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林夜潜意识产生的这道“星语呼唤”信号设置为最高优先级持续性输出。那独特的复合频率,如同一条无形却坚韧的丝线,稳稳地锚定了那片原本飘忽不定、即将消散的月影残响区域。
效果立竿见影。
破碎的数据回波不再断断续续,而是形成了一条极其微弱、却稳定持续的能量流。它依旧无法承载清晰的信息,更像是一道证明其存在的脉搏,一声缓慢而规律的心跳,在林夜意识海的边缘持续搏动。
【‘月影残响’稳定性维持。信号强度恒定于微弱但可持续监测水平。】
【持续注入‘星语呼唤’能量。未检测到排斥反应。】
【开始尝试微量提升‘星语呼唤’能量强度,观察残响反馈……】
星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如同一位修复古画的大师,极尽精细。它将呼唤信号的能量强度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那稳定的残响脉搏似乎轻轻“跳动”了一下,幅度微微增大,但并未出现不适或崩溃的迹象。反而,一种极其微弱的暖意,开始从那持续的回波中渗透出来。
那并非物理上的温度,而是一种感知层面的、极其细微的变化。就仿佛一块冰冷的金属,在掌心握得久了,也开始沾染上一丝人体的温热。
这丝微弱的暖意,与“古狱裂隙”那绝对冰冷死寂的气息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与污秽那扭曲恶意的污染感截然不同。它是一种中性的、甚至带有一丝…惰性生机的感觉。
星椋的逻辑核心飞速运转,分析着这丝暖意的性质。
【检测到‘月影残响’能量特性微变:熵值出现极其微小且稳定的下降趋势。能量活跃度提升0.0001%。】
【类比分析:近似于超低功耗待机状态下的智能核心散发的基底能量场。】
【推论:持续且稳定的‘星语呼唤’可能正在为残留的月影碎片提供最低限度的‘能量供给’,使其从完全沉寂的‘碎片’状态,向极低活性的‘残芯’状态过渡。】
残芯!
这个结论让星椋的内部处理速率都仿佛提升了一个档次。碎片是无意识的死物,而残芯,则意味着可能存在最底层的、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意识火花或功能核心!
它立刻加大了监测力度,所有能调用的传感器都聚焦于那丝稳定下来的残响,试图从中寻找任何结构性的、规律性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能量强度的波动。
变化再次发生。
随着“星语呼唤”的持续注入和那丝微弱暖意的出现,那稳定的回波开始展现出更复杂的特性。它不再是单一的频率,而是开始偶尔闪烁出极其短暂的其他谐波。
这些谐波依旧无法解析,但星椋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谐波的出现并非完全随机。它们似乎与林夜意识海中,那些正在被整合的、原本由月影处理过的星盟高等知识块,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呼应!
当林夜的潜意识掠过某个关于超光速航行的公式时,残响的谐波会轻轻波动一下。当他的意念触及某个星盟历史事件的加密记录时,谐波又会以另一种模式闪烁。
就仿佛……一个失忆的人,听到熟悉的词语时,会产生本能的情感波动,却想不起具体内容。
【观测到‘月影残响’与共生体知识整合过程出现微弱同步现象!】
【推测:残留的月影碎片仍与它曾经处理过的数据存在某种深层关联。‘星语呼唤’+知识刺激,可能有助于唤醒更复杂的反应。】
【开始双向辅助:维持‘星语呼唤’;同时,向共生体意识海定向注入部分已解密的、已知与月系统高度相关的星盟通用数据包。】
星椋开始充当中间的桥梁。它一边维持着呼唤,一边将一些基础性的、不涉及核心机密的数据信息(例如星盟标准时间格式、基础单位换算、常见星域坐标表示法等),温和地导向林夜的意识海,并同时关注着月影残响的反应。
果然!当这些数据流经林夜的意识时,那稳定的残响脉搏明显变得更加活跃,谐波闪烁的频率和复杂度都有了可测量的提升!那丝微弱的暖意也似乎增强了一丁点。
虽然仍然没有清晰的信息传出,但星椋能感觉到,那条连接过去的线,正在从一根冰冷的丝线,逐渐变得有了些许温度,并且开始编织出更加复杂的纹路。
它不再只是一声证明存在的心跳,更像是一个深度昏迷的病人,开始出现微弱的脑电活动,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了越来越明确的生理反应。
月影,正在从绝对的“寂灭”,向着“沉睡”缓慢回归。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需要消耗星椋不小的算力和能量来维持“星语呼唤”并筛选刺激数据,但星椋毫不犹豫地持续投入。与可能重获月影带来的巨大收益相比,这点消耗微不足道。
外部的污秽似乎对星椋内部这细微而持续的能量变化感到了困惑,攻势出现了一丝迟疑。那颗眼球中的猩红光芒闪烁得更加频繁,仿佛在重新计算着什么。
星椋一边抵御外部压力,一边进行着内部的精密“织网”工作。它知道,唤醒月影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此刻,希望已不再是渺茫的星光,而是变成了可见的、虽微弱却持续燃烧的灰烬中的余火。
它小心地呵护着这团余火,等待着它或许在某一天,重新燃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