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伯可:建炎年间“战略规划师”!提《中兴十策》救南宋,可惜遇昏官、晚节毁
建炎年间,宋高宗的朝廷驻扎在维扬(今扬州),康伯可献上《中兴十策》,条条都是救南宋的干货:
1.设坛明志,凝聚人心:请皇帝设祭坛,和大臣、军队一起穿丧服、军装,立誓一定要把被俘的徽宗、钦宗两位皇帝接回来,用“救回二圣”的目标团结所有人;
2.迁都关中,扎根抗金:建议把朝廷迁到关中(今陕西一带),在那里练兵存粮,号召河北、河东(今山西、河北)的抗金力量,制定雪耻计划——东南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地势平坦,根本没法长期立足抗金;
3.打破常规,高效治国:暂时抛开繁琐的规章制度,搞“战时快速治理”,学汉朝的做法,选天下有本事的人每天陪在皇帝身边,一起讨论国家问题、了解地方实情,不搞官僚主义;
4.放权地方,联动抗金:河北没被金兵占领的州郡,朝廷别再派官员,让当地人自己推选首领,各自保卫家乡;再派两支军队驻守要害之地当支援,在滑州(今河南滑县)设“留守府”,统一传达号令,避免各自为战;
5.精简机构,省钱办事:裁掉太监、各部门、州县的多余官员,公文尽量简化,既节省财政开支,又提高办事效率;
6.大赦天下,广纳人才:发布大赦令,让百姓和官员重新开始,过去的过错不再追究;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有本事就破格提拔,用“不计前嫌、唯才是举”收拢人心;
7.善待南迁豪杰,化敌为友:北方人躲避金兵,带着整个州郡南迁投奔朝廷的,他们的首领都是豪杰,应该封他们当将帅,不能把他们当成盗贼对待,避免把盟友推成敌人;
8.改良保甲,组织民防:调整宋朝的“保甲法”,把山东、京东(今山东、河南东部)、两淮(今江苏、安徽北部)的百姓组织起来,平时务农、战时打仗,防备金兵突然进攻;
9.恢复漕运,保障后勤:研究汉朝、唐朝的漕运(粮食水路运输)办法,在江淮地区设置专门官员,负责把粮食运到关中,解决军队和朝廷的吃饭问题;
10.广开言路,招揽贤才:允许天下人提治国建议,地方州郡收到建议后当天就上报朝廷,皇帝亲自登记查看,给有本事的人更多当官的机会,避免人才被埋没。
可惜当时的宰相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根本没采纳这些建议,实在太可惜了!
冯梦龙点评:人无完人,别因晚节否定早年远见
要说明的是,康伯可后来投靠了奸臣秦桧,被提拔为台郎(中央官员),还专门给宋高宗和太后写宴乐歌词,完全丢了名节。但他早年献上的《中兴十策》,既端正又切中要害,就算是李纲(李伯纪)、赵鼎(赵元镇)这样的抗金名相,也未必能提出比这更好的策略——难道因为他后来做错事,就否定这些有价值的建议吗?
【管理智慧】
《中兴十策》的厉害,在于“既抓人心,又抓实干”
康伯可没只喊“抗金雪耻”的口号,而是从“凝聚人心”(设坛明志、大赦纳才)、“战略布局”(迁都关中、联动地方)、“后勤保障”(精简省钱、恢复漕运)、“民力动员”(组织民防、善待南迁者)四个维度,给出了完整的“中兴方案”。要是真能落实,南宋未必会一直被金兵追着打,可惜遇到了不作为的宰相,好策略全成了废纸。
一、核心逻辑:破解“国家危难、人心涣散”,别只喊口号,要“定目标、建体系、聚力量”
《中兴十策》能成为“救亡方案”,核心是三个“务实方向”:
1.定核心目标聚人心:用“接回二圣”“雪耻抗金”当共同目标,避免朝廷和百姓一盘散沙;
2.选战略要地建根基:放弃易攻难守的东南,选关中当根据地,有险可守、有粮可种,能长期抗金;
3.放权+精简提效率:给地方自主权让百姓自主抗金,裁冗员简公文节省开支,避免官僚主义拖垮国家。
这就像现在公司遇到危机,不只会喊“渡过难关”的口号,而是定“核心业绩目标”团结员工、选“优势业务”集中发力、“简化流程+授权团队”提高效率,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二、核心启示:遇“集体危机、方向迷茫”,别空谈情怀,要“定目标、搭框架、聚资源”
康伯可《中兴十策》的思路,放到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 企业危机自救:公司面临市场萎缩,别只靠裁员节流。可以像康伯可那样,定“聚焦核心产品”的目标(类似“迁都关中”),授权部门自主决策(类似“地方自推首领”),简化审批流程(类似“精简文书”),用“破格奖励”激励员工(类似“不次登用”),从“目标、效率、人心”三方面破局;
- 社区灾后重建:社区遭遇灾害后一片混乱,别只靠政府救济。可以定“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的目标(类似“接回二圣”),让居民推选重建小组(类似“地方自推首领”),简化捐赠物资分配流程(类似“精简文书”),组织志愿者巡逻保障安全(类似“改良保甲”),靠集体力量快速重建;
- 团队项目困境:项目进度落后、成员士气低落,别只靠加班赶工。可以定“每周完成1个关键节点”的目标(类似“雪耻计”),授权核心成员负责细分任务(类似“地方自推首领”),简化汇报流程减少内耗(类似“精简文书”),用“项目奖金”激励成员(类似“不次登用”),让团队重新动起来。
简单说就是:“遇到集体危机,别沉迷于‘喊口号、谈情怀’。先定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核心目标,再搭一个‘能落地、高效率’的框架,最后聚齐‘人、钱、资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原地打转。”
【原文】康伯可
建炎中,大驾驻维扬,康伯可上《中兴十策》:
一请皇帝设坛,与群臣六军缟素戎服,以必两宫之归;
二请移跸关中,治兵积粟,号召两河,为雪耻计,东南不足立事;
三请略去常制,为“马上治”,用汉故事,选天下英俊日侍左右,讲究天下利病,通达外情;
四请河北未陷州郡,朝廷不复置吏,诏土人自相推择,各保乡社,以两军屯要害为声援,滑州置留府,通接号令;
五请删内侍、百司、州县冗员,文书务简,以省财便事;
六请大赦,与民更始,前事一切不问,不限文武,不次登用,以收人心;
七请北人避胡,挈郡邑南来以从吾君者,其首领皆豪杰,当待之以将帅,不可指为盗贼;
八请增损保甲之法,团结山东、京东、两淮之民,以备不虞;
九请讲求汉、唐漕运,江淮道途置使,以馈关中;
十请许天下直言便宜,州郡即日缴奏,置籍亲览,以广豪杰进用之路。宰相汪、黄辈不能用,惜哉!
按:康伯可后来附会贼桧,擢为台郎,两宫宴乐,专应制为歌词,名节扫地矣。然此《十策》正大的确,虽李伯纪、赵元镇未或过也,可以人废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