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电话又响了。
“我马上就回去了,已经在路上了。”黄小明看也没看就接通了说道,以为是妻子打来的。
“小明,你要回哪儿?来我家玩吗?欢迎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王峰,是你啊,我还以为是我老婆呢。”黄小明看了一眼屏幕说道。
电话是歌手王峰打来的,他最近打算办一场音乐会,想邀请黄小明做嘉宾。
“没问题,你定好时间,我一定到。”黄小明爽快地答应了。
“你不用先和老婆商量一下?再问问经纪人?”王峰问道。
他是个性格比较谨慎、内敛的人。虽然在音乐上有时很狂放,但生活中却略显内向。
“商量什么呀,我说去就去,这事我还不能做主吗?”黄小明笑道。
“那好,我就等你来了。”王峰说。
“放心,一定到。”
王峰挂断电话后,黄小明对大家说:“王峰这个人当朋友挺好的,就是有时候想得太多,让人搞不懂。你们等着瞧吧,他肯定还会再打过来。”
“真的吗?”小助理不太相信,“我听他的歌,感觉他挺有想法,也挺洒脱的呀。”
“有想法是真的,至于洒脱嘛,就不好说了。”黄小明笑了笑,“他这人,其实有点闷。”
话音刚落,电话又响了,果然还是王峰。
“小明,说好了啊,不见不散,你可别放我鸽子。”
“放心吧,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对了,我现在跟米饭小王子在一块儿呢,你想不想跟他说几句?”
“米饭小王子?”王峰显然很意外,“真的?我能跟他说说话吗?”
“行,我问问他。”
黄小明转向米饭:“王峰想跟你聊几句,米饭小王子,你愿意吗?”
米饭点了点头。林芝玲也说:“小明,让米饭接吧,虽然跟王峰不算熟,但大家对他印象都挺好的。”
米饭接过电话:“你好,王峰叔叔。”
“真的是米饭小王子啊!太激动了。”电话那头传来王峰的笑声。
“王峰叔叔,你的歌很好听,我平时经常听。”米饭说。
“是吗?那我太荣幸了!能被音乐界的小巨星喜欢,我太有成就感了。米饭小王子,你的音乐我也特别喜欢。我看过你在芒果台、霓虹音乐节和比利时音乐节上的演出,非常专业,而且每次都有新突破。说实话,有时候我还把你当榜样呢。”
王峰对米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话比平时和黄小明聊天时还多。
他和米饭聊了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还谈到如何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这些话题平时他很少和别人讨论,因为他骨子里有些清高,觉得能聊到一块的人不多。
但这一次,他却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跟米饭说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米饭的每句话都给他带来启发,让他受益匪浅。
米饭曾在江南音乐大师那里学习过音乐理论,因此对王峰提出的每个话题都能轻松应对。
两人聊得越来越投机,王峰对米饭的敬佩也越发加深。
黄小明见米饭和王峰聊得这么投入,而且全是关于音乐的专业内容,心里暗暗惊讶。
在他看来,米饭确实是个极具音乐天赋的小孩,舞台感也很好,是个难得的音乐奇才。但他并不认为米饭在音乐知识,尤其是理论方面,会有很深的积累。毕竟这些不是光靠天赋就能掌握的,需要多年的学习和沉淀。
然而如今,米饭的举动彻底打破了黄小明的固有印象,令他一时之间对米饭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芝玲和助理看着米饭与王峰在电话里谈笑风生,倒不觉得多么惊讶。毕竟她们早已习惯了米饭时不时展现的超凡天赋。
米饭和王峰聊了很久,最后王峰不仅对米饭心悦诚服,更萌生了一个新念头。他对米饭说:“米饭小王子,过几天我要开演唱会,想邀请你做特邀嘉宾,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峰叔叔,我现在还不能答应您。”米饭答道。
“为什么呢?”王峰有些失落,以为遭到了拒绝。
米饭解释道:“我得先征求娘亲的同意才行。”
“原来如此,米饭小王子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王峰称赞道。
米饭转向林芝玲问道:“娘亲,我可以参加王峰叔叔的演唱会吗?”
林芝玲看向张莲:“阿莲,你觉得呢?合适吗?”
若是黄小明邀请,林芝玲会立刻答应。毕竟彼此相熟,她了解黄小明的为人。但王峰不同——素未谋面,戴着宽边眼镜的模样在她看来略显古怪。
张莲思索片刻,询问黄小明:“你觉得王峰这人怎么样?他的音乐造诣毋庸置疑,但人品如何?你和他交情不错,应该比较了解。”
“王峰为人正直,”黄小明答道,“虽然外表内向,但熟悉后就会发现他幽默风趣。更重要的是,他特别喜欢小孩子。”
听闻此言,林芝玲说道:“那就让米饭去吧,阿莲你觉得呢?”
“既然小明这么说,我们也就放心了。”张莲表示同意。
黄小明回到沪上家中时,妻子正安心休养。见他归来便问:“和米饭小王子相处得愉快吗?”
“非常愉快,我还特意下厨为他们准备了饭菜。”
“那我托你办的事问了吗?”
“当然。我了解到米饭小王子如此出众,一是天赋异禀,二是师从名家。若想让我们的宝宝也这般优秀,得从两方面着手准备。”
“哪两方面?”妻子追问。
“其一从现在开始注重胎教,培养宝宝的天赋;其二是将来为孩子寻觅良师。”
黄小明说着,满心欢喜地俯身贴近妻子的孕肚。
妻子轻声道:“还有件事,你可别忘了。”
“怎么了?”黄小明问道。
“以后让咱们的孩子跟米饭小王子成为朋友吧,近朱者赤,这样对小家伙一定有好处。”
“没错没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黄小明应道。
这时,门铃忽然响起。
黄小明起身去开门:“哪位?”
“是我,王峰,开门啊小明。”
“怎么是你?王峰,你不在燕京待着,怎么跑到沪上来了?”
黄小明打开门,让王峰进屋。
“没打扰到嫂子吧?”王峰进来后,先向黄小明的妻子致意。
“没事没事,你们聊,我去休息了。”
黄小明扶着妻子进卧室后,回到客厅问王峰:“你专程来找我?还是来这边办事?”
王峰说:“来沪上办点事,顺道看看你。”
“那你上午打电话时,人已经在沪上了?”
“对,已经在沪上了。”王峰答道。
他告诉黄小明,这次是来沪上演出,提前跟他打招呼,想请他做嘉宾。
说完演出的事,王峰又提起了米饭小王子。
“小明,你怎么认识米饭小王子的?”
“我和林芝玲是朋友,怎么了?”黄小明反问。
王峰说道:“我和米饭小王子在电话里聊了一会儿,发现他不只是音乐神童,简直可以说是音乐大师。很多理论我闻所未闻,他却说得头头是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你看,我介绍米饭小王子给你认识,没错吧?”
“何止没错,简直太好了。”王峰感慨。
“你不是已经和米饭小王子说好请他做嘉宾了吗?他也同意了,以后你有问题可以直接和他当面聊。”黄小明说。
王峰点头:“我准备了不少问题,有些困惑我多年,一直想不通,希望米饭小王子能给我答案。”
“哈,你这是想让米饭小王子当你老师啊?”黄小明笑了起来。
“那又怎样?闻道有先后,米饭小王子懂得比我多,就算年纪比我小,也能当我老师。”
说到这里,王峰想起一件事:“说到老师,我倒想起一个人。有个霓虹音乐少年,很有才华,一直想拜我为师。”
“是吗?你答应了没?他叫什么?”黄小明问。
王峰回答:“我没答应。他叫桃太郎,一个霓虹少年。”
648 真有这么神?
桃太郎在华夏已经待了几个月,感觉收获颇丰。
他先拜访了一些民间音乐人,从他们那里学习了不少华夏传统音乐的知识。
和这些民间艺人交流时,桃太郎深深感受到华夏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历史悠长。过去他一直以为霓虹传统音乐才是最好听的。
在接触了华夏音乐人后,桃太郎意识到许多霓虹传统音乐都源自华夏。可以说,在传统音乐方面,华夏堪称霓虹的前辈。
学习期间,桃太郎遇到一位已在华夏钻研许久的霓虹音乐人。那人满怀敬意地对他说:“在传统音乐上,华夏是霓虹的父之国。”
“父之国?”这三个字让桃太郎心中震动,也感到些许不适。他承认华夏传统音乐是霓虹的前辈,但将霓虹音乐视为其“子”,仍令他难以坦然接受。
于是,桃太郎决定转而接触华夏的流行音乐。表面上,他是想全面了解华夏音乐;实则内心藏着另一个念头:他已承认华夏传统音乐远胜霓虹,却不愿相信流行音乐也是如此。他期待从中找到不如霓虹之处,以求得一丝心理平衡。
带着这样的期待,桃太郎结识了许多华夏流行音乐人。果然,他发现其中不少人的音乐造诣不及霓虹同行,这让他暗自欣慰——毕竟不是人人都像米饭小王子那样天赋卓绝。看来,流行音乐仍是霓虹领先。
然而,这份自信在他听到王峰的作品后动摇了。那些歌曲个性鲜明、旋律动人,词曲皆属上乘,令桃太郎不禁赞叹。他试图安慰自己:或许只是偶然听到王峰最出色的几首,其他作品未必如此。
为验证猜想,桃太郎找来王峰的所有歌曲。聆听完毕,他怅然若失——事实并非如他所愿,王峰的每首作品都水平不俗。
“怎么会这样?华夏流行音乐怎么可能也胜过霓虹?”桃太郎内心挣扎。最终,在聆听了更多华夏顶尖音乐人的作品后,他不得不承认:在流行音乐领域,华夏也已领先。
失落过后,桃太郎振作起来,决定虚心向华夏音乐人学习。既然已经落后,唯有认真求学。于是,他动身寻找王峰,希望向他请教。
桃太郎对第一次见到王峰的场面记忆犹新,那是在王峰的音乐会散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