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魏砥 >   第487章 功高震主?

---

建业城的欢庆持续了数日,秦淮河上的画舫夜夜笙歌,仿佛要将战争带来的所有阴霾一扫而空。巢湖大捷的余晖照耀着吴公国,陆逊的声望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陆神君”、“算无遗策”之名不仅在江东传颂,甚至随着商旅和细作,传到了许都和汉中。

盛大的凯旋仪式在城外举行。陈暮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当陆逊一身朴素的戎装,骑着白马,在黄忠、文聘、全琮等将领的簇拥下,缓缓行来时,道路两旁的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大都督!”

“万胜!”

声浪如潮,震耳欲聋。陆逊面色平静,于马背上向两侧百姓微微颔首,并无半分骄矜之色。他目光扫过迎接的队伍,在陈暮身后那些江东老臣的脸上,看到了欣慰,看到了敬畏,但也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与隐忧。

陈暮亲自上前,扶住正要下马行礼的陆逊,朗声道:“伯言力挽狂澜,保全社稷,此功震古烁今!孤心甚慰!今日不必多礼!”他握着陆逊的手,一同登上高大的御辇,在万千军民的目光注视下,并肩驶入建业城。这是一种极其殊荣的象征。

武德殿内,封赏大典隆重举行。陆逊加封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赐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其封邑更是累增至万户!黄忠、文聘等将皆有厚赏,连魏延也在一片复杂的目光中,接过了恢复征西将军印绶的诏书。

然而,就在这一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况之下,阴影已然滋生。

夜,吴公宫赐宴。丝竹悦耳,觥筹交错。陆逊作为主角,自然成为众人敬酒的焦点。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淡泊与克制,酒至微醺便不再多饮,言辞谨慎,对各方赞誉均谦逊以对。

席间,张昭、顾雍等老臣与陆逊交谈,言语间虽多是祝贺,却也隐晦地提及“持盈保泰”、“君臣相得”之语。陆逊皆恭敬应答,表示绝不辜负主公信重,必当竭尽全力,匡扶社稷。

而当魏延端着酒樽,脚步略显虚浮地走过来时,气氛则变得有些微妙。

“陆大都督!”魏延声音洪亮,带着几分酒意,将酒樽举到陆逊面前,“恭喜大都督立下不世之功!威震天下!我魏延,佩服!来,我敬你一杯!”

他这话听起来是祝贺,但那声“大都督”叫得格外响亮,语气中也听不出多少真诚的佩服,反而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挑衅。

陆逊平静地举起酒杯:“文长将军勇冠三军,历阳夜袭,搅乱张合,亦是功不可没。同饮。”

两人对饮一杯。魏延放下酒杯,盯着陆逊,忽然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酒气问道:“大都督,末将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

“文长请讲。”

“当日末将在历阳,欲出击巢湖,大都督严令禁止。而后末将违令夜袭张合,大都督亦未派一兵一卒接应,直至黄老将军出动……莫非,在大都督的棋局中,我魏延和那数千弟兄,从一开始,就是可以随意舍弃的诱饵?”

这话问得极其尖锐,甚至可以说是无礼!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黄忠在一旁眉头紧皱,想要开口制止。

陆逊看着魏延那双因酒意和激动而有些发红的眼睛,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文长将军,兵者,诡道也。为将者,需知全局,而非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一兵一卒之伤亡。当日若允你出击巢湖,正中曹真下怀,必陷重围。你夜袭张合,虽违军令,然确实起到了吸引敌军注意、扰乱其部署之效。至于接应……时机未至,岂能妄动?”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点明了魏延行动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又强调了全局指挥的权威,最后那句“时机未至”更是隐含深意——你魏延的行动,也在我的计算之内。

魏延听完,脸色变幻,最终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抱了抱拳:“大都督深谋远虑,末将……受教了!”说完,转身大步回到自己座位,勐地灌下一大口酒。

这场小小的风波虽然过去,但殿中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一丝寒意。陆逊的权柄和智谋令人敬畏,而魏延的桀骜与不满也显而易见。这对将帅之间的矛盾,并未因共同胜利而消弭,反而似乎更深了。

与建业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许都一片愁云惨淡。

曹丕病卧在床,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巢湖惨败的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本就因沉迷酒色而亏空的身体。御榻前,太子曹叡、司马懿及几位重臣侍立,气氛凝重。

“陛下,保重龙体啊……”司马懿跪在榻前,声音悲切。

曹丕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司马懿,嘴唇翕动,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最终,他手臂无力垂下,闭上了眼睛。

“陛下!”

“父皇!”

殿内顿时哭声一片。魏文帝曹丕,这位逼迫汉帝禅让、开创曹魏基业的君主,在壮志未酬的巨大打击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终,年仅四十岁。

太子曹叡在司马懿等人的拥立下,继位为帝,是为魏明帝。但新帝年幼(时年二十二岁,但在当时语境下可视为年轻),威望不足,朝局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曹叡看着跪伏在地的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知道,父皇晚年对司马懿已心生猜忌,但如今朝中能倚仗的重臣,却又离不开此人。

“仲达请起。”曹叡声音带着一丝稚嫩,却努力保持威严,“先帝骤崩,国赖长君。如今江东气焰嚣张,西蜀虎视眈眈,大魏正值多事之秋,还需仲达竭诚辅左,共度时艰。”

司马懿深深叩首,语气沉痛而坚定:“老臣蒙先帝殊遇,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陛下放心,江东之辱,臣必铭记于心!然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与民休息,积蓄国力。待时机成熟,必雪前耻!”

他这番话,既表了忠心,也暂时压下了立刻报复的冲动,显得老成谋国。曹叡微微颔首,但心中对这位功高盖主、心思深沉的托孤重臣,已然埋下了戒备的种子。

曹丕的死讯和曹叡的登基,很快传遍四方。对于江东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年轻的皇帝,内部可能的权力斗争,都会牵制曹魏的精力。

陈暮在建业得知消息,对庞统、徐庶笑道:“曹丕已死,黄口小儿继位,司马懿虽奸猾,然其势孤,魏国短期内当无力大举南侵矣。此乃天助我江东!”

然而,庞统却提醒道:“主公,曹叡虽幼,然观其应对,似非庸主。司马懿更乃心腹大患,其隐忍歹毒,尤胜曹丕。我等万不可掉以轻心。当趁此良机,加速整合内部,稳固新政,方为长久之计。”

陈暮深以为然,目光再次投向了江北和朝堂。外部的威胁暂时减轻,内部的整合与矛盾,便凸显出来。

汉中,丞相府。

诸葛亮看着手中关于曹丕病逝、曹叡继位以及江东大肆封赏的情报,神色平静,唯有羽扇轻摇的节奏,似乎比平日稍快了一丝。

“曹丕竟就此去了……可惜。”他轻轻叹息一声,不知是惋惜对手的早逝,还是遗憾失去了一个可资利用的乱源。“曹叡继位,司马懿权重,魏国朝局,恐生波澜。”

马良在一旁道:“丞相,此确乃良机。魏国新丧,主少国疑,若我军此时北伐……”

诸葛亮摇了摇头:“时机未至。曹真新败,魏军东线精锐受损,然其中原、关中根基未动。司马懿用兵,最善防守反击。此时北伐,正中其下怀,彼可借国丧之机,凝聚人心,以逸待劳。我军虽得陇右,然南中初定,交州之事亦牵扯江东精力,尚未到全力北进之时。”

他走到巨大的天下舆图前,目光掠过江东:“陆伯言经此一役,威望无两,然其功高震主,古之常理。陈暮虽雄主,然其麾下派系林立,岂能容一外姓之臣权柄如此之重?更何况,还有魏延这等勐虎在侧……”

马良恍然:“丞相是说,江东内部,或将生变?”

诸葛亮羽扇微顿,不置可否:“且静观其变。令细作多加留意建业动向,尤其是陆逊、魏延,以及江东那些世家大族的反应。另,告诉李严,荆州方向,可稍作缓和,示之以弱,让江东以为我无意东顾。”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陇右,那片他魂牵梦萦的土地。“我们的重心,仍在陇右。积蓄粮草,训练士卒,等待……那个最佳的时机。”

对于诸葛亮而言,江东的内耗,或许比一场直接的胜利,更能为他未来的北伐创造有利条件。

正如诸葛亮所料,江东内部的暗流,在胜利的狂欢之后,开始更加汹涌地激荡起来。

首先发难的,并非直指陆逊,而是指向了其推行的新政,尤其是触及了众多利益的江北新政。

以全瑞、以及一些在江北利益受损的家族为代表,开始暗中串联,鼓动朝中御史言官,上奏弹劾江北都督府“行事酷烈”、“与民争利”、“苛察过甚”,导致“民怨沸腾”,甚至隐隐将之前魏延违令之事,也归咎于陆逊“御下无方”、“不能服众”。

这些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陈暮的御桉。他们不敢直接攻击陆逊的赫赫战功,便从其执政的“瑕疵”入手,试图一点点削弱其威望和权柄。

与此同时,关于魏延在庆功宴上对陆逊“不敬”的细节,也被有意无意地放大和传播开来。军中一些同样对陆逊严苛军法不满的骄兵悍将,以及一些本就与魏延交好、认为其受了大委屈的官员,开始为魏延抱不平,认为陆逊“不能容人”、“嫉贤妒能”。

两种声音看似不同,一者攻讦新政,一者同情魏延,但其背后指向的目标,却隐隐重合——那就是权倾朝野的大都督陆逊。

魏延本人,在官复原职后,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孤傲。他拒绝了大部分宴请,除了操练本部兵马,便是闭门不出。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那平静表面下压抑的火山。陆逊那日宴会上“时机未至”的回答,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他始终认为,陆逊是故意看着他去送死,用他和数千弟兄的血,来铺就自己的功勋之路。

而陆逊,对于朝中的暗流和军中的非议,似乎毫无所觉。他依旧兢兢业业地处理军政事务,推行新政的步伐并未因谤议而放缓,对江北的防务更是没有丝毫松懈。他只是向陈暮上了几道奏折,自陈执政或有“操切”之处,然皆为固本培元、强国安民之必需,请求主公明察。

陈暮看着手中双方或明或暗的较量,眉头深锁。他深知陆逊的重要性,也明白新政对于吴国未来的意义。但朝野的平衡,人心的向背,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魏延这头猛虎,若不能妥善安抚,必成心腹大患。

这一日,他单独召见了庞统。

“士元,如今朝中舆情,于伯言颇为不利。文长之心,亦难以安抚。长此以往,恐生内隙。你以为,孤当如何处置?”

庞统沉吟良久,缓缓道:“主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都督功高,招致非议,亦在所难免。然其心皎皎,其才盖世,乃国之柱石,绝不可动摇。至于魏文长……其性如烈火,需以恩义结之,以规矩束之。或可……将其调离江北,另委重任,既可发挥其才,亦可暂缓其与大都督之矛盾。”

陈暮若有所思:“调离江北?调往何处?”

庞统目光闪动:“交州新定,贺齐将军老成持重,然开拓进取或显不足。西线荆州,面对蜀汉,亦需勐将镇守……或可询其本人之意。”

陈暮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思路。将魏延这颗不安分的棋子挪开,或许能暂时缓解江北的将帅矛盾,也给朝中那些攻讦陆逊的人一个交代。但,魏延会接受吗?将他调离对抗曹魏的第一线,他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明升暗降的排挤?

功高震主,将帅失和……胜利带来的并不总是团结,有时反而是更深刻的裂痕。陈暮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岔路口,接下来的抉择,将深刻影响吴国的未来。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