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方案确定后,王老板热情地邀请曾曦晴和周娉婷参观车间,更直观地给两人展示了“天赐服饰”的生产线和工艺。
嘈杂而有序的车间里,周娉婷不时停下脚步,观察工人是如何操作双针车压线,如何熟练地处理拼接处,时不时的还拿起半成品仔细查看线迹和内部做工。
在裁床、缝纫、熨烫、质检等一道道工序直观的展示下,周娉婷对“生产”有了更为具体的概念。
参观完毕,已是傍晚。
奔驰车平稳地行驶在返回金城的国道上,车窗外是冬日傍晚的景色,田野和远山都笼罩在一片静谧的灰蓝色调中。
车内,经历了半天嘈杂车间考察的周娉婷,此刻正沉浸在一种全新的思绪里。
曾曦晴看着儿媳若有所思的侧脸,温和地开口:“怎么样,娉婷?今天去车间里实地看了一圈,你有什么想法?”
周娉婷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却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妈,这办厂和我之前的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以前我觉得‘办厂’不过就是租个厂房、买些机器、招些工人干活。今天看了才知道,这里面简直是一个小世界,一环扣一环,哪一环没扣上,都可能出问题。”
曾曦晴微微一笑,她知道此时正是引导的最佳时机。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语气沉稳而清晰,开始为儿媳勾勒出一幅更具体系性的蓝图:“娉婷,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说明今天的收获还不错。我们办一个厂,尤其是想办成能长久、能立得住的厂,绝不是头脑一热就能成的事。它必须得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和规矩,妈今天跟你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闻言,周娉婷立时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婆婆。
眼前这位可是自己最好的启蒙老师。听予默说,婆婆她在没退出生意场之前,手段可是比公公还要老练呢。
“这第一桩,也是最基础的,就是‘立项与筹划’。”
曾曦晴斟酌了一番后,缓缓开口,“你得先有清晰的目标。比如我们现在,目标就是做高质量、合规的校服。围绕这个目标,你要去估算需要多大的投资?厂房要多大面积?选址在哪里交通方便又成本合适?这些都要写进详细的计划书里,甚至要请专业的人帮忙测算。”
周娉婷听得屏息凝神,这和她当初盘算着租个小门面、进多少货的思维完全不同。
“第二,是‘注册与建章立制’。”
曾曦晴继续道,“你得给你的厂子一个合法的‘身份’,就像我们前几天去工商局注册‘晨曦制衣’一样。然后,诸如:财务制度的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质量检验标准、工资福利的初步设定等规章制度要跟上。这些白纸黑字的规矩,是厂子后续能稳定运行的骨架,一开始就得立起来,免得日后出乱子。”
“第三,就是‘硬件投入’。”
曾曦晴捋了一下额前的碎发,继续说道,“关于机器、设备、生产线。买什么样的设备,投多少钱,招什么样的人来操作和维护,这些都要匹配你的产品规划和资金实力。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抠抠搜搜影响质量和效率。”
“第四,是‘供应链搭建’。”
曾曦晴强调道,“这可以说是一个厂的‘命门’所在!面料从哪里进?辅料如:线、扣子、拉链找谁家?供应商可不可靠?价格稳不稳定?质量过不过关?能不能及时供货?哦,对了,今天王老板提到的那个面料供应商,你就要留心记下,这些都是未来你可能需要打交道的资源。”
“第五,是‘生产与品控’。”
曾曦晴语重心长道:“娉婷,你自己一定要去详细了解制作流程,比如:怎么把料变成合格的货、怎么安排生产计划、每个环节的负责人是谁、质量检查的关键点,还有万一出了问题要怎么追溯、怎么返工……这些流程必须清晰严格,半点都马虎不得。校服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质量就是生命线。”
“第六,是‘销售与回款’。”
曾曦晴看着儿媳一脸的求贤若渴恨不得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我们把货生产出来,不光得卖出去,还得把钱给收回来。这就是你熟悉的领域了,但面对学校、教育局这样的单位,和你以前做散客零售又是不太一样的。你要考虑的是:合同怎么签?付款方式怎么谈?售后怎么保障?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慢慢摸索和学习。”
周娉婷一脸正色的点了点头。
“最后,还有看不见但极其重要的‘内部管理’。”
曾曦晴总结道,“厂子里几十上百号人,怎么管?生产进度怎么跟进?成本怎么控制?资金流怎么保障?这些我们需要请专业的会计、出纳,也需要你自己慢慢学会看报表,看懂账目,做到心中有数。”
曾曦晴说完,温和地看着周娉婷:“妈跟你说这些,不是要你现在就全部掌握,而是要你心里有个大概的谱。知道办一个厂需要考虑多少方面,需要学习多少新东西。别被吓到,但也别想得太简单。”
周娉婷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却越发亮了起来:“妈,我不怕。您这么一梳理,我心里反而透亮了很多。我知道路很长,要学的东西很多,但至少我知道该往哪些方向去努力了。先从这次和王老板合作开始,把他厂子里这套‘生产与品控’的流程摸熟吃透!”
曾曦晴满意地笑了:“对,妈就是这个意思。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妈和家里,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车窗外,天色已暗,远方的金城灯火渐次亮起,如同指引方向的星辰。
周娉婷感到,一条远比她过去任何经历都更复杂、也更广阔的道路,正在婆婆的指引下,于她眼前清晰地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