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惠民集团在秘鲁召开 “全球助农总结大会”。此时,慕沛灵怀着四胎思安已经 8 个月,她依然坚持参加大会,还在会上发布了《惠民家族公益传承三年计划》:“未来三年,我们将在全球 100 所大学设立‘惠民助农奖学金’,资助农业专业的学生参与示范中心的项目;同时,启动‘祖孙助农结对’活动,让家族的长辈带着晚辈,走进不同国家的农户家,亲身感受助人的意义。”
大会当天,思琪作为 “青少年助农代表” 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在越南支教、在肯尼亚帮农户监测粮食的经历:“我希望长大后,能像爸爸一样,把惠民模式带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 思远则展示了他最新研发的 “农业病虫害识别 App”—— 农户拍下作物的照片,App 就能自动识别病虫害,并给出防治建议,目前已经在肯尼亚、秘鲁的示范中心投入使用,帮助农户减少了 25% 的作物损失。
刘木龙在大会上发布了惠民模式的 “未来蓝图”:“接下来,我们将在南极洲建立‘极地生态农业示范中心’,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种植技术;同时,启动‘惠民太空育种计划’,与中国航天合作,培育更高产、更耐旱的作物种子,免费提供给全球农户。”
大会结束后,刘木龙一家在秘鲁示范中心的藜麦田里合影。慕沛灵扶着孕肚,思琪抱着当地孩子送的手工娃娃,思远举着他的 “病虫害识别 App” 平板,刘木龙则抱着思甜,看着远处正在收割藜麦的农户。夕阳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幅温暖的画面。
【检测到宿主完成 “全球助农布局 + 家族公益传承” 双重目标,系统触发 “终极公益使命” 判定】【奖励:1. 太空育种专项基金 5 亿元(用于种子研发与推广);2. 联合国 “全球公益领袖” 称号(刘木龙成为首位获此称号的中国企业家);3. 系统 “永恒公益守护” 形态升级(新增 “跨代际助人传承” 功能,持续赋能家族后代)】
夜晚,刘木龙坐在藜麦田边,看着系统面板上的 “全球助人数据”:累计帮助 120 万农户增收,带动 300 万人就业,建立 15 个国际示范中心。慕沛灵走过来,靠在他肩上:“你还记得我们破产时,你说以后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现在,你不仅做到了,还帮助了这么多人。” 刘木龙握住她的手:“如果没有你一直支持我,没有孩子们的陪伴,我走不到今天。惠民的故事,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是我们一家人,还有所有助人伙伴的故事。”
远处,思琪和思远正在教当地孩子用 “病虫害识别 App”,思甜则在农户的怀里咯咯地笑。刘木龙知道,惠民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 未来,会有更多的 “刘木龙”“思琪”“思远”,带着 “助人致富,公益永恒” 的家训,把温暖和希望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惠民模式成为跨越国界、穿透时光的 “永恒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