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仙师,”郑成功开口,声音在风中依然清晰,“此前听闻北直隶受仙雨恩泽,饥馑尽去,百病消退。不知如今,是何等模样?”

云茹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如棋盘般规整的田畴与星罗棋布的村落,淡然道:

“表象易改,心性难移。然根基既固,枝叶自会循理而生。你且看,与前闻相较,有何不同。”

随着高度降低,北直隶大地上的细节愈发清晰。郑成功首先注意到的,是那几乎无处不在、浓郁得化不开的绿色。

田野里,稻浪麦海金黄与翠绿交织,穗头饱满低垂,长势之旺盛,远超他印象中任何“风调雨顺”的年景。但更令他惊异的是,这种丰饶并非杂乱无章。

沟渠纵横,水光粼粼,显然水利修缮得极为得力。田埂道路整齐划一,不见荒芜角落。

许多田地之间,还间种着豆类或蔬果,充分利用了地力与空间,显示出精耕细作的智慧。

与荆襄因地制宜、略带野性的生机不同,此地的繁荣透着一股精心规划、井然有序的气息。

“看来,朝廷……或者说顺天府的官吏,在此地下了不少功夫。”郑成功若有所思。

他想起父亲曾言,北方官府惯于催科征敛,疏于民生引导。眼前景象,却大相径庭。

云茹未置可否,只是道:“势易时移。昔日维稳征粮之吏,若使其职司引导生产、普惠民生,亦未必不能转换角色。关键在于,上意如何,以及……有无成效可见。”

飞行渐缓,在距离北京城尚有数十里的一处繁华镇集外,云茹按下云头。落足之处,是一片林木掩映的僻静所在。

“入乡随俗。”云茹淡淡道,周身青辉微闪,那绝世容颜与青衣赤足的非凡形象悄然隐去,化作一位身着寻常棉布衣裙、气质温婉的中年妇人模样,虽依旧眼神清亮,却已泯然于众。

同时,她亦挥手拂过郑成功,将他变成一个面容朴实、眼神灵动的少年郎,像是随长辈出行的寻常子弟。

“走吧,”化身妇人的云茹语气平和,“用眼去看,用耳去听,方知真实光景。”

郑成功点头,收敛起周身可能引人注目的气度,紧随其后,向着那处名为“永平镇”的镇子走去。

一踏入镇集,一股混杂着粮食清香、瓜果甜香、以及人间烟火气的热浪便扑面而来。街道宽阔平整,虽仍是土路,却夯实得极为坚固,车马过后并无太多扬尘。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旗幡招展,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笑声不绝于耳,汇成一曲繁荣的交响。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无处不在的过剩景象。粮店门口,麻袋堆积如山,饱满的麦粒从缝隙中漏出。

掌柜的已不再愁眉苦脸,反而乐呵呵地坐在门口与街坊闲聊,价格牌上的数字低得令人咋舌。

菜市更是成了色彩的海洋,水灵灵的蔬菜、红艳艳的瓜果堆积如丘,许多摊主甚至打出“买一送二”、“随意品尝”的牌子,脸上洋溢着富足带来的轻松。

“仙师,您看这萝卜,水嫩得能掐出水来!才一个大子儿一堆!”郑成功指向一个摊位。

云茹所化的妇人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市场:“物阜民丰,乃盛世之基。然物极必反,盈满则亏。如此丰沛之物产,若无疏导,亦是负担。”

郑成功注意到,市场边缘有官差模样的人在维持秩序,引导车流,并不时地将一些品相稍次但完好的果蔬收集起来,装上车,似乎是运往别处。

他凑近一个卖瓜的老汉,好奇问道:“老伯,这些瓜果这般便宜,你们不亏本吗?”

老汉抬头,见是个面善的少年,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的门牙:

“亏啥本!小兄弟是外乡来的吧?咱这儿啊,托仙师娘娘和皇上的洪福,地力旺得很!撒把种子就能疯长!自家吃不完,邻里也都不缺,不拿出来卖了换几个零钱,难道烂在地里?官府的人还会来收些去,说是给那些孤寡老人送去,也算是积德了!”

正说着,一阵清脆的铃铛声传来。只见一队孩童背着书包,嬉笑着从街上跑过,个个面色红润,衣衫虽不华丽却整洁结实。

路边一个茶棚里,几个老人正在下棋,中气十足地争论着棋路,旁边放着的大茶壶里冒出袅袅热气。

“王老头,你那老寒腿今年没犯吧?”一个观棋的老人问道。

“嘿!早好了!自打沾了仙师娘娘的雨水,又能去沐恩亭领一碗圣水润着,这身子骨比年轻时还硬朗几分!”下棋的老者得意地拍拍大腿。

“圣水?”郑成功心中一动,他好奇地接话:“老爷爷,什么是圣水?真有那么神吗?”

老人们见少年好奇,顿时来了谈兴。那王老头放下棋子,捋着胡子道:

“小子,这你可问着了!那圣水,可是从京城皇宫里的金水河引出来的仙水!听说那是仙师娘娘点化了神兽,那河水就变了,能治百病,强身健体!咱们这儿,每天都有京营的快马送来,在镇东头的沐恩亭发放!”

另一个老人补充道:“可不是嘛!咱们镇上的李秀才,以前是个病秧子,咳了十几年,喝了圣水后,如今都能下地干活了!顺天府的老爷们管得严,谁敢克扣贪墨,立马砍头!真是皇恩浩荡啊!”

郑成功谢过老人们,回到云茹身边,低声道:

“仙师,这圣水之策,看来深入人心,成效斐然。”

云茹目光望向镇东方向:“水之性,润物无声。以此普惠众生,确是固本培元之策。崇祯此举,颇合时宜。走,去沐恩亭看看。”

两人随着人流来到镇东头。这里果然有一处新建不久的亭子,青砖灰瓦,颇为肃穆。

亭子周围清理出一片空地,此时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幼皆有,秩序井然。

几名衙役和一位穿着官服的低阶官员在一旁维持秩序,两名医官模样的人则在亭内负责发放。

只见亭子中央,摆放着数个密封的木桶,桶身上贴着封条,写着“金水河圣水”、“顺天府监制”等字样。

医官用木勺从桶中舀出清澈的河水,倒入排队百姓自带的杯盏中。

那水在阳光下看去,似乎并无特异,但空气中隐约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新气息,令人闻之心神一爽。

领到水的百姓,有的当场一饮而尽,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有的则小心翼翼收起来,准备带回家给家人。

队伍中的人们低声交谈着,内容无非是感激仙师与皇恩,交流着饮用圣水后的种种好处。

郑成功仔细观察,发现排队者中不乏衣着简朴的贫苦之人,亦有看起来家境尚可的市民,可见这圣水的发放确实做到了相对公平。

他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官员在发放间隙,会大声宣布:“圣水乃天恩所赐,需心怀敬畏,不可浪费,更不可借此敛财或滋生事端!违者严惩不贷!”

“看来崇祯皇帝对此事的重视,已层层传导至底层。”郑成功心中暗忖,

“以此等惠而不费的方式收拢民心,巩固统治,确实高明。仙师之力是根源,而朝廷的这套执行体系,亦不可或缺。”

离开永平集,云茹带着郑成功又走访了几处村庄。所见景象大抵相似:

粮仓充盈,村民安居乐业,昔日愁苦之色一扫而空。村中社学明显增多,虽教授的内容依旧以《三字经》、《百家姓》为基础,但也能听到先生讲解农时节气、甚至浅显的《新世三约》道理。许多村民家中都供着“丰饶娘娘”牌位,与“天地君亲师”并列。

在一处正在兴修水利的工地,郑成功看到了更令人惊讶的一幕。负责督工的并非胥吏,而是几位穿着儒衫、看起来像是读书人模样的人,他们拿着图纸,指挥着青壮村民挖渠筑坝,态度极为认真。

旁边一位歇息的老农对郑成功感叹道:“这些都是以前的秀才相公哩!如今朝廷鼓励兴修水利,他们懂文断字,能看图纸,官府就给些粮饷,让他们来领着咱们干!总比过去死读书强!”

郑成功将此见闻告知云茹。云茹淡淡道:“旧有士人,能挣脱科举桎梏,转向实务,于己于国,皆是新生。此亦为丰饶之一象——人尽其才,不拘一格。”

他们亦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因为粮食极其充裕,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了更多的鸡鸭猪羊,牲畜粪便又被充分利用来肥田,形成了良性循环。

一些头脑灵活的人,用多余的粮食酿酒、制醋、加工粉丝,镇集上出现了零星的小作坊。人们对衣着、用具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布店、铁匠铺、木工作坊的生意都兴旺起来。

然而,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下,郑成功也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暗流。

在一家茶肆歇脚时,他听到邻桌几个看似小有余财的商人在低声交谈。一人道:

“……这光景好是好,可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家家余粮堆满仓,这粮食还叫粮食吗?跟土坷垃有啥区别?咱以前囤点粮,还能有个念想,如今……”

另一人附和:“是啊,全靠仙师娘娘一场雨,咱们这好日子,能长久吗?”

虽只是只言片语,且迅速被旁人的欢声笑语淹没,但郑成功还是记在了心里。

此外,他还注意到,尽管底层官吏大多勤勉,但在处理一些新兴事务,如小作坊纠纷、新的借贷关系时,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只能沿用旧例或简单调和,缺乏明晰的法度指引。

夕阳西下,云茹和郑成功离开最后一处镇子,在一处可以远眺北京城轮廓的高坡上驻足。

晚霞映照下的华北平原,安宁而富庶,炊烟袅袅,如同一幅盛世画卷。

“仙师,”郑成功整理着一天的见闻,感慨道,

“北直隶之地,百姓得享温饱安康,此乃亘古未有之德政。尤其是那金水河圣水,普惠万民,于稳固民心,功不可没。崇祯皇帝能借此势,大力推行,亦显其决心。”

他话锋一转,提出心中的思虑:

“但是,成功观之,此地繁荣,十之八九系于仙师一念之恩泽。

百姓感念仙师,犹甚于朝廷。长此以往,若有风吹草动,或神力……有所波动,这看似坚实的繁荣,会否如沙上之塔?

再者,物资极大丰盈,旧有生计模式瓦解,新生之需求与秩序尚未完全确立,其中隐忧,亦不可不察。”

云茹望着远方那笼罩在暮色中的巨大城市轮廓,缓缓道:

“你之所见,已触及根本。依赖外物,终非长久之计。丰饶之真谛,在于激发内生之力,在于建立可持续之秩序。崇祯以圣水惠民,乃善用其势,然此‘势’之根源,他心知肚明。”

“至于新旧交替之困局,”她继续道。

“此乃必然之阵痛。旧者已破,新者未立,中间地带,便是混沌与机遇并存。你看那转型之士人、新兴之作坊,乃至百姓心中萌生之更高追求,皆是新秩序孕育之萌芽。关键在于引导,而非压制。”

她转向郑成功,目光深邃:

“北直隶之意义,在于它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当最基本的生存压力被移除后,社会将自发地向更高层次演进。

朝廷之责,在于顺应此势,构筑框架,疏导而非阻塞。若能如此,即便外力有所变化,其内生之活力,亦能支撑其继续前行,而非即刻崩塌。”

郑成功若有所思:“仙师之意是……丰饶之力,如同解开了束缚生灵的枷锁,而后的发展,终究要靠这片土地上的人自身?朝廷与治理者,便是那引导水流方向的河床?”

“然也。”云茹颔首,“河床之宽窄曲直,决定了水流之缓急与能否滋养四方。如今,枷锁已解,水源充沛。接下来,便要看这河床如何修筑了。”

“而京城,”她目光再次投向远方,“便是这巨大河床的核心枢纽。那里,新旧碰撞最为激烈,秩序重塑也最为关键。明日,我们便进城去看一看。”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