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带着阳光小学的师生们走进共享基地时,思琪正蹲在草莓园里,给研学手册画最后一笔 —— 封面上,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和农户并肩摘草莓,旁边写着 “助农研学:从土地到餐桌”。“苏老师,你看!” 思琪举着手册跑过来,“我把每个环节都画成了漫画,小朋友一看就懂!”
苏晴接过手册,翻到 “菌菇培育课” 那页,忍不住笑了:“这个‘菌菇宝宝成长日记’太可爱了,孩子们肯定喜欢。” 她转头对身后的学生说,“今天我们不仅能摘草莓、磨杂粮,还能听陈爷爷讲菌菇怎么种,大家要认真学哦!”
老陈早就在菌菇棚里等着了,手里捧着刚培育好的菌包,见孩子们进来,立刻笑着迎上去:“来,小朋友,摸摸这菌包,是不是暖暖的?这就是菌菇宝宝的家……” 他一边演示接种菌苗,一边讲自己种菌菇的故事,从最初的 “怕滞销” 到现在的 “敢扩棚”,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笔记。
思远则带着高年级学生在加工区体验 —— 教他们用小型包装机给杂粮粉封口,还打开溯源系统,让大家扫码查看这些杂粮的 “成长轨迹”。“这袋小米来自望江县的张爷爷家,他种了三十年小米,去年通过基地加工,每斤多赚了两块钱。” 思远的讲解条理清晰,连苏晴都忍不住点头:“没想到远远对这些这么熟悉,比老师讲得还详细!”
中午的亲子野餐环节,慕沛灵带着思甜来了。思甜穿着小围裙,手里拿着迷你小铲子,跟着思琪在地里挖小土豆,虽然弄得满手泥,却笑得格外开心。“妈妈,土豆!” 她举着刚挖出来的小土豆,递到老张面前,老张接过土豆,笑着说:“咱们的小甜也是助农小能手啦!”
研学活动快结束时,苏晴拉着刘木龙说:“好多家长反映,想让孩子多参加这种活动,还有其他学校也来问能不能合作。我们要不要成立一个‘助农研学联盟’,把基地、学校、农户都整合起来?”
刘木龙立刻点头:“好主意!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研学课程 —— 低年级体验采摘,高年级学加工和溯源,还能让农户当‘研学导师’,增加他们的收入。” 老陈一听,当场举手:“我报名当导师!我还能教孩子们做菌菇汤!”
当天晚上,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检测到宿主推动 “助农研学联盟” 成立,整合教育、农业资源,带动 10 户农户成为研学导师(月增收 2000 元),触发 “公益教育融合” 判定】【奖励计算中…… 帮助价值(500 名学生农业认知提升 + 农户技能变现 + 联盟资源整合),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8%,最终奖励:现金 250 万元,“研学课程开发” 高级技能,教育局授予 “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 称号,解锁 “校园公益订单” 权限(学校食堂优先采购联盟农产品)】
“校园公益订单” 刚解锁,苏晴就带来了好消息:市里有 10 所学校想跟联盟合作,让基地给食堂供应新鲜蔬菜和杂粮,每月订单量达 5 万斤。“这可是稳定的销路!” 老张激动地说,“我家的小米以后再也不用愁卖了!”
刘木龙趁机在联盟大会上提出 “农户技能提升计划”:“我们请专家来教大家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再开个‘研学导师培训班’,让大家既能种得好,又能讲得好。” 思远主动请缨:“我来做培训课件,把种植技术做成动画,大家一看就会!”
就在联盟忙着筹备培训时,系统 “公益守护形态” 突然推送新需求:【检测到国内西北某县存在 5 万斤苹果滞销,当地农户缺乏深加工技术,可对接共享基地设备与研学订单资源】。刘木龙立刻召集团队:“林晓负责联系物流,周雨桐做直播预热,老陈带几个农户去教他们做苹果酱,咱们再把苹果酱纳入研学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加工,一举两得!”
一周后,西北的苹果陆续运到基地。老陈带着农户们在加工区熬苹果酱,蒸腾的香气飘满整个厂房。思琪设计的苹果酱标签上,画着西北果园的景象,还印着农户的联系方式:“这样大家买了酱,还能直接跟农户订苹果。”
直播时,周雨桐拿着刚熬好的苹果酱说:“家人们,这罐酱里有西北农户的心血,也有我们联盟的心意,买一罐不仅能尝到甜,还能帮农户渡过难关!” 订单瞬间突破 2000 单,10 所学校也追加了苹果酱订单,5 万斤苹果很快就消化完了。
【检测到宿主联动联盟资源解决西北苹果滞销,系统触发 “跨区域助农协同” 判定】【奖励:现金 350 万元,“农产品应急处理” 特级技能,西北县授予 “助农楷模” 称号,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12%,联盟新增 5 家西北农户合作社】
傍晚,刘木龙站在基地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研学大棚和加工区,心里满是踏实。慕沛灵抱着思甜走过来,指着下面忙碌的人群说:“你看,老陈在教西北农户做酱,思远在调试新的研学设备,思琪在给孩子们写回信,咱们的联盟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了。”
思甜突然伸出小手,指着天上的星星说:“爸爸,星星亮,助农好。” 虽然说得断断续续,却让刘木龙心里一暖。他抱着小女儿,看着身边的妻子,突然明白:“惠民” 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群人的坚守 —— 有农户的信任,有团队的付出,有家人的陪伴,还有无数渴望变好的初心。
系统面板上,“公益守护形态” 的能量条已达 35%,下方弹出新的提示:【预判 30 天后将有台风影响东南沿海,建议提前对接当地农户,做好农产品应急储备】。刘木龙笑着对慕沛灵说:“又有新的助农机会了,咱们得提前准备。”
月光下,共享基地的灯还亮着,加工区的机器声、农户们的谈笑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助农乐章。刘木龙知道,只要这份初心不变,“惠民” 的路会越走越宽,让更多人在土地上收获希望,在助人中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