点。

“王爷开放库藏典籍的恩典……”凌云试探着问。

“已办妥了!”郭衡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和一枚小小的铜符,“凭此符令,可出入王府书库及军中典藏处。下官已先行一步,命书吏将涉及工械、营造、水利、算经之类的典籍整理出来,不日便可送至格物堂。”

效率之高,让凌云再次感受到朱棣集团的执行力。他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铜符,知道这意味着通往这个时代知识宝库的钥匙,已经握在了手中。

“另外,”郭衡压低声音,“王爷虽准允自主遴选工匠入学,然此事牵涉甚广。匠户们闻讯,自是踊跃,但其中不乏心思活络、欲借此攀附之辈。亦有部分学子文人,闻听此事,颇有微词,认为工匠之术,岂可登堂入室,与圣贤书并列?先生遴选门徒,恐需慎之又慎。”

凌云神色不变。他早已料到阻力不会小。打破知识的壁垒,触动的是整个社会的固有观念和利益格局。

“多谢郭大人提点。学问之道,首重诚心与天资。凌云自有分寸。”

三日后,格物堂正式落成。第一批从王府书库送来的典籍也送到了,虽然大多是与工械相关的“杂书”,而非儒家经典,但数量依旧可观,竹简、帛书、纸本皆有,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

凌云抚摸着那些散发着陈旧墨香和古老智慧的卷轴,心中感慨万千。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虽然与他脑中的知识体系相比显得朴素,却是扎根于这片土壤的真实养分。

同日,格物堂招收首批学徒的消息正式公布。条件简单却苛刻:年龄十五至二十五岁,需有匠作基础或算学天赋,需通过基础算学、图形辨识两轮考核,且需有原作坊头目或两名匠人联名作保,确保身家清白,心性沉稳。

消息一出,整个天工院乃至周边匠户区都沸腾了。进入格物堂,意味着脱离最低等的匠籍(虽未明说,但已是共识),意味着能学到凌先生那神鬼莫测的“真本事”,前途无量!报名者络绎不绝。

考核由凌云亲自主持,郭衡从旁协助。算学题并不高深,多是实用计算;图形辨识则考察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即便如此,淘汰率也高达八成以上。许多手艺精湛的老匠人,却倒在了最基本的算数上。

最终,首批学徒只遴选出二十人。其中既有李头儿推荐的天赋不错的年轻铁匠,也有赵老蔫那种虽年纪稍大但经验丰富、悟性尚可的老匠,甚至还有两个在账房帮忙、对算学极感兴趣却身体孱弱不堪重活的年轻文人。

这个结果,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那两个文人,被许多匠人私下嘲讽为“混饭吃的酸丁”。而那几位落选老师傅的徒弟,更是忿忿不平。

凌云对此不予理会。他要的是种子,是能理解并传播新思维的火种,而非简单的熟练工。

格物堂开堂第一课,凌云没有讲任何高深的机械原理,而是让石柱给每位学徒发下三样东西:一把制作精良的尺子(刻有标准寸分)、一个圆规、一方石墨条(代替毛笔)。

“今日,我们不造物,只识数,画图。”凌云的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学徒耳中,“尔等手中之尺,乃度量之基。世间万物,皆有尺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今日起,忘掉‘大约’、‘差不多’,我要的,是‘几分几厘’!”

他首先从最基础的计数、单位换算讲起,强调十进制的便利和精确。然后讲解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用尺规进行基本的几何作图。

对于习惯了经验和手感说话的工匠们来说,这无疑是枯燥甚至痛苦的。那两个文人学徒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下笔飞快。

“先生,俺打铁十年,一把刀好不好,一掂量一敲打就知道,学这劳什子画图有啥用?”一个年轻铁匠忍不住嘟囔道,他是李头儿的爱徒,手艺极好,但考核成绩只是勉强过关。

凌云没有斥责,只是拿起一块水力锻锤用的模具:“你看此模具,复杂精妙。若无精确图纸,如何制作?若尺寸有偏,万千锻打皆成废铁。手感经验固然重要,然欲造精密宏大之器,非尺规图纸不可。此乃‘格物’之基,无基则万丈高楼无从起。”

他又看向那两个文人学徒:“你二人善算,可知这水锤之力,源于水流冲击水轮叶片之能?如何计算水流之力?水轮转速与锤击力度之关系?此间皆需算学,而非空谈。”

他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清晰地点明。

那铁匠学徒似懂非懂,但不敢再反驳。两个文人学徒则眼睛发亮,仿佛看到了算学新的用武之地。

接下来的日子,格物堂的课程循序渐进。上午是雷打不动的文化课:算学、基础几何、制图规范、简单物理概念(杠杆、滑轮、受力)。下午则是实践课:辨识材料、使用工具、分组完成一些简单的模型制作,比如杠杆提重、滑轮组、不同形状构件的承重测试。

凌云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他鼓励提问,鼓励质疑,强调动手验证。他常常抛出一些问题,让学徒们分组讨论,自己寻找答案。

“为何水轮叶片要做成此等弧度?” “为何桥墩之下要打木桩?” “为何重锤落下之地基需特别加固?”

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却引导着学徒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现象背后的原理。

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让学徒们 initially 极不适应,尤其是那些老匠人,习惯了师傅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模式。但渐渐地,少数天赋较好、思维灵活的学徒开始尝到甜头。他们发现,一旦理解了背后的“道理”,很多手艺上的难题便迎刃而解,甚至能举一反三。

那个曾提出质疑的年轻铁匠学徒,在一次制作小型水力模型时,根据凌云讲的流速与冲力的关系,自行调整了叶片角度,竟然真的让模型效率提升了一截!凌云当众表扬了他,并让其他学徒观摩学习。

此事极大地刺激了其他学徒。原来,动脑筋比单纯卖力气更有用!

当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匠人与文人学徒之间起初隔阂颇深,互相看不上眼。匠人觉得文人只会纸上谈兵,文人觉得匠人粗鄙无文。凌云便有意识地将他们混合分组,强迫他们合作完成项目。在共同的目标和困难面前,那点隔阂慢慢被磨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彼此长处的认可。

格物堂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那是刻苦的学徒在补习算学,或琢磨图纸。凌云也时常留在堂中,解答疑问,或者埋首于那些故纸堆中,寻找能与现代知识相印证、或能启发新思路的古老智慧。

偶尔,姚广孝会悄然而至,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站在窗外阴影里,听着堂内传来的争论声、演算声,看着那些或年轻或不再年轻的学徒们,在油灯下执着于尺规和数字。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复杂难明的光芒。

马三宝也来过几次,更多的是关注那些能立刻应用于军械制造的新发现、新改进。他对格物堂的“虚务”不置可否,但只要能量产好刀好甲,他便支持。

这一日,课程内容是基础力学。凌云正在讲解力的分解与合成,用绳子和重物做演示。

突然,堂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尖锐的嘲讽声。

“嗤!一群匠户奴丁,也配学圣人之道?摆弄些奇技淫巧,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正是!格物致知?怕是连《大学》都未读过吧?也敢妄称‘格物’?滑天下之大稽!”

只见堂外来了几个穿着儒衫、头戴方巾的年轻士子,正对着格物堂的牌匾和里面正在上课的学徒指指点点,脸上满是鄙夷和不屑。显然是附近州县前来投军或游学的文人,听说了格物堂之事,特意前来寻衅。

堂内的学徒们顿时骚动起来,尤其是那两个文人学徒,面红耳赤,又羞又怒。匠人学徒们则大多面露惶惑或愤慨,却讷于言辞,不知如何反驳。

石柱气得想冲出去理论,被凌云用眼神制止。

凌云拄着棍子,缓缓走到堂口,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几名士子。

“诸位方才所言,凌云听见了。”他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沉稳的力量,“却有一问,想请教诸位。”

那为首士子见凌云气度不凡,虽衣着朴素,却不敢过分轻视,倨傲道:“你有何问?”

凌云伸手指向远处那轰鸣不息的水力锻锤:“请问,使此巨锤日夜不息、锻铁如泥者,是《大学》之道,还是诸位所鄙之‘奇技淫巧’?”

他又指向校场上正在操练、身着天工院新产甲胄的兵士:“请问,护佑将士性命、助王师荡平贼寇者,是空谈仁义,还是这实实在在的坚甲利兵?”

“这……”那几个士子一时语塞。

凌云步步紧逼,语气依旧平和,却字字千钧:“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未知铁石之性,如何炼出好钢?未知水火之力,如何兴修水利?未知机械之理,如何强国富民?圣人之学,莫非只存于口耳之间,而非践于行事之中?”

“尔等饱读诗书,可知一亩田需多少种子?可知一方城需多少砖石?可知一部水车如何打造?若皆不知,则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他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格物堂,格的是万物之理,求的是经世致用!于国于民有利者,便是大道!岂因出身贱业而鄙之?岂因不擅辞藻而轻之?”

一番话,掷地有声,说得那几个士子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周围旁听的工匠和学徒,则只觉得胸中一口闷气豁然通畅,看向凌云的目光充满了火热的崇敬!

那为首士子张了张嘴,还想强辩,却终究说不出话来,最后悻悻地一甩衣袖:“强词夺理!我等不屑与匠户为伍!走!”

看着那几个士子灰溜溜离开的背影,格物堂内外,爆发出阵阵欢呼!

凌云转过身,看着堂内激动不已的学徒们,缓缓道:“都听见了?今日之辱,非因你等出身,乃因我辈学艺不精,未能以实绩令天下人侧目!若他日,尔等所学,能造劈波斩浪之巨舰,能筑固若金汤之坚城,能产哺育万民之嘉禾,则今日之讥讽,不过虫鸣蛙噪耳!”

“谨遵先生教诲!”二十名学徒,连同堂外围观的众多工匠,齐声应喝,声震屋瓦。

经此一役,格物堂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那层蒙在心头的自卑和迷茫被彻底击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使命感和昂扬的斗志。

知识的火种,在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后,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烈。

凌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注定布满荆棘。

但他看着那些在油灯下,如饥似渴地演算、画图、争论的年轻面孔,心中充满了希望。

格物之啼,虽初生而稚嫩,其声已可穿云。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