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碾过青石板路时,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踩在老巷的旧时光里。江屿说的私房菜馆藏在老街最深处,两株老石榴树守着木门,枝桠上还挂着几个没摘的青石榴,风一吹,叶子沙沙响,落了片碎影在“知味小筑”的木匾上——匾上的字是手写的,笔锋带着点随性的拙气,比那些锃亮的招牌多了几分烟火气。
推开门,最先撞进鼻腔的是菌菇汤的清鲜,混着竹帘晒过太阳的暖香。穿蓝布衫的服务员引着路,脚下的木地板踩起来软乎乎的,走廊墙面上挂着几幅浅绛色的小画,画的是江南的乌篷船和石桥,墨色晕染得刚好,像把窗外的景缩在了纸上。包厢在走廊尽头,推开门时林薇愣了愣——靠窗的位置正对着个小庭院,院里种着几竿翠竹,竹下搭着座小石桥,桥下的浅水里漂着几片荷叶,灯光从屋檐垂下来,落在水面上,碎成点点星光。
“坐这儿吧,视野好。”江屿侧身让她先过,手指轻轻扶了下门框,怕她撞到头。林薇挨着窗边坐下,指尖碰了碰桌角的白瓷瓶,瓶里插着两枝雏菊,花瓣上还沾着点水珠,应该是刚剪下来的。菜单递过来时,她翻得有点慢,眼睛扫过菜名,心里悄悄嘀咕——响油鳝糊、松鼠鳜鱼,听起来都精致,就是怕自己点的不合口味。
“这家的清炒河虾仁和蟹粉豆腐是招牌,做得很嫩。”江屿的声音适时响起,他没直接替她决定,只是指尖在菜单上轻轻点了点那两道菜的位置,“清蒸鲈鱼刺少,菌菇汤也鲜,要不要试试?”
林薇抬头时,正好对上他的眼神,他眼里带着点询问的温和,没有半分催促。她赶紧点头:“好,听你的!”话刚说完,又觉得太干脆,补充道,“我平时也喜欢吃清淡的,这些正好。”——其实她没说,清炒河虾仁是她上次直播时随口抱怨“夏天吃油腻的反胃”时提过的,蟹粉豆腐是她跟顾妍吐槽“外卖里的豆腐都老得像橡皮”时说的,没想到他都记着。
菜端上来时,林薇的心跳又快了几分。清炒河虾仁裹着薄薄的蛋清,泛着莹润的光泽,蒜香混着虾的鲜甜,刚上桌就勾得人食欲大开;清蒸鲈鱼浇了圈薄芡,鱼眼清亮,用筷子轻轻一挑,就能夹起一整块嫩白的鱼肉;最惊艳的是蟹粉豆腐,嫩得像布丁的豆腐块浸在金黄的蟹粉里,油星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刚凑近就闻到浓郁的鲜香,连呼吸都跟着变甜了。
可起初的气氛,还是带着点没散开的拘谨。林薇握着筷子,小口小口地夹着虾仁,眼睛时不时瞟向对面的江屿——他吃相很端正,夹菜时手腕轻轻转动,不慌不忙,咀嚼时嘴唇抿着,没什么声响,果然是“食不言”的类型。包厢里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窗外的竹影晃在桌布上,像幅安静的动态画,林薇紧张得连喝汤都不敢发出声音,怕打破这份安静。
直到她舀了一勺蟹粉豆腐送进嘴里——豆腐滑嫩得几乎不用嚼,就顺着喉咙滑了下去,蟹粉的鲜裹着淡淡的姜香,没有一点腥味,鲜得她眼睛瞬间亮了,不自觉地眯起眼,像吃到了糖的小猫,嘴里还轻轻“唔”了一声,带着点没藏住的满足。
“好吃吧?”江屿的声音比刚才软了些,他看着她眼里的光,嘴角似乎极轻地弯了一下,“这家的蟹粉是现拆的,每天就做十份,来晚了还吃不上。”
这句话像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话匣子。林薇放下勺子,眼里还带着吃美食的雀跃,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起工作室的趣事:“上次顾妍帮我打包订单,把客户的地址贴错了,结果快递寄到她自己家,她拆快递时还纳闷‘我没买这个啊’,最后抱着快递跑过来找我,笑得我肚子疼。”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顾妍当时的样子,眼睛亮晶晶的。江屿没怎么插话,只是安静地听着,手里的筷子停在碗边,偶尔会“嗯”一声回应,眼神落在她脸上,带着点专注的温和。等她说完周浩第一次见客户,紧张得把“文创产品”说成“文胸产品”,自己羞得满脸通红时,江屿突然轻轻笑了一声——不是平时那种极淡的弧度,而是眼尾弯了下,像被月光融了点冰,连声音里都带着点笑意。
林薇猛地停下话头,看着他笑的样子,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她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样笑,没有工作时的严谨,没有平时的疏离,带着点真实的松弛,像老巷午后晒透的阳光,暖得人心里发慌。她定了定神,又说起上次大伯母和堂哥来闹事后,自己硬气拒绝的事,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以前我总怕伤面子,这次我没让他们得逞,顾妍说我终于‘支棱起来’了!”
“你本来就做得很好。”江屿的声音很认真,他给她盛了勺菌菇汤,放在她面前,“不用因为别人的算计委屈自己,你的工作室,你说了算。”汤碗的边缘带着点温度,顺着指尖传到心里,林薇看着碗里飘着的香菇和金针菇,突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不是委屈,是被理解的踏实。
窗外的灯光更亮了,竹影在桌布上晃得更柔。林薇舀着汤,听着江屿偶尔说起他之前做老巷改造时遇到的趣事,比如给陈伯糖水铺设计招牌时,陈伯非要加个“凉糖水”的手绘字样,比如修鞋摊的张师傅总在他画图时递根烟,说“小伙子别总盯着纸,眼睛该累了”。原来他也不是一直那么“冰山”,只是没遇到愿意说心里话的人。
包厢里的安静早没了拘谨,只剩下碗筷的轻响和两人的说话声,混着窗外的虫鸣和汤的鲜香,像一锅慢慢熬煮的粥,温温的,稠稠的,裹着藏不住的温柔。林薇知道,那层横在两人之间的“客气”,在蟹粉豆腐的鲜香里,在彼此的笑声里,早就悄悄融开了——这场约会,终于从“拘谨的试探”,变成了“舒服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