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么?”
年轻的汉子朝林志强看了过来。
“没错,砌鱼池会砌么?”
林志强再次问道。
“会,这是小事,你家要砌鱼池?”
对于砌匠来说,鱼池确实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
“不是,是我铺子里打算砌鱼池,要不跟我去看看?”
林志强问道。
“现在么?”
听林志强的语气,中年汉子来了精神,从地上站了起来。
在这大半天冷风了,没想到到下午这会儿才有人来问工。
中年汉子,跺了跺脚,坐的时间久了,脚有些麻。
“工价怎么算?这个可得提前说好才行!小兄弟,你家大人怎么说?”
有活干是好事,但是得提前把工钱问好才行。
有人开的工钱高一些,有些小气点的工钱自然也低不少。
正常的话,砌匠是大工,在清江镇工价四到六块钱一天。
在县城的话工价贵一些,但是最多也就七八块的样子。
可别小看这时候在天桥底下蹲着找临时工的这些人,脑子活泛的,有几个成为了包工头,甚至开起了装修建筑公司。
“你说吧,价格合适就先去看看!不行的话,我再找人!”
林志强大概知道工价,于是先问了起来。
“小兄弟,我也不说太高,你要觉得行,就给六块一天成不?就当是交个朋友了!”
来县城两天了,还没接到活,这男子是迫切的想先挣点钱。
“行,活好的话到时候给你加一块!”
林志强也不在乎这一块两块的,他要的是事情能干得漂亮才行。
到了市场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市场里面的人少了很多。
“强子,地方基本收拾好了!”
陈庆丰指了指铺子,对林志强说道。
“沈哥,你看看,这边我打算砌鱼池!要三米长,两米宽,深度的话大概一米的样子…......”
林志强给砌匠沈可明比划了鱼池的大小,后者听得也很清楚,根据林志强的想法又提了几条意见。
“林老板,你这铺子暂时还没开起来,晚上能不能让我在这里睡两晚?我估计你这里也就是三天的活,你看看别的有没有需要修修补补的,我可以一起帮你弄好!”
谈妥了之后,沈克明红着脸朝林志强问道。
昨天,沈克明在天桥下打地铺晚上冻得不行。
但是去招待所没有证明,去宾馆又更加不划算。
这个年代外出务工的艰辛,林志强可是体验过的。
“哦?沈大哥,你要是不嫌弃,睡两夜也没关系!那边的铺子里面我有两个书桌,你拼一起能当床,不过这边我可没有铺盖这些.........”
“没事没事,铺盖我带了的,放在我老乡那里了,等会我回去取就行!”
沈克明脸上憨笑着说道,睡在这里面总要比睡在外面吹冷风强。
夏天温度高就算了,这才刚刚立春过后,晚上的温度还是有些冷的。
“行,庆丰,我们出去吃饭去!沈大哥,跟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这几天辛苦你了!”
林志强两人一天没吃饭,不到晚饭的点就饿了。
所以一起去市场外面的小饭铺走去,这些饭铺不是国营饭店,吃饭不需要粮票,而且价格也更加实惠。
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推行,县城经济果然要比镇上好很多。吃饭买东西都要更方便,而且商品的流通性也要更快。
到了第二天,林志强又去了建材公司,把砌鱼池的砖水泥沙子都买了过来。
砌池子有讲究,如果想养鱼,那就得做防水,现在问题就是防水的那些材料这时候可没有那么齐全。
在供销社扯来了厚薄膜,用砖头压一层,再砌一层,也能比得上防水了,不过时效性自然会要打折扣。
从县里回清江镇也只有两班车,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刚好和镇上的班车发车时间是差不多的。
上午的班车是赶不上趟了的,那就只能等下午了。
今天林志强得回去一趟,得带点鱼过来。
去看蒋海泉可不能空着手去,也不能提着烟去,毕竟人家的位置摆在那里,他可不缺烟抽。
思来想去,那还是送鱼有面子。
送鱼寓意好,关键是清江河的鱼味道确实极为鲜美的。
陈庆丰嫌祝招待所费钱,所以趁着上午还有时间,在市场里面买了两套被絮直接在二楼的仓库打了地铺。
二楼有木床,是市场管理处放的,二楼的仓库得另外花钱,一个月二十块钱,便宜也不便宜,但是房间里面有电灯,而且水电全免。
晚上七点半,林志强回到了清江镇,又走了个把小时才回到家中。
见到林志强回来了,一家人都围着问个不停。
一边准备暗插的饵料,几兄妹一边聊了起来。
这两天,林志勇心绪稳了许多,大哥既然能挣钱,那自己就安心念书就成了。
今天放暗插的数量不多,只放了十五个。
因为这几天还不好卖鱼,县城的铺子还没准备好,自然是营不了业的。
第二天一早,林志强收了暗插,把鱼推了回家,只选了两条十几斤的草鱼其他的都没有带,让母亲罗秀莲做来吃。
还是赶班车,去县城的。
这次坐车平静了许多,下了车后,林志强没去市场,直接去了民进巷73号。
这里是蒋海泉家住址,是从赵科技嘴里套出来的信息。
所以说,有的小人物,在关键的时刻也能够起不小的作用。
今天周末,蒋海泉不上班。
这个年代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听管理处的人说蒋海泉爱喝茶,一般都是在家里喝茶。
林志强本想送茶叶,但是现在的茶能买到的都是普通茶,好茶得托关系才能买到。
现在的林志强哪里有这些关系?
所以思来想后还是送鱼更实在!
“砰砰砰......”
林志强扣响了院子外面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