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刘木龙带着林晓去考察小区物业推荐的几个选址。转了三个小区后,两人停在了晨光小区门口——这是个建成二十多年的老旧小区,里面住的大多是退休老人,门口只有一个小杂货铺,卖的蔬菜又贵又不新鲜。
“刘哥,你看这儿怎么样?”林晓指着小区东门一间空置的铺面,“面积比主店大十平米,租金还便宜20%,最重要的是,小区里老人多,咱们的‘免费配送’服务肯定受欢迎。”刘木龙启动“需求探测”,扫过正在门口晒太阳的几位老人,头顶纷纷弹出【需求:买菜不便,希望家门口有新鲜实惠的生鲜店】的气泡。他点点头:“就这儿了!”
签完租房合同,装修队很快进场。可刚开工就遇到了难题——铺面的水电线路老化,需要重新改造,预算要增加1万多。正当刘木龙犯愁时,老周带着两个农民工兄弟找上门:“龙哥,听说你开分店,我们来帮忙!水电改造我熟,保证又快又好,工钱给一半就行!”
原来老周的工友里有两个是水电工,最近没活干。刘木龙拍着老周的肩膀说:“工钱一分都不能少!你们来帮忙,我还得感谢你们呢!”接下来的一周里,老周带着团队每天天不亮就来干活,不仅提前完成了水电改造,还帮忙把墙面刷成了温暖的米黄色,临走时还在门口种了两盆绿萝。
筹备期间,小区里的居民常来探头探脑。住在三楼的张阿姨拄着拐杖问:“小伙子,你们这店啥时候开业啊?我这腿脚不方便,以后买菜可就指望你们了!”刘木龙笑着说:“阿姨,下周六开业,到时候给您送份开业礼!”
开业当天,晨光小区分店挂起了“惠民生鲜晨光店——老人买菜不用愁,免费配送送到家”的横幅。慕沛灵带着思琪和思远来帮忙,思琪穿着小围裙,给排队的居民发试吃的草莓:“爷爷奶奶,尝尝我爸爸店里的草莓,可甜啦!”思远坐在婴儿车里,手里举着小喇叭,咿咿呀呀地跟着音乐晃脑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刘木龙推出了“开业三重礼”:满30元减5元、60岁以上老人送鸡蛋、扫码进群享每日特价菜。张阿姨买了一把菠菜、一块豆腐,刚结完账,林晓就说:“阿姨,您家住三楼对吧?我这就给您送上去!”张阿姨感动得眼眶发红:“真是太麻烦你了,以后我天天来买!”
忙到中午,刘木龙正准备歇口气,突然看见一个拄着双拐的年轻人在蔬菜区徘徊。年轻人叫李伟,因车祸导致腿部残疾,独自住在小区里,平时买菜要拄着拐走半小时。刘木龙走过去问:“兄弟,需要帮忙吗?”李伟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想买点土豆和胡萝卜,就是拎着不方便…”
“没事,以后你想吃什么,直接在群里说,我们给你送上门,不收配送费!”刘木龙当即决定,针对小区里的残疾居民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优先配送+零门槛免邮”服务。李伟激动得说不出话,连连道谢。
傍晚打烊后,林晓算了算账,分店首日营业额就达到了4200元,比主店开业时还高。“刘哥,我们太成功了!”林晓拿着账本手舞足蹈。刘木龙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小区灯光,心里满是踏实——他开分店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社区居民带来便利,这份被需要的感觉,比赚钱更有意义。
【检测到宿主拓展社区服务,解决老旧小区居民买菜难题,帮助特殊群体改善生活,受助者满意度100%】
【奖励计算中……基础倍率1.4倍,触发“社区关怀”特殊加成0.1倍,最终倍率1.5倍】
【奖励:现金9万元,“社区服务优化”初级技能,解锁“连锁管理”模板】
回家的路上,慕沛灵靠在刘木龙肩上说:“今天看到张阿姨拉着你的手道谢,我真为你骄傲。”刘木龙握紧她的手:“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我们要在更多小区开分店,让更多人感受到便利和温暖。”思琪趴在后座上,小声说:“爸爸,以后我要当你的小帮手,帮你给爷爷奶奶送菜!”刘木龙回头看了看女儿,心里充满了希望——这份充满温度的事业,终将在爱的传递中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