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潮汐的余波如同黏稠的泥沼,缓慢地沉淀下来。球形空间内,那种令人头皮发麻的畸变和震鸣终于止歇,只留下被彻底搅乱、尚未完全平复的能量残余,像幽灵般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扭曲光线的痕迹。血腥味和焦糊味似乎被刚才那场风暴稀释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万物被强行“洗涤”过后、近乎虚无的冰冷气息。
寂静,比之前的黑暗更具压迫感。
秦武依旧保持着半跪的姿势,如同一尊守护石像,将肖雅和零牢牢护在自己身躯投下的阴影里。他插进地面的手臂缓缓抽出,带起几缕如同流沙般蠕动的暗蓝色物质,这些物质很快又凝固下来。他的呼吸粗重,并非完全因为体力消耗,更多是抵抗规则层面冲击带来的精神疲惫。刚才那波潮汐中,他感觉自己的“磐石回响”所锚定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地面,更是自身存在的“确定性”,对抗着那股试图将一切逻辑和形态都揉碎的混乱力量。
林默背靠着重新变得“坚固”的墙壁,脸色苍白如纸。过度使用“真言回响”的后遗症,在规则潮汐的刺激下几乎达到顶点。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像被无数细针反复穿刺,每一次心跳都加剧着颅内的抽痛。他强忍着呕吐感,目光死死盯住摊开在膝头的柔性显示屏。屏幕上,那幅刚刚更新完毕、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此刻仿佛拥有了千钧重量。
地图上,代表他们当前位置的蓝色安全区光圈,如同惊涛骇浪中唯一幸存的救生筏,渺小得可怜。围绕着它的,是大片象征着危险与未知的橙黄与深红。然而,所有这些令人不安的标记,此刻似乎都被地图中央区域所散发出的无形引力所牵引。
那是一片被特意高亮显示的、相对规整的区域,位于整个“虚空回廊”已知结构的最深处。根据“曙光”提供的残缺资料、他们自身探索的数据碎片,尤其是零那玄之又玄的感知片段的交叉印证——所有线索,所有逻辑链条的末端,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顽固地指向那里。
核心区。
这个名词在林默脑海中回荡,带着冰冷的诱惑力。
“曙光”的数据库碎片里,提到过“回廊”各个副本可能存在维持其运转的“逻辑中枢”或“能量源”。朔的队伍透露的只言片语中,也隐晦地提及过某些高难度副本藏有“上古遗物”或“控制权限”。而零,在之前几次精神感应高度集中时,曾捕捉到一种不同于周围混乱规则的、“稳定”、“古老”且“蕴含庞大信息”的波动源头,其方向,与地图上标注的核心区位置完美重合。
那里,可能有更大的遗物——或许是比他们之前侥幸获得的水晶更强大的能量核心,或许是记载着“深渊回廊”真正起源与目的的日志,甚至……可能是某种能够局部影响乃至控制这片空间的“钥匙”。任何一样,其价值都足以让“曙光”乃至整个星海同盟为之疯狂,也是他们摆脱当前被动局面、真正理解自身处境的关键。
希望,如同黑暗尽头的一缕微光,摇曳却坚定。
但这缕微光,却投射在一条遍布荆棘与死亡陷阱的道路上。地图上,通往核心区的路径并非坦途,而是几条蜿蜒曲折、需要穿越多个高风险区域的虚线。更令人心悸的是,根据现有数据模拟出的能量流动图和规则稳定性分析,核心区外围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坚固”与“排斥性”,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而在这屏障之外,代表着“清道夫”活动轨迹的光点,其密度和移动频率,远高于回廊的其他任何区域。
“清道夫”……林默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代表最高威胁的三角警示符号上划过。那并非生命体,而是“回廊”自身的免疫细胞,是规则层面的净化工具。它们巡逻、检测、然后无情地清除任何“不稳定因素”和“未经授权的闯入者”。之前短暂的遭遇,已经让他们见识了其可怕的战斗力——无视常规物理攻击,能量抗性极高,行动模式基于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底层规则逻辑。一旦被锁定,几乎是不死不休。
肖雅虚弱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和研究员特有的冷静分析欲:“规则潮汐…数据已记录。初步分析…其能量频谱与核心区散发的稳定波动…存在…某种相位相反的耦合关系。怀疑…潮汐是核心区维持稳定所需的…一种‘排泄’或‘平衡’机制…”
她靠在秦武身上,艰难地操作着自己的个人终端,将刚才潮汐爆发时的传感器读数与地图数据叠加。
“看这里…”她伸手指向地图上那个被林默标注为“规则在哭泣”的深红色骷髅头区域,以及它和核心区之间的能量流向模拟图,“…潮汐的策源地…能量剧烈喷发后…有明显的…向核心区回流的迹象。就像…肺部的呼吸…”
林默眼神一凝。肖雅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残酷的推论:核心区的稳定,或许是建立在周期性释放这种毁灭性能量的基础之上。他们要前往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喷发着规则火山灰的活火山口。
“也就是说,”秦武沉声开口,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那鬼地方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把不稳定的东西都他妈吐出来了?而我们刚才差点被它吐出来的东西弄死?”他的话语粗粝,却直指核心。
“可以…这么理解。”肖雅疲惫地闭上眼,“而且…‘清道夫’…它们的活动轨迹…在核心区外围构成了…一个极其严密的…防御网络。从能量读数看…它们似乎…在守护着什么…或者说…在防止核心区的‘稳定’被破坏。”
守护?防止稳定被破坏?林默咀嚼着这两个词。如果“清道夫”的行为逻辑是维护回廊的“秩序”,那么核心区就是这秩序的中心。任何试图靠近、探查、甚至可能干扰这中心的行为,都会引发最猛烈的“免疫反应”。
零不知何时也睁开了眼睛,她依旧靠着墙,脸色苍白,但眼神恢复了些许焦距。她没有看地图,而是望着核心区的方向,瞳孔深处似乎倒映着常人无法看见的景象。
“那里…很‘重’…”她轻声说,声音飘忽,“信息的‘重’…时间的‘重’…很多…很多东西…压在那里…被束缚着…”她顿了顿,脸上掠过一丝不适,“…‘清道夫’…不喜欢‘改变’…它们围着那里…像…围着蜂巢的…工蜂…冰冷…没有疑问…”
蜂巢…工蜂…这个比喻让林默心头寒意更盛。一个高度秩序化、排外、且具备强大武装力量的系统。
“吸引力与风险成正比。”林默缓缓总结,声音低沉,“核心区可能有我们急需的答案和力量,但通往答案的路上,布满了‘清道夫’这支最忠诚也最致命的卫队,而且目标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不稳定的能量源。”
他环顾四周:重伤需要时间恢复的肖雅,精神透支、状态极不稳定的零,以及虽然坚韧但同样经历苦战的秦武。他们这个小队,此刻的状态堪称进入回廊以来最糟糕的时刻。
“我们的状态,不适合立刻进行高强度突破。”林默陈述着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停留在这里也不安全。规则潮汐证明了这片区域的底层规则极其活跃且不可预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稳定、更隐蔽的临时据点,让肖雅得到喘息,让零恢复,重新评估路线和策略。”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地图,手指在通往核心区的几条虚线路径上移动,最终停留在其中一条需要绕行较远、但似乎会经过几个较小规则空洞的路径上。
“这条路径,虽然距离更长,但根据零之前的感知和能量流动分析,规则相对‘平缓’,可能存在的‘清道夫’巡逻间隙也稍大一些。我们可以尝试沿着这条路径,寻找下一个合适的休整点。”
目标已经明确——核心区。那深藏在回廊尽头的秘密,如同宇宙中最明亮的星,吸引着所有飞蛾,明知灼热致命,仍无法抗拒其光芒。
但他们不是盲目的飞蛾。他们是伤痕累累的探险者,在扑向光芒之前,必须舔舐伤口,磨利爪牙,看清通往光芒之路上,每一个潜伏在阴影中的、冰冷的“清道夫”的身影。
前路依旧黑暗,但那深处的吸引,已如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意识里,无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