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我想做一点青团和蒿子粑粑,还缺点材料!”我尴尬开口。
正巧这时,芳婶子来找李婶,闻言就对我说:“还缺啥?没有的去我家拿也是一样的!”
我两眼放光,立马开始细数我缺的材料:“还缺点糯米粉、白糖、芝麻,最好能有花生碎,还有擂钵。做蒿子粑粑还差点米粉和腊肉。”
芳婶子听完都愣了愣,充满怀疑的问道:“那你都有啥?”
“有艾草和蒿子。”
“那你这跟什么都没有有什么区别?”
我尴尬地脚趾抠地,但她说的都对,我无力反驳。还是李婶子拿胳膊肘碰了碰芳婶子,示意她别说了。
芳婶子这才反应过来,说没事,婶子就是心直口快,你别介意。
又急匆匆地走了,说等她一下。
李婶子在家里翻找一番,找出一小布袋米粉和一小袋花生。
青团的材料不够,我打算先做蒿子粑粑。
先将洗干净的蒿子焯水去除涩味,再切碎,加米粉和盐一起拌匀,再加水和面,醒一会儿面团。
面团醒好之后,加入炒好的腊肉碎,拌匀。
最后取一个面团揉圆按扁,放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
第一锅蒿子粑粑出锅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递给李婶尝鲜。李婶尝了之后直呼好吃,又说我这个手艺都可以去镇子上卖了。
我闻言,眼前一亮,正愁没有挣钱的本事,现在就有了机会。
正巧这时,芳婶子也来了,还带来了糯米粉和芝麻。
我热情的给芳婶子递过去一个蒿子粑粑,芳婶子也说好吃,但是用油煎有点太费油了,问我能不能改成上锅蒸。
我觉得也有道理,“等我回去再想想改良一下。”
下午的时候,我又做了一锅青团。将上午摘得艾草洗干净,捣出汁水,加入糯米粉里和面。醒面之后再在面团里包上芝麻碎或者花生碎,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
李婶子和芳婶子吃完都觉得好,刚好李叔和两个儿子回来,吃完也觉得可以。李胜更是连吃了好几个。
我把想去镇上卖青团和蒿子粑粑地想法跟大家说了之后,大家都觉得可行。
李家大哥又说:“我们觉得可行,还得看人家买不买。所以,我们还是明天先去镇子上看看,打听打听,如果可行就做一点去卖。”
李家大哥说得对,条理又清晰。
李叔当即决定说本来过几天也要去镇子上卖竹笋,不如就明天去,把剩下的这些都带上,如果卖得出去,再考虑下一步。
想着要拿去卖的话,品相上还得再好看一点。
我又去村里转了一圈,发现了浆麦草。我记得以前的青团下面就是垫的这个叶子,可以避免青团粘底,看起来颇有几分情趣。
我摘了一些叶子回去,将青团和蒿子粑粑的下面都垫了一张浆麦草的叶子。又拿了干净的盘子装好,用布盖着,避免落了灰。
想了想,又将没煎过的生胚也装了一盘,明天一起带上去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