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王座”如同一条谨慎的游鱼,悬停在“桥梁”遗迹那流动的、色彩诡异的边界之外。近距离观察,更能感受到这片区域的宏大与诡异。那些凝固在扭曲时空中的文明残骸,仿佛一部无声的史诗,诉说着无数前赴后继的探索与最终的沉寂。
“根据结构图比对,以及能量签名分析,”艾拉博士指着主屏幕上被高亮标注出的几个区域,“这三个点位的时空相对稳定,能量残留中‘异渊’污染浓度较低,且存在非古狱体系的古老文明遗迹,作为初步探查点较为合适。”
她放大了其中一个区域的影像。那里悬浮着一片巨大的、风格奇特的建筑群残骸,其材质非金非石,闪烁着幽蓝色的微光,结构呈现出一种不符合常规力学的、多棱角的几何美感,仿佛是从某个高维空间跌落至此。
“这是‘静默方尖碑’群,属于一个早已消亡的、被称为‘构装先知’的机械智慧文明遗迹。根据星盟古老记载,他们痴迷于探寻宇宙的‘底层代码’,或许会留下一些关于法则本质的记录。”艾拉解释道。
林夜凝视着那片沉寂的方尖碑,破妄之瞳能隐约看到其上流转着极其微弱、却异常复杂的能量纹路,确实与常规的能量体系迥异。
“就从此处开始。”林夜做出决定,“星椋,保持舰船隐匿状态,在外围策应。艾拉,月影,我们乘坐小型侦查艇靠近。”
“明白。”
“启动‘潜影’侦查艇分离程序。”
片刻后,一艘仅有“荆棘王座”百分之一大小、通体覆盖着吸波材料的小型舰艇,如同脱离母舰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向那片“静默方尖碑”群。
越是靠近遗迹,那种时空的扭曲感就越是明显。侦查艇的导航系统不时发出轻微的偏移警告,需要星椋远程进行微调。四周悬浮的那些巨大残骸,投下令人窒息的阴影,仿佛一只只窥伺的巨眼。
侦查艇小心翼翼地避开几道突然出现的、散发着吸力的空间褶皱,最终悬停在一座最为高大、保存也相对完好的方尖碑前。这座方尖碑高达数公里,表面布满了难以计数的、细密如电路板般的刻痕。
林夜、艾拉(通过高精度全息投影)和月影(核心分体)走出侦查艇,利用便携式推进器,靠近方尖碑的表面。
近距离观察,那些刻痕更加令人震撼。它们并非静态的雕刻,而是在极其缓慢地流动、变化,仿佛拥有生命。一种低沉的、仿佛无数齿轮在虚空碾磨的嗡鸣声,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
“尝试进行信息接触。”林夜对月影示意。月影的核心分体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扫描着方尖碑表面的刻痕。
“检测到非标准信息存储结构……尝试解析底层协议……” 月影的意识流传来,带着一丝探索的意味。“需要特定频率的‘逻辑密钥’才能激活……”
艾拉博士则利用携带的仪器,分析着方尖碑的能量构成和材质:“不可思议……这种材料似乎能对特定类型的意识波动产生共鸣……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思维容器’?”
林夜沉吟片刻,回想起“仲裁之仪”和“前奏”信息中那些关于底层逻辑和法则的描述。他尝试着将一丝自身那经过优化的、带着秩序与生命特质的意念,如同调试乐器般,调整到一种极其纯净、近乎本源的频率,然后缓缓地探向方尖碑。
起初,方尖碑毫无反应。
但随着林夜意念频率的持续输出和微调,那流动的刻痕突然出现了瞬间的凝滞!
紧接着,一片原本黯淡无光的刻痕区域骤然亮起!蓝色的光流如同被唤醒的溪水,沿着特定的路径快速流转,最终在方尖碑表面汇聚成一幅动态的、由无数几何符号和能量流线构成的复杂星图!
星图的中央,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类似于“桥梁”遗迹形态的符号,但其结构更加复杂、也更加……“完整”。而在星图的一个边缘角落,一个微小的、散发着温暖白光的树状符号,正在缓缓闪烁。
“这是……”艾拉博士惊呼,“一幅更古老的‘桥梁’结构图?那个树状符号……难道就是……”
“符号特征与神话纪元宇宙常数中‘生命根源’、‘秩序图腾’的描述高度吻合。” 月影分析道,“推测,此树状符号代表的位置,可能存在着与‘共鸣体’相关的线索或……本体?”
希望之光,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然而,就在林夜试图记忆并解析这幅星图的所有细节时——
嗡!!!
一股冰冷、暴虐、充满毁灭意志的恐怖波动,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猛地从遗迹深处爆发开来,瞬间席卷了整个区域!
方尖碑上的星图剧烈闪烁了几下,随即彻底熄灭,重归黯淡。
侦查艇和“荆棘王座”同时接收到强烈的能量冲击和空间震荡警告!
“检测到高强度古狱能量反应!来源深度……是‘门’的方向!”星椋的警示声在通讯频道中急促响起,“有东西……要出来了!”
林夜猛地抬头,望向遗迹深处那涌动的黑暗,眼神锐利如刀。
线索刚刚浮现,危机便已接踵而至。
在这片埋葬了无数文明的坟场,新一轮的狩猎,似乎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们不再仅仅是潜行的老鼠,更是被盯上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