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之上,夕阳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极长。
随着少林众僧的黯然退场,宋军阵营中最后一点战意也消散殆尽。张叔夜望着满地狼藉,看着那些或死或伤的江湖高手,终于长叹一声,将手中佩剑重重掷于地上。
一声,在这寂静的校场上格外刺耳。
晁天王...张叔夜声音沙哑,这一战,是朝廷输了。
他缓缓摘下头盔,花白的头发在晚风中飘散。这位镇守睢阳多年的老将,此刻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但张某有一事不明,他抬起头,目光直视晁盖,阁下麾下能人辈出,武功盖世,若要取这天下,易如反掌。为何还要与朝廷在此浪费时间,行这擂台比试之事?
晁盖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校场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又看向那些面露惶恐的宋军士兵。
张节度使以为,我晁盖起兵,是为了杀人吗?
他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遍校场:若是为了杀人,我麾下十万大军早已踏平睢阳。若是为了立威,方才各位英雄大可不必手下留情。
他缓步走向张叔夜,每一步都踏得很稳。
我之所以设下这擂台,就是要让天下人看清楚,也让朝廷看清楚——
说到这里,他声音陡然提高:这天下,早已不是赵家一人的天下!这江山,更不是靠几个江湖高手就能守住的江山!
他伸手指向校场上的尸体:昆仑派、雪山派、唐门、白莲教、少林寺...这些江湖门派,个个都想着在乱世中分一杯羹。可他们何曾真正关心过百姓死活?何曾在意过边境烽火?
张叔夜沉默不语。
晁盖继续道:我今日在此,就是要告诉天下人。这乱世,该结束了。这天下,该换一个活法了。
就在这时,校场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但令人意外的是,马上骑士并非前来报讯的斥候,而是一身戎装的袁崇焕。
袁崇焕飞身下马,对着晁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启禀陛下!臣与李靖将军已按预定部署,在黄河沿线完成布防。关宁铁骑与玄甲军联手,三日前在白马渡大破金军先锋,歼敌两万!李靖将军正率主力追击残敌!
这个消息让校场上一片哗然。
张叔夜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你...你们早就知道金人会南下?
晁盖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缓缓从怀中取出另一封密信。这封信的材质明显更加考究,上面甚至还印着皇室的暗纹。
张节度使,晁盖的声音冷了下来,你以为金人为何能如此轻易突破黄河防线?
他将密信递给张叔夜:不妨看看这个。
张叔夜颤抖着接过信纸,只看了几行就面色惨白,险些站立不稳。
这...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陛下他...他怎么会...
信上的内容触目惊心:大宋皇帝为了铲除晁盖这个心腹大患,竟然暗中与金国达成协议,以割让河北三镇为代价,换取金国出兵牵制晁盖的主力。更令人发指的是,信中明确提到必要时可放弃睢阳以北所有城池。
看清楚了吗?晁盖的声音如同寒冰,在你们这位皇帝眼中,千万百姓的性命,还不如他的龙椅重要。
校场上一片死寂,所有宋军将士都听到了这番话。有人面露震惊,有人眼中含泪,更多的人则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这一定是伪造的!一名年轻的宋将突然拔剑指向晁盖,你休要污蔑圣上!
污蔑?袁崇焕冷哼一声,从怀中又取出一份文书,这是我们在金军主帅帐中缴获的盟书原件,上面清清楚楚盖着传国玉玺!
文书在将士间传阅,每经过一人,就多一分绝望的叹息。那方鲜红的玉玺印记,如同鲜血般刺眼。
为什么...一个老兵突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我们在这里拼死守城,皇上却要把我们的家乡送给金人...
这句话如同点燃了导火索,校场上的宋军顿时群情激愤。
我们在前方流血牺牲,皇上却在后方卖国求荣!
这样的皇帝,我们还效忠他做什么!
张叔夜呆呆地站在原地,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他毕生坚守的忠君信念,在这一刻彻底崩塌。
原来如此...他苦笑着看向晁盖,所以你才要设下这个擂台。你不仅要打败朝廷的军队,更要打破将士们心中的忠君之念。
晁盖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个宋军将士的脸:现在你们明白了?你们效忠的,是一个可以为了皇位出卖江山社稷、牺牲千万百姓的皇帝!
他踏步上前,声音响彻云霄:这样的皇帝,还配坐在龙椅上吗?这样的朝廷,还值得你们效忠吗?
不配!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不配!不配!不配!
士兵们纷纷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倒在地:愿追随晁天王,清君侧,正朝纲!
张叔夜看着这一幕,终于长叹一声,整了整衣冠,对着晁盖深深一揖:
张某愚忠半生,今日方知大义所在。从今往后,愿效犬马之劳!
晁盖快步上前扶起他:张将军请起。有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他转身面对群情激愤的将士,朗声道:诸位!既然朝廷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从今日起,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天下!
驱逐金虏!还我河山!袁崇焕振臂高呼。
驱逐金虏!还我河山!数万人的呼喊声震天动地。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至,马上的骑士浑身是血。
报!金国主力二十万大军已突破李靖将军的防线,正直扑汴京而来!朝廷...朝廷已经准备南逃了!
这个消息如同火上浇油,让本就激愤的将士们更加怒不可遏。
他们要弃城而逃?要把百万百姓留给金人?
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晁盖眼中寒光一闪,拔出腰间倚天剑:传我命令!全军即刻开拔,驰援汴京!我们要在金人到达之前,先清君侧,后御外侮!
清君侧!御外侮!将士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
夜色中,大军开始调动。原本对峙的两军,此刻竟然奇迹般地合兵一处,共同向着汴京进发。
张叔夜看着这一幕,不禁老泪纵横:若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晁盖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醒悟,为时未晚。让我们一起,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大军开拔,铁蹄踏破夜色。这一夜,注定要改写历史。这一战,将决定中原的命运。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皇帝的背叛,和一位英雄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