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如果真能如皇上所说,借此增强实力,未来抢到更多的蛋糕,那对他们也是有利的。
眼见利益杠杆发挥了作用,众人脸上的怨气基本消散,皇太极终于抛出了最后,也是关于权力核心的定心丸:“至于诸位最为忧心的,汉军势大,反客为主的问题……”
他微微一笑,语气笃定,“朕早已思虑周全。组建汉军八旗,其各级官佐的任命,尤其是固山额真(旗主)、梅勒章京(副都统)等关键职位,半数以上必须由朕信赖的满洲大臣、将领出任!
甲喇章京(参领)、牛录章京(佐领)等中下层官职,亦需大量委派满洲军官充任,以确保指挥权牢牢掌握在我满洲手中。
汉军八旗的物资调配、粮饷发放,仍由朝廷统一掌管,如此层层节制,核心在握,可保无虞。”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满洲贵族们最后的疑虑,连人事和后勤这两大命脉都考虑得如此周密,确保满洲的绝对控制权,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充分说明皇太极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断,并且决心已定。
到了这一步,满清王公贝勒们再无任何反对的理由,或者说,失去了反对的勇气和基础。
他们纷纷再次躬身,这一次的声音显得真诚了许多:“皇上圣明!臣等再无异议,愿全力支持汉军八旗之组建!”
皇太极看着终于达成一致的满殿亲贵,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场关乎大清未来战略方向的内部博弈,终于以他的胜利而告终。
扩建汉军八旗的国策,就此定音。
然而他也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后续如何具体组建,如何平衡新旧势力,如何让这支新军形成战斗力,还有无数的难题等待着他去解决。
清宁宫夜宴,随着皇太极恩威并施、济尔哈朗率先表态、多铎关键时刻的投桃报李,以及最终关于利益分配和控制权的明确承诺,原本弥漫于满洲王公贝勒间的抵触与疑虑,终于被暂时压了下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眼见大局已定,人心初步收拢,皇太极深知需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共识。
他再次端起酒杯,目光沉静而有力地扫过在场每一位宗亲贵胄,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染力:“诸位王公贝勒,方才朕所言,绝非虚言诓骗。
我大清欲成千秋伟业,入主中原,面临的挑战远超以往,我满族战士固然勇悍绝伦,弓马天下无双,然人口终究远逊于汉人亿兆之众,此乃客观事实,无法回避。”
他停顿片刻,让话语深入众人之心,继续说道:“正因如此,我大清上下,从朕到每一位贝勒,再到每一位披甲的勇士,必须摒弃前嫌,团结一心!
不能再有如以往部落林立的旧习,不能再有只顾自家旗份利益的短视!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将所有的力量,无论是满洲的、蒙古的,还是愿意归附的汉人的力量,都汇聚起来,指向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打破困局,逐鹿中原,开创我大清万世不移之基业!”
皇太极将酒杯高高举起,声音激昂起来:“这杯酒,朕敬诸位!敬你们对大清的不离不弃,敬你们为今日之共识所做的让步与担当,更敬未来——那个在我等齐心协力之下,必将实现的一统天下的大清!”
“敬皇上!敬大清!” 在皇太极极具煽动性的言语和描绘的美好蓝图下,加之先前已得到了利益不受损的保证,殿内众人,无论内心是否还有保留,此刻都纷纷起身,高举酒杯,齐声呼应。
觥筹交错间,至少表面上呈现出一派君臣和睦、齐心协力的景象。
这场关乎大清战略转向的内部风波,暂告平息,接下来的,将是更为繁杂和具体的落实工作。
时光流转,镜头转向西安秦王府。
时间已至一月二十八日,经过近一月的精心调养,张行的身体终于彻底康复,恢复了日常的政务处理。
这日,他正在书房翻阅文书,侍卫通传,陕西巡抚李玉横在外求见,并带来了武承哲。
“宣。”张行放下手中的笔。
李玉横与一位身着儒衫、气质沉稳的中年人一同入内。
那中年人自然是武承哲,他见到张行,立刻躬身行礼,姿态恭谨:“草民武承哲,拜见大王,恭贺大王凤体康复。”
张行微微抬手,语气平和:“不必多礼,武先生,考虑多日,可想好了去处?”他直接切入主题,对于武承哲这样的人才,他希望能够人尽其用。
武承哲略微斟酌了一下言辞,回答道:“回大王,前些时日,承蒙李巡抚点拨,与下官探讨了去向,李巡抚建议下官前往新设的察哈尔府任职。
只是……当时大王您凤体欠安,吏部言明需待大王康复后定夺,故而拖延至今。”他话语中带着谨慎,并未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按照大夏正常的官职任免流程,一个府一级的官员任命,吏部完全有权决定,无需惊动张行这位最高统治者。
但武承哲的情况确实特殊,他乃是已故名臣武之望之子,在关中士林和民间颇有声望,其两位兄长仍在明朝为官,他本人又是大夏主动征辟却未曾回应的对象。
如今他愿意出仕,但其身份敏感,安排何处、任何职,都需权衡考量,陆梦龙不敢擅专,决定请示张行。
只是恰逢张行病重休养,此事便拖延了下来,直到今日才由李玉横亲自带着武承哲前来面见。
然而,对于吏部初步拟定的察哈尔府任职建议,武承哲内心是有些抗拒的。
察哈尔府是大夏新设立不久的行政区划,目前主要居民是归附的察哈尔部众。
让他一个汉人,还是出身关中士绅家庭的汉人,去往一个以蒙古族为主、各方面都处于草创阶段的新辟之地任职,他内心深处不免有些文化和环境上的隔阂与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