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之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生锈的棺椁,悬浮在冰冷的星光下。那断断续续的通讯结束后,死寂便成为了此地唯一的主旋律,比静默区的虚无更令人窒息,因为它并非空无,而是充斥着“存在过”却又“失去意义”的沉重残骸。
“启明星”号保持着安全距离,所有传感器聚焦于那座城市。星椋试图分析其结构、能量流动和任何可能的信息残留,但反馈回来的数据都蒙上了一层奇特的“衰减”滤镜,仿佛连数据本身都感染了那种名为“倦怠”的病毒。
“无法建立稳定通讯链接,对方主动屏蔽了我们,或者……他们已经失去了维持通讯的意愿。”星椋报告道,她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内显得格外清晰,“生命信号集中在中心区域三个相对完好的结构内,数量估算不足一万,对于一个如此规模的城市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灭绝级的灾难。”
月影的梦境感知如同轻柔的蛛网,试图触碰那座城市的集体意识边缘。她微微蹙眉:“我感受到的……不是痛苦,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深不见底的虚无。就像……所有的色彩、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情感,最终都坍缩成了一个灰白色的点,不再有任何波动。”
薇尔娜闭上眼,生命感知延伸出去,随即她猛地睁开,眼中带着一丝惊悸:“那里的生命力……像被抽干了汁液的枯藤,虽然还‘活着’,但内在的生机几乎已经完全凝固。他们在呼吸,但更像是一种等待彻底停止的惯性。”
林夜沉默地听着同伴的汇报,灵魂中那些代表着秩序与混沌的裂痕,此刻仿佛也在被一种外来的、粘稠的消极力量所侵蚀。他能感觉到,那座城市散发出的“场”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他们。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和对前路的怀疑,如同细微的尘埃,开始试图附着在他的意志之上。
“这‘倦怠’,是一种力量,”林夜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干涩,“一种能侵蚀文明根基本身——‘意义感’的力量。它不直接毁灭肉体,而是让灵魂自行枯萎。”
他回想起“摇篮”警示中的“同化”,以及漂流之城幸存者将“同化”视为“解脱”的话语。一个可怕的推论逐渐清晰:这种“倦怠”,很可能就是“同化”的前奏,或者是一种温和的、渗透式的“同化”。它让文明在无尽的虚无中自行放弃抵抗,最终心甘情愿地“融入”那所谓的“伟大的静滞”。
“我们不能久留,”月影提醒道,她的梦境之力在周围构筑起一层更坚固的屏障,抵御着那无形无质的精神侵蚀,“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加深。”
就在林夜准备下令离开时,星椋突然接收到一段来自漂流之城内部、并非通过官方频道,而是利用某种极其微弱、似乎是个人应急设备发出的短讯。讯号极其不稳定,内容也断断续续,却带着一丝与其他麻木讯号截然不同的、微弱的焦急:
“……走……快……”
“……‘倦怠’……非……自然……”
“……是……播种……”
“……‘静滞之核’……在……城市……引擎……”
“……摧毁……它……或……远离……”
讯号戛然而止,仿佛发送者耗尽了最后的力量,或者被什么存在发现并阻止了。
“‘静滞之核’?”林夜眼神一凛,“播种?这意味着‘倦怠’是被人为散布的!”
这座漂流之城,并非自然衰亡,而是遭遇了某种形式的攻击!一种针对文明意志的、极其恶毒的攻击!
“能定位信号源吗?或者找到那个‘城市引擎’的位置?”林夜立刻问道。
“信号源已消失,无法回溯。城市引擎……根据通用巨型空间站设计惯例,通常位于城市的动力核心区,也往往是防御最严密的地方。”星椋快速分析着城市结构图,“扫描显示,城市中心区域能量读数最高的地方,位于那三个有生命信号的结构下方深处。但那里也被一种奇特的……‘能量惰性场’笼罩,我们的扫描无法深入。”
前往城市引擎,意味着要深入这座被“倦怠”彻底笼罩的巨构内部,面对未知的风险,以及那可能存在的、播种“倦怠”的元凶——“静滞之核”。
是遵循那位未知发送者的警示,冒险深入,尝试摧毁那可能持续散播绝望的源头?还是听从月影的建议,立刻远离这片意义的坟墓,继续前往“档案库”?
林夜的目光扫过舷窗外那死寂的庞然大物。如果“倦怠”是可以被播种的,那么它就可能像瘟疫一样在星海间传播。今日他们转身离开,他日或许会在其他地方,以其他形式,再次遭遇这种瓦解意志的恐怖。
灵魂中的创造之力,那蕴含着秩序与混沌平衡的火种,在此刻微微跃动,驱散着试图依附上来的虚无尘埃。创造,本身便是对“静滞”与“虚无”最根本的反抗。
“准备登陆探查,”林夜做出了决定,声音恢复了沉稳与坚定,“目标,城市引擎。我们去看看,那个让一个文明自行走向坟墓的‘核’,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转向同伴:“月影,负责精神防护,抵御‘倦怠’侵蚀。薇尔娜,注意任何生命形态的异常变化。星椋,提供战术支持和撤退保障。这次行动,以探查和破坏为首要目标,如有不对,立刻撤离。”
“明白。”
“启明星”号开始调整姿态,如同一个小心翼翼的探针,向着那座巨大的、漂浮在星海中的墓碑,缓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