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山的夜空被骤然划破的曳光弹和爆炸的火光撕裂。
“山魈”小队的撤离路线遭遇了精准而凶狠的拦截。
那些黑衣守卫如同没有感情的杀戮机器,依托地形和优势火力,死死咬住“磐石”三人。
“Z-3路线被封锁!”
“Z-5路线发现埋伏!”
“磐石”的声音在加密频道里依旧沉稳,但背景传来的激烈交火声和子弹击中岩石的噗噗声,揭示着情况的万分危急。
代偿在指挥中心,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盯着屏幕上代表“山魈”小队位置的光点被敌人的火力圈不断压缩。
他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实时传回的战斗数据和地形信息。
“接应一组,强行突入东侧谷口,吸引火力!
接应二组,绕行北坡,利用密林掩护,接应‘山魈’从预定Z-7备用路线撤离!
空中单位,对敌人暴露的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为地面部队打开通道!”
代偿的声音冷冽如冰,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明确。
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武装直升机如同暗夜死神,呼啸着俯冲,火箭弹精准地摧毁了数个压制“山魈”的火力点。
接应小组不顾伤亡,发起了决死冲锋。
然而,敌人的顽强和装备精良超出了预估。
他们似乎能预判到“山魈”的每一步移动路线。
“他们的指挥系统……
有古怪!像是能算到我们的想法!”
“磐石”在频道里急促报告,随即传来一声闷哼,他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
“磐石!”
代偿心头一紧。
“队长中弹!”
另一名队员“山猫”的声音带着悲愤,
“我们被包围了!
数据……
数据必须送出去!”
紧接着,频道里传来“山猫”决绝的嘶吼:
“‘暗刃’永不言退!为了胜利!”
随即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他拉响了光荣弹,与逼近的敌人同归于尽,为仅存的队员“夜鹰”创造了最后的突围机会。
“夜鹰”背负着重伤昏迷的“磐石”,凭借着战友用生命换来的空隙和接应小组的拼死掩护,终于跌跌撞撞地冲出了包围圈,消失在北坡的密林之中。
当接应小组在预定点找到浑身是血、仅凭意志力支撑的“夜鹰”和生命垂危的“磐石”时,“磐石”仅存的右手死死攥着一个沾满血迹和泥土的微型数据储存器。
落霞山行动,“山魈”小队三人潜入,一人牺牲,队长“磐石”重伤昏迷,生死未卜,只有“夜鹰”轻伤带回数据和情报。
这是“破壁”行动组成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代偿看着屏幕上定格的最后战斗画面,看着“山猫”信号消失的位置,眼中是滔天的怒火和刻骨的悲痛。
左臂的伤疤灼痛难当,仿佛也在为牺牲的勇士哀悼。
他缓缓抬起手,向屏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所有在场人员,无论军衔高低,齐刷刷肃立敬礼。
“‘山猫’的名字,会刻在英烈墙上。
他的家人,组织会负责到底。”
代偿的声音沙哑而坚定,“‘磐石’和‘夜鹰’,用最高规格救治。”
他拿起那个染血的数据储存器,交给林晚:
“这里面的每一个字节,都是战友用血换来的。
我要知道,里面到底藏着什么,能让我们的对手如此疯狂!”
林晚红着眼眶,郑重接过,立刻带领团队投入解密工作。
数据的破译需要时间。
代偿强忍悲痛,将注意力转回内部。
落霞山的枪声,暂时掩盖了省委大院里的暗流,但危机并未解除。
他利用这次外部冲突带来的凝聚力,进一步巩固了内部阵线,明确要求所有干部在关键时刻必须保持绝对的政治定力和对组织的信任。
一天后,林晚带来了初步结果,声音带着震惊与激动:
“偿哥!数据解析出来了!
里面不仅有更详细的地下结构图、守卫布防,更重要的是,‘磐石’队长在最后时刻,成功将一个微型探测仪粘附在了地下核心区域的外壁上!
我们捕捉到了数段极其关键的内部通讯片段和能量波动特征!”
“其中一段通讯提到了一个代号——‘方舟’!
似乎是指落霞山地下的那个核心。
另一段则提到了‘主体迁移’和‘备用协议’!
最重要的是,我们截获了一个短暂的坐标数据流,经过破解,指向了……
南海,一座国际公认的、属于我国的岛礁附近海域!”
方舟?
主体迁移?
南海坐标?
所有的线索似乎在这一刻串联起来!
落霞山基地可能是一个备用的、或者早期的“镜中人”载体(方舟),而楚风及其背后的真正核心,可能正在计划向海上转移?
或者,在南海,有他们更重要的设施?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它可能揭示了“镜中人”的物理核心所在,或者至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代价是惨重的,但回报也可能是颠覆性的。
代偿站在战略图前,目光从落霞山移向那片广袤的蔚蓝海域。
左臂的伤疤依旧刺痛,但那痛楚中,此刻燃烧着的是复仇的火焰和决绝的意志。
“通知海军相关部门,‘破壁’行动组有最高机密情报需要共享。”
“林晚,集中所有资源,全力分析南海坐标相关的一切信息!”
“通知‘暗刃’,重整旗鼓。
牺牲战友的血不会白流,这笔账,我们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在指挥中心内回荡。
落霞山的血迹未干,新的征途已在海上展开。
代偿知道,他与“镜中人”的战争,已经进入了更广阔、也更危险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