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适应了高原恶劣环境和无处不在的能量干扰后,团队深知,仅靠钥匙部件那微弱且不稳定的共鸣,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寻找目标,无异于大海捞针。他们需要更具体、更本土化的线索。林默决定,主动接触当地的居民。
“异策部”提前安排的联系人,一位名叫次仁的当地基层干部,为他们引荐了聚居点里几位最年长、也是最受尊敬的牧民。会面地点安排在聚居点边缘,一座由厚实石块垒砌而成的、充满藏族风情的大屋内。屋内中央的火塘跳动着橘红色的火焰,驱散着高原夜晚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和干牛粪燃烧混合的独特气味。
几位老人面容黝黑,布满刀刻般的皱纹,眼神却异常清澈和深邃,带着一种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的沉静和智慧。他们穿着厚重的传统藏袍,安静地盘腿坐在厚厚的毡垫上,对林默这一行装备精良、气质迥异的外来者,既保持着礼貌的好奇,也带着一丝本能的审视。
次仁用藏语简单介绍了林默等人的来意,隐去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只说是一支进行特殊地质与环境考察的科研队伍,对当地独特的自然现象和古老传说很感兴趣。
经过几碗醇厚、略带咸味的酥油茶暖身,以及林默真诚而不失尊重的态度,老人们略微放松了些。一位名叫格桑的老阿爸,是几人中最年长的,他捻着手里的檀木佛珠,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通用语,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仿佛带着风雪的痕迹。
“你们要找的,不是普通的石头或者矿脉,对吧?”格桑阿爸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扫过林默一行人,最后落在林默随身携带的那个偶尔会发出微光的金属箱上(里面存放着钥匙部件),“你们身上,带着不一样的光,和这片土地下面,有时候会透出来的光,有点像,但又不一样…更…‘规矩’?”他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
林默心中一动,与肖雅交换了一个眼神。肖雅微微点头,她的便携终端正在悄无声息地记录着一切,包括环境能量读数。
“我们确实在寻找一些特殊的东西,格桑阿爸。”林默选择了一种模糊而诚实的回应,“您说的土地下面透出来的光,能详细说说吗?”
格桑阿爸沉默了片刻,与其他几位老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才继续开口,语调变得更加悠远,仿佛在讲述一个流传了千年的故事。
“我们这里的人,世代都相信,雪山是有神灵守护的。”他指了指窗外月光下泛着清冷辉光的连绵雪峰,“那些最高的雪山,是神灵的居所,神圣不可侵犯。它们沉默地注视着大地,维持着这里的平衡。”
“但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里,也不全是安宁。”另一位名叫卓玛的老阿妈接口道,她的声音更显苍老,“有些传说里提到,雪山之神并非永远沉睡。当祂被惊醒,或者感到愤怒时,大地就会颤抖,风雪会变得狂暴,有时候…甚至能从雪山的缝隙或者某些特定的山谷里,听到从地底深处传来的‘声音’。”
“地底之音?”肖雅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她的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滑动,调出了之前记录到的、那些无法完全归类为自然现象的异常低频波动数据。
“是的,一种很低沉,有时候又很尖锐的声音。”卓玛阿妈描述着,脸上露出一丝敬畏,“不像风声,也不像雷声,更像是…巨大的石头在深处摩擦,或者是什么东西在呻吟。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家里的牛羊会变得特别焦躁不安,不肯吃草,甚至会无缘无故地惊跑。我们老人会说,那是‘龙’在地下翻身,或者…是雪山之神在警告。”
李慕在一旁听着,忍不住低声对身边的岩心说:“能量扰动…强烈的、源头来自地下的能量释放,确实可能产生人耳可闻或不可闻的声波,并影响动物的神经系统…”
岩心微微颔首,他赤脚踩在屋内的石地上,能隐约感受到一种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来自地底深处的震颤,这与老人们描述中的某些情况隐隐吻合。
格桑阿爸继续说:“除了声音,有时候,在特定的夜晚,尤其是月圆之夜或者暴风雪来临之前,在一些远离聚居点的荒僻山谷,或者古老的冰川附近,有人声称看到过奇怪的光。不是极光,也不是闪电,是从地面或者岩缝里透出来的,幽幽的,颜色说不上来,有时候是冷的白色,有时候又带着点绿或者紫…看到光的地方,通常也更容易听到那地底的声音。”
“而且,”次仁补充道,他作为基层干部,接触的信息更实际,“最近几个月,附近几个牧场的牧民都反映,他们畜群里的牲口,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躁动的情况。不是普通的受惊,更像是…感觉到了某种我们察觉不到的危险,变得非常易怒和恐慌,甚至有几起牦牛顶伤人的事件发生。我们一开始以为是野兽或者疾病,但排查后都不是。”
肖雅立刻将终端屏幕转向林默,上面显示着她刚刚完成的初步对比分析。
屏幕上一边滚动着老人们口述的传说关键词:“雪山之神愤怒(地颤?)”、“地底之音(低频声波\/次声波?)”、“异常光晕(能量辐射?)”、“牲畜躁动(生物场干扰?)”。
另一边,则是对应时间段内,“异策部”区域监测站和团队自身设备捕捉到的数据:
· 地颤\/震动: 记录到多次微弱但无法归类于常规地质活动(如板块运动、冰川滑动)的浅层地壳震动信号,震源深度与位置模糊,但与传说中“地底之音”提及的区域有空间上的重叠。
· 声波\/次声波: 捕捉到数段来源不明、频率极低(部分低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信号,其波形特征与已知的自然声源(风、水、冰)均不匹配,传播路径似乎指向地下。
· 能量辐射: 背景能量场监测显示,在传说提及“异常光晕”的大致方位和时间段,确实存在短暂的能量峰值,辐射类型复杂,包含部分非可见光波段的电磁辐射,这与“冷白色、绿或紫”的光晕描述存在解释的可能。
· 生物场干扰: 对当地野生动物(通过远程监测)和部分家畜(通过牧民报告间接分析)的生物电信号监测,发现其确实存在不规律的紊乱峰值,尤其是在上述异常事件发生期间,与“牲畜躁动”的现象高度同步。
“高度吻合…”肖雅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林队,这些传说…很可能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是当地居民世代观察、总结并流传下来的,对这片土地上异常能量活动的…一种朴素的、神话式的描述和记录!”
林默凝视着屏幕上的对比结果,眼神深邃。钥匙部件的共鸣指向这片区域,而这片区域恰好流传着与异常能量活动密切相关的古老传说,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格桑阿爸,卓玛阿妈,”林默转向老人们,语气更加郑重,“你们提到的,看到异常光和听到地底声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有没有更具体一点的描述,比如特定的山谷、湖泊或者山峰的名字?”
格桑阿爸沉吟了一下,和卓玛阿妈低声用藏语交流了几句,然后指向西北方向,那是钥匙共鸣大致指向的方位。
“有几个地方,老人们说得比较多。”格桑阿爸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仿佛怕惊扰了什么,“一个是被我们称为‘恶魔咆哮’的废弃矿洞,很深,很久没人敢进去了,据说里面有时候会传出怪声。还有一个是‘白螺沟’,那是一条很偏的冰川峡谷,地形复杂,天气说变就变,据说在沟底能看到从冰层下面透出来的诡光。最近…听说‘黑石崖’那边也不太平静,有几户牧民的冬窝子(冬季牧场住所)就在那附近,他们说晚上的怪声和牲口的躁动最明显。”
他提到的每一个地名,都像是一块拼图。肖雅迅速将这些地名标注在电子地图上,并与能量异常数据、钥匙共鸣的模糊指向进行叠加。
结果显示,“恶魔咆哮”矿洞和“白螺沟”冰川峡谷,恰好位于一个持续存在的、中等强度的能量异常区内。而“黑石崖”区域,则是近期多次短暂能量峰值和生物干扰事件的发生地。
传说与数据,在这片古老的高原上,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为迷途的探索者们,勾勒出了一条若隐若现的路径。
“感谢您,格桑阿爸,卓玛阿妈,还有各位。”林默真诚地向老人们道谢,并让次仁代为送上了一些准备好的生活物资作为谢礼,“你们的智慧和对这片土地的了解,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指引。”
离开那座温暖的石屋,重新踏入高原清冷而稀薄的空气中,团队众人的心情却比来时更加沉重,也更加清晰。
钥匙的共鸣、环境的能量异常、以及当地古老的传说,三者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西北方的雪山深处。那些被冠以“恶魔咆哮”、“白螺沟”、“黑石崖”之名的地点,不再是地图上冰冷的符号,而是可能隐藏着惊人秘密,也潜藏着未知危险的目标。
“看来,我们的考察,要从这些‘传说之地’开始了。”林默望着西北方那在星光下勾勒出狰狞剪影的雪山轮廓,轻声说道。
肖雅快速整理着刚刚获取的信息,李慕和岩心调整着自身的状态,零则依旧闭目感应着,试图从这片土地纷杂的“声音”中,剥离出与那些传说之地相关的、更清晰的“频率”。
当地的传说,如同黑夜中的一缕微光,虽然模糊,却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第一步。而接下来,他们将亲自去验证,这些传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是高浓度能量矿脉的自然显化?是某个远古“回廊”遗迹的泄露?还是…其他更难以想象的存在?
答案,就在那片被冰雪和传说覆盖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