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路上碰见陈奶奶,正坐在石墩上绣盘扣,线在手里绕出个“凤凰眼”。“给你看我新学的花样,”陈奶奶举着盘扣,“照着那姑娘给的图谱绣的,比以前的结实。”铁雄举着鱼鳔晃:“我也买了好东西,粘镜框用的!”陈奶奶瞅着鱼鳔笑:“这玩意儿得用温水泡软了才粘得牢,我年轻时见你爷爷粘过二胡。”
铁雄蹲在工坊门口泡鱼鳔,温水里浮起层黄沫子,像熬化的麦芽糖。王师傅来的时候,见他正用竹片往裂缝里塞鱼鳔,直点头:“对,得让胶吃进木头缝里,不然白搭。”他从工具箱里翻出个小刨子,“把这铜角卸下来,刨掉点木茬,才能严丝合缝。”
铁雄握着刨子的手直抖,铜角上的螺钿被刨子刮掉一小块,心疼得直咧嘴。“没事,”王师傅捡起螺钿碎片,“回头用蛋清粘回去,看不出来。”他教铁雄给镜框打蜡,蜂蜡在布子上蹭出白沫,擦完的木框亮得能照见人影。
正忙活,穿汉服的姑娘带着相机来了,看见修好的镜框直拍:“这纹路太漂亮了,配我奶奶的老照片正好!”她突然从包里掏出个锦盒,打开是张泛黄的合影,俩梳辫子的姑娘站在海棠树下,身后的镜框跟铁雄修的一模一样。
“这是1947年拍的,我姥姥和她闺蜜,”姑娘指着照片,“镜框去年散架了,一直没修好。”铁雄眼睛一亮:“我给您修啊!保证跟新的一样!”姑娘乐坏了:“真的?修好我请你吃奶油冰棍!”
中午姑娘果然拎着冰棍来,铁雄啃着冰棍给她讲镜框的来历,讲得眉飞色舞。张伟在旁边给怀表上弦,突然说:“要不咱搞个‘老物件认亲’活动?谁有配对的老物件,都能放一起来展览。”王师傅点头:“这个主意好,我那有对民国铜烛台,说不定能找着原配的烛台座。”
说干就干,铁雄写了张告示贴在胡同口,红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家里有单只老物件的,来工坊配对,管够花瓣酱!”街坊们看了直乐,李老拎着只缺耳的青花碗来:“我这碗跟对门赵婶的是一对,当年她嫁过来时陪嫁的。”赵婶果然也端着只碗来,俩碗拼在一起,裂缝正好对上,像从没分开过。
最热闹的是刘大爷,扛着半块砚台来:“这是我爷爷当年赶考用的,另半块在他同学后人手里,去年还在电视上见过!”铁雄赶紧记下来,在砚台标签上写:“寻另一半,有龙纹图案,缺右上角。”
傍晚收摊时,工坊里摆了一溜单只老物件:孤只的银镯子、断弦的三弦琴、只剩一只的景泰蓝耳环。姑娘的合影已经装进修好的镜框,摆在最中间,旁边放着铁雄画圈的黄铜片,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把这些物件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拼起来的老画卷。
铁雄啃着最后一根奶油冰棍,舔着嘴角的甜汁说:“张哥,你看这些物件凑在一起,比单独看着热闹多了。”张伟笑了,指着那对青花碗:“就像过日子,俩人凑一起才叫家,物件也一样,成对了才有滋味。”
王师傅收拾工具时,突然说:“明儿教你修那三弦琴的弦轴,比修怀表简单。”铁雄蹦起来:“真的?我早就想试试了!”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铁皮盒,里面的铜片好像又亮了点,血点红得像颗小朱砂痣。
关门前,铁雄给每个老物件都盖了块细布,像给它们盖被子。张伟锁门时,听见“滴答”钟敲了十下,胡同里的蛐蛐开始叫,跟钟摆声一唱一和的。铁雄突然说:“我梦见那砚台找着另一半了,俩拼起来是条整龙。”
张伟笑着推他出门:“说不定真能找着。”夜风卷着槐花香飘过来,俩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踩着满地的月光往家走,心里头都盼着明天能有新物件来“认亲”。
铁雄第二天醒得比鸡早,揣着俩肉包子就往工坊冲,刚到门口就瞅见刘大爷蹲在台阶上,手里攥着那半块砚台直搓。“刘大爷,您咋来了?”铁雄把包子往他手里塞一个,“凉了,对付吃。”
刘大爷咬着包子嘟囔:“睡不着,总琢磨那砚台。昨儿跟老战友打电话,他说他女婿家好像有半块,也是龙纹的,让我问问。”正说着,他手机响了,接起来听两句突然蹦起来,“对!右上角缺一块!对对对!有龙纹!”挂了电话直拍大腿,“找着了!那小子说下午就送过来!”
铁雄乐得直蹦,差点撞翻门口的工具箱。王师傅来的时候,见他正给三弦琴换弦轴,手指被弦勒出红印子也不管。“悠着点,”王师傅递过块松香,“这弦轴得用松香擦,才不打滑。”他指着琴身上的刻字,“你看这‘张记’,当年这条街就他一家做乐器的,手艺好着呢。”
铁雄拿着松香往弦轴上蹭,蹭得满手白末子。穿汉服的姑娘抱着相机来的时候,正撞见他对着三弦琴发呆。“咋了?修不好?”姑娘举着相机拍琴身的刻字,“我姥姥说她年轻时听过这琴,拉《二泉映月》特别带劲。”铁雄挠挠头:“弦轴太松,总跑调。”
王师傅接过琴,往弦轴眼里塞了点纸团:“老法子,纸团能撑住劲。”他拨了下琴弦,“哆”的一声,音准得很。铁雄拍着手笑:“比502管用!”姑娘趁机咔嚓拍照:“这才叫修文物,带着烟火气。”
中午刚过,刘大爷的老战友女婿就来了,捧着个红布包,手都在抖。打开一看,半块砚台裹在布里,断口处的龙纹正好跟刘大爷的对上,拼起来是条完整的龙,尾巴还卷着朵祥云。“我爷爷说这是当年跟刘大爷爷爷一起买的,”小伙子眼圈有点红,“说等他俩中了举,就用这砚台写谢恩信,结果俩都没中……”
刘大爷摸着拼好的砚台,指腹蹭过龙鳞,突然抹了把脸:“这老东西,比人靠谱,分开这么多年还能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