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京城的晚高峰如期而至。
钢铁洪流被禁锢在柏油马路上,汇成一条条闪烁着红光的凝固长河。
郑涛那辆小巧的五菱宾果像一条游鱼,灵巧地摆动着身躯,在车流的缝隙中见缝插针,载着许念一路向西,刺破暮色,直奔石景山。
会议的地点是一家星级酒店的国际会议中心,门前的阵仗透着一股不言而喻的庄重。
车稳稳停下。
两人凭借主办方的信息,顺利换取了挂在颈间的身份——印着各自姓名与单位的参会证。
挂上证件,他们对视一眼,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油然而生。
俩人脚步一转,并未走向会场,而是直奔旁边的自助餐厅。
主办方精心准备的晚宴,不吃白不吃。
酒足饭饱之后,他们才踱着步子,晃向那金碧辉煌的会场入口。
刚一脚踏入,一个熟悉的身影便撞进许念的视野。
马伯臣。
他正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几位气度不凡的人物之间,谈笑风生,举手投足尽是沉稳。
瞥见许念,他的眼睛瞬间一亮,隔着人群笑着招了招手。
“许念,你可算来了!”
他热情地将许念引到身边,侧身介绍道:“来,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北京艺术学院的李副校长,代表北艺出席。”
许念连忙伸出双手,姿态谦逊地与对方交握。
李校长儒雅随和,眉宇间却透着几分审视,显然,他听过许念的作品。
寒暄未毕,两股更灼热的气浪几乎是“扑”了过来。
“许老师,您来了!刚才还找您呢!”孙承文和孟子刚满面红光,那股子恨不得将人融化掉的热情,让许念几乎招架不住。
孙承文更是死死攥住许念的手,还问他《超级女偶像》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许念只好客气的寒暄应付了几句。
一番喧闹过后,人潮开始向主会场涌动。
会场布置庄严,巨大的电子屏上静静地展示着会议主题。
主席台上,五个铭牌一字排开,正中央是代表着国家意志的华夏文旅、广电和央视。
而在这三块“金字招牌”的两侧,赫然摆放着另外两个名字——华艺的马伯臣,以及刚刚那位北艺的李副校长。
台下第一排,坐的是北京文旅的各级领导。
许念和郑涛按着桌签的指引,在第二排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刚一落座,许念的目光就被身旁的那个铭牌牢牢吸住。
田康。
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华夏六大顶尖音乐人之一的田康!
许念与郑涛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瞳孔中的震动。
郑涛划开手机,屏幕的幽光映在他脸上。
“七点半了,”他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一丝兴奋,“《超级女偶像》直播开始了。按上期排名,擂主先,挑战者后。慧婷在谢怡然之后,蓝静莹在张雪儿之后压轴,她俩上场还早。”
许念微微颔首,心里却盼着这场会议能速战速决,能赶上看直播。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走了过来。
那是个戴着眼镜的男人,约莫五十上下,一身低调的深色西装,气质沉静如学者。
他径直走向许念身旁,在田康的铭牌后落座。
许念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这就是田康本人。
这位业界巨擘极少抛头露面,许念还真不认得他的长相。
于情于理,自己都该主动打个招呼。
然而,田康坐下的瞬间,目光扫过桌牌,当“许念”两个字映入他眼帘时,他的脸色几不可察地沉了下去。
他心中疑云顿生。
北京文旅的领导不是亲口说,看中我在业内的地位和北京人的身份,特邀我为故乡创作一首歌曲吗?
怎么把这个许念也叫来了?
许念自然不知对方的心思。
他理了理衣领,站起身,主动伸出手,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真诚微笑:
“田康老师,您好!”
田康先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见他如此主动,倒也不好失了风度。
他伸出手,与许念的手指轻轻一触,语气平平地回了一句:“你好。”
那股几乎不加掩饰的敷衍,许念立刻就感觉到了。
他不动声色地坐下。
身旁的郑涛像个敏锐的雷达,瞬间凑了过来,用耳语般的音量飞快说道:
“打听清楚了。这次的会,明面是谈你的《我记得》,但真正的戏肉在后头——文旅部要联合央视和广电,搞个超大型音乐节目,给全国的城市写歌,第一站,就放在北京!”
郑涛顿了顿,朝田康的方向努了努嘴继续低声道:“所以,他们把本地俩艺术院校华艺和北艺都请来了。你旁边这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北艺毕业的‘本地代表’。看他那张臭脸,估计是以为这块肥肉非他莫属,没想到把你这尊杀神也请来了,把你当成了抢食的。”
一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迷雾。
许念心中了然。
原来,这是一场关于“北京城市名片”的无声战争。
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别人眼里的头号大敌。
许念也懒得费神去猜,他身体前倾,对着郑涛低声发了句牢骚:“那只请田康不就完了,干嘛非得叫上我?耽误我看直播。”
郑涛憋着笑:“谁让你小子红得发烫!没看孙承文那俩活宝,见你跟见亲爹似的。”
许念撇了撇嘴,没再作声。
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左侧的田康身上,正持续散发着一股冰冷的怨气。
那股寒意如有实质,几乎要将周遭的空气都冻结。
会议开始了。
主席台正中,华夏文旅部的张司长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开场白果然如郑涛所料,直奔主题——启动“城市音乐名片”计划,第一期试点,首都北京!
台上领导依次发言,从广电到央视,无一不表示全力支持。
气氛一片祥和,直到北艺的李副校长拿起了话筒。
“我们学校,全称北京艺术学院,”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文化人独有的傲气,“既然校名里有‘北京’二字,为首都服务,自然责无旁贷!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北艺最杰出的毕业生之一,田康老师,亲自操刀!”
话音落下的瞬间,李校长目光如炬,直视台下。
田康心领神会,缓缓起身,向全场微微颔首。
那份从容,那份气度,尽显大师风范。
火药味,瞬间弥漫开来!
李校长这番话,如同一支射向华艺的利箭,潜台词再明白不过:我们北艺才是北京的“亲儿子”,田康更是嫡系中的王牌!
这首歌,我们势在必得!
轮到马伯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