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我躲在厨房里研究新的点心。田九云、田福和元宝他们都是我的试吃大军。
第一日做的薄荷松糕。薄荷叶捣出汁水,用纱布筛去叶渣,再将汁水与调配好的米粉混合均匀,我是用手慢慢轻捻,确保所有的粉都融合了薄荷的汁液。再用极细的筛子将混合好的米粉细细地筛一遍。最后一层白色的米粉上面加一层淡绿色的米粉,整理平整后盖上纱布,上锅蒸一炷香的时间就好了。
我在米粉里面加了一点糖水,这样蒸出来之后的松糕会有淡淡的甜味。若还是觉得口味太过清淡,可以装盘之后在上面淋上一勺桂花蜜。夏天泡上一壶红茶或是乌龙茶,再搭配一碟子薄荷松糕,养眼又好吃。
若是客人不喜欢薄荷的味道,用荷花或是桃花做成其他味道的松糕,也是可以的。主要是色泽淡雅,看起来清爽。
第二日做的是荷叶山药凉糕。将荷叶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得到一碗荷叶汤。再将准备好的马蹄粉和山药粉混合均匀,倒入一半的荷叶汤,搅拌成稀糊状。再将剩余的一半荷叶汤加少许冰糖煮开,冲入刚做好的稀糊里,并且不停的搅拌,直至稀糊变成顺滑的浓稠状面糊。再将面糊倒入模具中,再放进冰凉的地方冷冻直至凝固脱模。
这份凉糕的成本太高,我斥巨资买了两块冰,切碎之后放进了自制的土冰箱里,再将做好的凉糕放进去冷藏至脱模。原材料的成本倒还好,只是冰块不便宜,购得渠道也不多,有点麻烦。
出乎意外的事,凉糕做出来的效果好,试吃的人吃完总还想再来两块。凉糕软糯却不粘牙,夏天吃冰爽过瘾。我特地加了山药粉,养胃健脾,即便是凉糕,对身体也没什么损害。
第三日做的是桂花酒酿软酪。软酪最简单的是制作表皮,只需要将糯米粉和淀粉混合均匀,加入牛乳和细糖,搅拌至无干粉的状态,上锅蒸熟,即可备用。
桂花酒酱内馅也不难做,只需要将桂花、酒酿和淀粉倒入锅中,再小火煮至浓稠,再盛出来当入加了冰的土冰箱冷藏就可以了。
麻烦的是奶酪,要将牛乳放进锅里小火慢熬,期间需要不停的搅拌,避免糊锅和粘底,最后才能到一点点的奶酪。
包馅的过程是极其简单的,首先只需要将最好的糯米皮拉扯翻转,直至它变得有弹性有韧劲,再分成小剂子。用擀面杖把小剂子擀成圆形,期间需要洒一些熟糯米粉防粘,放入小碗中,再依次挤入奶酪和桂花酒酿两种内馅。最后像包包子一样把表皮包好,翻转过来避免看到褶皱影响卖相。
软酪若是要外形好看些,可以在中间的位置轻轻按压一下,看起来便会更加好看。
软酪的制作比较麻烦,又不及大写的点心铺子里做得好,所以被摒弃了。重点还是做一些薄荷松糕和荷叶凉糕来卖,销量也还可以,但进店的客人少了许多,还得另想别的办法才行。
夏季只有简易的土冰箱,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做,要么是材料达不到,要么是温度达不到。我去市场转了一圈,也没遇到什么有趣稀奇的原材料。
出市场的时候我买了两斤鸡爪、一斤鸭爪,夏季天热胃口差,我准备做一点凉拌鸡脚来吃和鸭脚来自己吃。这样的边角料没有什么肉,基本不会有人买来吃,穷人不想买,富人嫌它腥气重,刚好我遇到,算是捡漏了。
洗干净的鸡脚和鸭脚剪去指甲,加葱、姜、花椒和黄酒下锅焯水,撇去浮沫后转小火煮半柱香的时间。捞出之后过凉水里泡一小会儿,如果是放冰水里投凉更好,但冰贵,我舍不得,只能放凉水里,多换几遍水。
投凉的时候准备酱料,多是现有的一些材料,姜片、蒜片、辣椒、泡椒、糖和盐、酱油和白醋。最后加一点泡椒水和凉白开,没过食材就可以。盖上盖子放进土冰箱里,等待入味。
我还拿了一半的鸡脚做了蒜蓉辣椒拌的,这个要比泡的辣一些,一起放进土冰箱里等待入味。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端出来大家一起吃。本来大家对这种没什么肉的小吃没什么兴趣,谁知啃了一只鸡脚之后停不下来,想在啃第二只。
鸭脚的味道要比鸡脚更有韧性,在现代这也是风靡一时的小吃,后来鸭脚和鸡脚的价格都贵了起来。
两盆吃完,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最后还是田九云总结道。“好吃是好吃,成本也便宜,要是能当小菜卖也不错。只是吃起来麻烦,用手拿着啃,咱们自己人无所谓,客人这样吃显得不太斯文。”
“可以去骨”,我看着她说,“你要是愿意,可以做无骨鸡爪和无骨的鸭爪,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去骨?这玩意儿还能去骨?”田福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我。
“倒是可以去骨,只是比较麻烦,但若是熟练了应该会比较快。”我回答道。
“要不明天咱们再买一点,让后厨的师傅们试一试,若是可以去骨,咱们也可以卖的贵一些,把成本补回来就是。”
没想到第二天,店里客人不多,我们几个无事都围在厨房里,一人一把小刀练习去骨的技术。田福是第一个放弃的,“姐,这活我真干不了,我这去骨比狗啃的还碎,我自己都不乐意吃,我先撤了,我去前面帮忙去了。”
尽管我们几个女孩子平心静气,最后也没得到一个完整的鸭爪,鸡脚还好一些,至少整体看起来没那么碎。
我们最终决定放弃了。
只做一些凉拌黄瓜、凉拌莲藕这样的小菜,也很好卖。偶尔也会再做一些鸡脚和鸭脚,但都是自己吃,也就不再纠结去骨的事情。
翠峰湖的游客少了许多,有也是在早上或者傍晚,店里的生意差了许多。
我给大家买了小草帽,在上面加上了青云渡的标志。早晚的时候,我们都戴着小草帽,推着小推车,沿着湖边卖一卖绿豆汤,给客人们解暑。
我们的绿豆汤熬得出了沙,还加了百合和冰糖,用竹筒装好,五文钱一竹筒。倒是好卖,只是不挣什么钱,就当是打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